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

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晁錯

漢高祖劉邦對討厭這個世界上的兩種人,一是儒生,一是商人。在天下底定後,他學習秦始皇的辦法,把10多萬戶六國貴族後裔及富豪之家統統遷徙到關中,放到自己鼻子底下加以監管。他還頒佈詔令,嚴禁商賈不能穿絲綢的衣服,不得乘坐華麗的馬車,還專門抬高針對商賈的租稅,以表示對他們的困辱。

劉邦及漢初的幾個皇帝還徹底關閉了商人從政的路徑,甚至連商人的子孫都受到限制,所謂“禁錮不得為吏”。漢文帝規定,有三種人不能當官,分別是商賈(賈人)、入贅的女婿(贅婿)和犯過貪汙之罪的官吏。

讓人驚奇的是,就在對商人實施如此蔑視和侮辱性的政策的同時,在實際的微觀經濟層面,漢初的工商業卻得到了極大的解放。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馳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也就是說,漢代改變了秦時自商鞅以來的全面管制政策,開放關津,放鬆對山林礦藏資源的管轄,這兩項直接導致了物流交易的活躍和工商業的繁榮。

放鬆工商的同時,漢初對農業則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漢文帝前後兩次“除田租稅之半”,租稅率最終減為三十稅一(就是收取三十分之一的稅率,孟子曾說:“什一而稅,王者之政。”孟子認為收取十分之一的稅率就是極好的政策了),一度甚至還全免田租,長達12年之久,這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

與此同時,商人階層也崛起為一個強大的勢力。當時大商人主要集中在四個產業之中,分別是鹽鐵業、流通業、種植(養殖)業和金融業。

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列舉了西漢初期21位富豪,他稱之為“賢人所以富者”,其中,單獨列出、比較詳細地記載其事蹟的有8位,前4個都是冶鐵業者。順便提一下,司馬遷對商人的開明態度一直被後世史家所詬病。在《史記》中,他將《貨殖列傳》排在算卦和看相的《日者列傳》《龜策列傳》之後,為全書之“末傳”,可是仍然為人所不滿,東漢史家班彪、班固父子便認為司馬遷替商賈立傳是“輕仁義而羞貧窮”,“崇勢利而羞賤貧”。

當代財經學者吳曉波說:“從《貨殖列傳》這20多位富豪所從事的產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其一,在有漢一代,能源業、流通業和金融業就已成最具贏利性的重要產業,這一特徵迄今未改;其二,在商人階層已經出現專業化經營的萌芽,“富豪榜”中有不少人從事的是薄利多銷的手工製造業。”

一個人或一個家庭要持續地保有財富,應該怎麼辦?司馬遷認為“去就與時俯仰,獲其贏利,以末匯財,用本守之。”意思是到商海中盡情折騰,賤買貴賣,大把賺錢,然後再回頭去買房子和田地,用房子和田地把賺來的錢牢牢守住。這個思想至今影響部分國人。

二、

漢初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推出後,地方諸侯(劉邦把異姓王都滅得差不多後,剩下的諸侯王幾乎都是劉氏諸親)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迅速形成強大的勢力。其中烈焰最盛者就是吳王劉濞(劉邦的侄子),他不但擁有龐大的鑄錢產業,而且吳地靠近東海,既有豐富的鐵礦,也是海鹽的盛產地,鹽、錢、鐵三業,讓劉濞富甲宇內,他結交各國,逐漸成為一股足以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地方權貴力量。更讓中央政府惱怒的是,權貴與商人似乎正在結成交易同盟,並極大地敗壞吏治。對這一現象的影響,文景時期(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統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先後有兩位知識分子提出了擔憂和對策,他們是賈誼和晁錯。

賈誼(公元前200-前168年)是漢初第一個提出把地方諸侯的管轄權收回中央和重農抑商的人。他寫的《治安策》針對中央集權旁落的景象,給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針,也就是“分而治之”,在原有的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諸侯,從而分散削弱他們的力量。

賈誼33歲就去世了,與他同齡的晁錯(公元前200-前154年)繼續倡導“分而治之”這一路線。與書生論證的賈誼不同,晁錯深得漢景帝信任,被任命為御史大夫(副丞相),位列三公,對政策影響重大。晁錯也比賈誼更為激進,公元前155年他直接上呈景帝《削藩策》,主張取消王侯封建,景帝直接採納後,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諸侯王們在第二年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叛亂旗號,這就是西漢初期有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了平息眾怒,把晁錯當冤大頭腰斬於長安東市,可吳王等人不肯善罷甘休,繼續挺兵,反倒被景帝派出的名將周亞夫三個月內就收拾掉了。

“七國之亂”平定的13年後,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駕崩,16歲的劉徹(公元前156-前87年)登基,是為漢武帝。武帝當政54年,一改前幾任皇帝的休養生息政策,文治武功,把帝國拉回到高度中央集權的軌道之上,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漢武帝對內,採納賈誼曾經提出的主張,頒佈《推恩令》,強行分封諸侯諸子,使諸侯封地自我縮減。在思想上,他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令中國的思想文化延續了700年的百花齊放景象戛然而止,讓儒學成了唯一正統的思想。

民國史學家顧頡剛在《漢代學術史略》中認為在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在“統一”國民思想上用手段,但“秦始皇的統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他的手段是刑罰的制裁;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他的手段是利祿的引誘。結果,秦始皇失敗了,漢武帝成功了。”

對外,武帝則攻伐四野,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東北滅衛氏朝鮮(今朝鮮北部);南方收南越、夜郎;西方鑿通絲綢之路。

漢武帝“外事四夷,內興功利,役費並興”,硬是把文景兩帝留下來的充沛國庫消耗一空,史載“兵連而不解,天下共其勞”,“費以億計,縣官大空”。

漢武帝的晚年漢帝國內部農民起義風湧不斷,差點被推翻的武帝趕緊下《罪己詔》,否定自己一生的折騰,讓百姓再度開始休養生息,才使得漢帝國躲過了被推翻的命運。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激盪四百年:拓跋珪連敗柔然劉衛辰,翟釗挑釁後燕慕容垂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