十二月十五日,高仙芝與封常清退到陝郡,十八日皇帝就下詔,讓監軍邊令誠軍營中陣斬了高仙芝與封常清。
高仙芝與封常清多年來南征北戰,屢立奇功,是帝國功勳卓著的宿將,也是帝國十大元帥級別的高階將領,如此赫赫威名的傳奇大將,轉瞬間晚節不保,就此謝幕,後人每讀史至此,難免扼腕嘆息,感慨萬千。
在史書的記載裡,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劇結局,是由於邊令誠老是越權瞎指揮高仙芝,高仙芝不理他,導致邊令誠懷恨在心,打小報告給皇帝,皇帝誤信讒言才殺死的高仙芝和封常清。
然而,這種記載更多的是出於後來肅宗一系掌握了話語權後,為了突出新皇帝的高大上,而對關鍵事實的刻意模糊
然而,只要我們稍微用常識做下分析,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高仙芝與封常清何等的勞苦功高,以他們在洛陽之戰中的表現,上了軍事法庭宣判,只怕也難免死刑。
我們可以想像,當封常清、高仙芝部迅速潰敗,轉瞬間退守潼關的訊息傳來的時候,唐明皇會何等的震驚、惶恐與憤怒。
叛軍從范陽南下到黃河,一共八百里,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用了二十三天,渡過黃河以後,從開封(陳留)打到潼關也是八百里,到處險關大河,結果居然只用了十三天!
叛軍邊打仗邊走八百里,居然比不打仗走八百里還快得多。這是因為,不打仗的時候,叛軍獅子搏兔,猶用全力,那些兩條腿的步兵,高階官員慢騰騰的馬車,後勤運糧的隊伍,都會跟著。到了與敵接觸的戰場,先行的都是前鋒精銳騎兵,而就是這麼點前鋒,就足以讓唐軍的三道防線,像紙糊的一樣一捅就破。
丟人啊,丟人啊,就是派出去十萬頭豬,也不過這個效果啊!
皇帝組織河南三道臨時防線的目的,固然是為了節節抵禦,遲滯和延緩叛軍,皇帝對於喪師失地,當然也是有充分的準備的。可是,這也絕不意味著皇帝要把離首都近在咫尺的潼關當成抗戰前線。
皇帝在十二月六號頒佈的告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緊急動員書裡,很明確的表達了,皇帝對於當前部隊的所有調遣的目的地,都是洛陽,皇帝的所有戰略部署,都是衝著在洛陽與叛軍決戰去的。
因為洛陽是帝國的主要物資儲存基地,洛陽的含嘉倉,儲存了帝國的主要戰略物資的一半(糧食、衣物與貨幣)!一旦丟了洛陽,就意味著叛軍得到了充足的戰略物資,也意味著叛亂的長期化不可避免。
軍事上的失利,給帝國的政治中樞帶來了極其巨大的衝擊。帝國的首都,到處都是官,一掃把掃過來,只怕都能掃到三五個處級幹部,這其中,有數不清的鬱郁不得志的人,數不清的心懷不滿的人,數不清的投機分子。
叛軍進展如此迅速,多少會給人以保不齊要改朝換代,至少也要來場朝廷大地震的感覺。在大量投機分子的蠢蠢欲動下,帝國上下人心惶惶、暗流湧動,各種潛伏已久的政治矛盾也隨之發酵,混亂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開始了上躥下跳搞串聯。
對於皇帝來說,此時不經正式審判,發揮皇帝的特權,利用政治絕對可靠的太監監軍迅速陣斬高仙芝與封常清,固然是一種情緒的發洩,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在山雨欲來的局面下,透過鐵腕動作整肅紀律,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反對者的意圖。
一代新人換舊人,有人謝幕就有人登場,我們按下首都風雨欲來的局面不表,來看下另一條戰線——山西戰場。
第二節介紹了帝國的出事戰略:河南戰場節節抵禦,遲滯叛軍主力,山西戰場火速出擊,最快速度肅清山西叛軍、反擊河北。唐軍負責山西方向的進攻重任,完全交給了朔方軍區的部隊,而此時率領朔方軍的統帥,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傳奇名帥郭子儀。
郭子儀是靠“武舉”考試進入帝國軍隊的,在帝國的國情裡,靠參加武舉考試從軍的,自然不會是大富大貴的人家。郭子儀從基層幹起,在軍隊裡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終於混到了朔方軍區的一個分軍區的最高軍政長官(九原郡都督、九原郡太守),還在軍區軍委裡給了一個軍部級的職稱(朔方節度右廂兵馬使)。
安祿山起兵的時候,郭子儀已經58了,回家為去世的母親守孝也快一年了,按照他的年紀和級別,如果沒有這突如其來的戰亂,大機率就要以軍部級的待遇享受退休生活了。他從一個基層軍人,混到軍部級的高度,實在也稱得上是無比成功的人生了。但是如果郭子儀的人生就此定格,我們後人也大約只能在歷史的夾縫中找到他的名字,瞭解些許只鱗片爪的事蹟,斷不會成為今後那個無比輝煌,在中國人中幾乎家喻戶曉的巨星級別的人物。
帝國的舞臺就是這麼的精彩而又殘酷,高仙芝、封常清這樣的傳奇將領悲慘謝幕了,郭子儀這樣新的巨星卻趁時而動,冉冉升起在歷史的星空中。
