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你好,我是掌櫃呆子。
書接前文接著說!
王華雖然是個宅男,“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但名氣卻大的不得了,是著名的三好學生,品學兼優。
當地的教育廳廳長,讀了王華的文章之後,大為驚歎,說這個年輕人,可不得了,太有才了,將來必高中狀元。這一下,王華紅遍了浙江。
王華被相當於今天的教育廳廳長點名,在浙江意外走紅,當然,必然寓於偶然當中,讓我想起了王立群教授提出的“人生四行”的觀點:
一.首先你自己得行
二.得有人說你行
三.說你行的人得行
四.自己身體得行
第四行是前三行的載體,自己要保證健康的身體,要不出名了,人沒了,就像雪後的大地白茫茫的一片,留不下什麼,落得乾乾淨淨!
自古能打仗的不少,但是名將卻相對很少,因為有些人,各方面都不差,也是戰神級別的,就是在戰爭中不幸身亡,或者某原因意外死亡,導致不能封神。
所以啊,只有活著,才有希望!
01.
王華這麼優秀的人,自律好學,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各大宗族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老王家那孩子優秀。所以啊,就有好多家長重金聘請他作為家裡的塾師。
王華在二十一歲參加鄉試之前,就被聘到祁陽,在一個大宗族裡做西賓塾師。王華告辭,還鄉準備鄉試。
臨走之前,主人家在祁陽當地一個湖心島上設宴為王老師送行。湖心島風景非常優美,大家喝完酒之後,紛紛告辭。
王華也特別高興,喝得有點醉了,等他起身的時候,突然發現主人、賓客都不見了。他正奇怪著那,門突然開了,進來兩個絕色的美女,然後就要服侍王華就寢。
王華嚇了一跳,這怎麼回事啊?
原來啊,王華才學高也就算了,品行也非常高,在當地非常有名。和他同齡的一幫年輕人都不服氣,特意設了個局。
你王華不品學兼優嘛,廣大家長口中的好孩子,我看看你是真高尚,還是偽君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嫉妒王華的年輕人特意招了兩個歌妓來,看他會不會酒後亂性,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的品行高潔到那種地步?
02.
結果怎麼樣?王華正襟危坐,毫不動色,頗有當年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氣勢。
王華趕緊洗了兩把臉,喘了口氣,醒一下酒,開門出去就走。開門出去後,王華愣住了,岸邊一艘船都沒有。
那幫小子太壞了,故意把船都給開走了,就剩王華和兩個歌妓在湖心島上。這種情況下,估計一般人就會順水推舟地接受了這件事。
那幫年輕人估計王華肯定會就範,就算他高尚,潔身自好,但只要在島上過夜,這事就解釋不清了。
沒有船的王華會怎麼辦呢?
王華多聰明啊,回去就把一扇門板給拆下來了。然後就坐在這個門板上,自己划著門板出了湖。
高啊,實在是高啊!
03.
王華雖然是一介平民,但名氣太大了,簡直是一代人的楷模,所以,好多人都想跟他做朋友。
當時有一土財主,想盡辦法結要交王華,久久沒有如願。後來終於找到一個機會,請王華到自己家裡去談詩論文,然後晚上留宿。
王華剛準備上床就寢,突然門吱呀一聲,進來一個美女。王華嚇了一跳,詢問之後方知這位女子是主人的小妾。
據說這個主人不育,知道王華有才學,基因很好,就想從王華這兒為他們家改良換種。小妾羞答答地從袖中掏出一方紙來,主人在紙上寫了五個字“欲借人間種”。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件事就相當於間接代生啊!這萬惡的舊社會,它把女性放到了什麼位置,男女應該是平等的,女性不能淪為生育工具。
王華一看氣壞了,當時拿起筆補了個五個大字“恐驚天上神”。
王華立刻收拾行囊,轉身就走。
風平浪靜時,誰都能掌舵,滄海橫流時,方顯英雄本色!
同理:在有作惡能力時,依舊選擇善良,方為真君子。
古人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作者介紹:呆子,95後男生,一個熱愛生活到瘋狂且有趣的精進主義者。
參考資料:楊一清著《海日先生墓誌銘》、陸深著《海日先生行狀》、酈波著《五百年來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