朔方軍區是帝國的西北三大軍區之一,轄境大體相當於今天的寧夏和內蒙古河套地區,編制有軍隊64700人,戰馬4300匹,朔方軍向東緊鄰著叛軍的山西軍區的大同分軍區,因此由朔方軍來發動肅清山西的戰役是帝國自然而然的選擇。
朔方軍區的節度使原本是安祿山堂兄弟安思順,隨著安祿山反叛,安思順被火速替換,郭子儀才得以從守孝的老家被緊急召回,授予了軍區軍委副主席,副司令的職位(朔方節度副使),實際上臨時率領朔方軍,完成帝國整肅山西的戰略目標。
可見,郭子儀雖然踏上了歷史的征程,但是要成為歷史的主角,還要看接下來的表現,帝國只是給了他機會,能不能由副轉正,就看他能不能抓住機會了。
不過,率先打響戰鬥的,並不是新官上任的郭子儀,而是為叛軍鎮守大同的高秀巖部。
有了前幾節的儲備,我們一定會很奇怪,高秀巖部總兵力才2萬,還抽調了大約一萬跟隨安祿山去了河南前線,此時高秀巖手裡的部隊,算上一些民兵預備役,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二萬,而朔方軍有著六萬五的正規編制,高秀巖為什麼還要來以卵擊石呢。
一切還是要從瞭解雙方的戰略意圖入手,我們來看下下面的地圖:
圖中的A點就是井陘口,第一節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這裡是連通今天的山西省會太原與河北省會石家莊的著名要道,其地位之重要可見一斑。高秀巖部是叛軍在山西的唯一部隊,他在山西的任務就兩個:
一、保衛大同,防止唐軍從大同直接進出帝國的老巢北京、保定地區
二、守護井陘口,防止唐軍從太原東出井陘,進入一馬平川的河北腹地石家莊地區,把叛軍的地盤攔腰斬斷
現在我們看,高秀巖在大同,唐軍郭子儀部在朔方的振武軍,也就是圖中的C點,唐軍王承業部在太原,也就是圖中的B點。
那麼高秀巖要完成戰略目標,就只有三種選擇——固守大同;進攻B點太原王承業;進攻C點朔方郭子儀。
如果固守大同,相對當然是最安全的,可是這種選擇太被動,給了朔方軍充分的集結時間,一旦朔方數萬大軍進圍大同,首先能不能守住大同就是一個問號。更重要的是,唐軍完全可以以少量部隊在城外看住兵少的大同叛軍,大部隊南下太原,因為太原離帝國的首都比大同更近,完全可以得到來自帝國首都和太原自己的強大後勤支撐,繞開大同對唐軍沒有任何影響
因此,固守大同不能完成叛軍的戰略目標,叛軍必須要主動出擊,那麼進攻B點的太原呢?
首先,太原是山西軍區的駐地(相當於省會),是座大城,有至少兩萬的部隊可供王承業調動守城,高部很難馬上攻克,一旦頓兵堅城,強大的朔方軍援軍趕到,叛軍腹背受敵,很容易全軍覆沒。
即便叛軍順利攻克太原,也不過讓本來就數量不多的叛軍被分割成了太原和大同兩部,一旦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朔方軍集結,就會被其集中優勢兵力打擊,迅速敗亡。
因此,我們現在可以看出,唐軍的核心戰鬥力在C點的朔方軍,至於B點的太原王承業部,我們在上節介紹了,安祿山發兵前執行了大膽之極的斬首行動,千里奇襲,劫持並殺害了太原分軍區的前最高軍政長官楊光翽,所以太原的唐軍群龍無首,混亂不已。
因此,如果叛軍進攻C點的朔方軍,即便叛軍高秀巖部在C點陷入苦戰,太原的唐軍沒有能力出動救援,叛軍的後方就相對安全,不至於兩面受敵。
同時,朔方軍雖然有六萬五的編制,但是部隊目前是分散著七個分軍區的,直接與大同相鄰的C點振武軍只有九千部隊,因此,如果高秀巖部能夠集結優勢兵力搶在唐軍集結之前進攻振武軍,反而可以以多打少,一旦獲勝,不但能有效殺傷朔方軍有生力量,還能夠對其指揮中樞造成重大打擊與混亂。
應該說高秀巖的戰略思路沒有問題,但是高秀巖部遇到的是久歷戰場的朔方精銳,其對振武軍的進攻很快就被郭子儀打退,郭子儀還隨之乘勝追擊,在靜邊軍再次打敗了高秀巖的部隊,攻克靜邊軍,斬周萬頃。
郭子儀部的神速果斷,打亂了叛軍的部署,靜邊軍就是現在的山西右玉,西距大同直線距離只有150多里,是大同西邊的門戶,一旦靜邊軍失守,大同將直面唐軍威脅
無奈之下,高秀巖被迫派遣其部將薛忠義,調動了大同的主力部隊,發動了收復靜邊軍的戰鬥,郭子儀率部主動出擊,十二月十二日,雙方在背都山決戰,唐軍大勝。
收復靜邊軍失敗,讓叛軍高秀巖部失去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失去了機動能力,從此長期龜縮大同城內。而郭子儀對自己的戰略目標也很清醒,唐軍此時不需要付出巨大傷亡去攻打堅固的大同城,他乘勢派遣公孫瓊率2000騎兵火速攻佔了大同通向太原的主要關口——馬邑(朔州)。
這樣,一條從河套振武軍出發,經靜安軍,南下馬邑,穿越雁門關到代縣南下太原的路線就被打通了,至此,朔方軍只需要少量部隊看住大同,大部隊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南下太原,唐軍達成了戰略目標,取得了山西戰場的勝利。
郭子儀部在山西的迅速獲勝,不僅僅在軍事上打擊了叛軍,更重要的是為河北腹地不滿叛軍的眾多地方勢力,帶來了巨大的希望,戰局開始迅速向唐軍有利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