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提起明朝,除了那幾個不愛上朝,躲在後宮發展興趣愛好的皇帝外,還有那幾位權傾朝野的首輔。比如,大名鼎鼎的夏言、嚴嵩、張居正等等。可是,朱元璋廢除宰相制,是為了將相權抓到自己手裡,可明代內閣首輔的權利為何會步步變大,最後堪比宰相,連皇帝都忌憚不已呢?

明代內閣誕生的背景

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而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將權力完全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他登基十三年之後,借胡惟庸之案將中國封建王朝存在了快兩千年的宰相制度廢除。在此之後,他將原本屬於宰相的權力分屬於六部,將六部的地位提高,並由皇帝本人直接管轄六部。這樣一來,原本在宰相手中的權力就轉移到了皇帝手中,皇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可是事有兩面性,皇權提升的同時,也給皇帝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啥呢?

因為廢除丞相制度,使得皇帝要履行丞相的職責,承擔宰相要承擔的行政任務。簡單點說,宰相被廢除後,宰相要乾的事情卻還在,於是乎這些政務大都流向了皇帝。據統計,朱元璋廢除宰相後,每天光奏章就要處理兩百多件,還有另外四百多件政務需要他去做。《明史》記載:僅洪武十七年九月,明太祖自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僅八日之間,內外諸司奏疏共1660件,3391事。而如此繁忙的政務,終究還是累垮了朱元璋,他終於忍不住開始向群臣喊累了:"但朕一人處此多務,豈能一一週遍,苟致事有失宜豈惟一民之害,將為天下之害,豈惟一人之憂,將為四海之憂。"說他自己一人做了太多事,太累了,實在是幹不了啦。

內閣制的前身和發展

1,設定四輔官

於是,朱元璋為了緩解自己的勞累,設定了四輔官。原因也是他說了算"人主以一身統御天下不可無輔臣"。於是,內閣的前身——四輔官就這樣誕生了,朱元璋命王本、杜佑、龔斆為春官,杜斆、趙民望、吳源為夏官,並且,四輔官還兼任太子賓客,位列公侯。可是,這幾位輔官雖然品德敦厚,但是閱歷、精力,以及處理政務的能力,都不能讓朱元璋滿意。所以,四輔官之後並沒有繼續被委以重任,兩年不到這一制度就被朱元璋嫌棄了,很快就被廢除了。

2,設定殿閣學士

四輔官被廢止後,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朱元璋仿照宋代的制度,設定了殿閣學士。比如,設定了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文華殿等五大學士,只是這些學士職位只有五品,再加上朱元璋實在不是個善於採納別人意見的老頭,對這些學士也並不十分信任。於是,這幾位學士也僅僅充當了顧問的身份,以侍奉皇帝為主。但是這一制度也被儲存了下來。

明成祖朱棣繼位後,延續了之一制度,只是大學士從五人增加到了七人。有: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楊士奇、金幼孜等大臣,此時的他們名義上仍是翰林院編修、侍讀、侍從,他們幾人既沒有專屬的官署,也不能壓制各個部門,還沒有自己的獨立印信。可是,相較於朱元璋時期的幾位大臣,他們卻實打實地參與到了大明王朝的政治機務中去,直接向朱棣負責。這意味著"內閣"之名雖然尚未被人提及,但是已經初具形態。

3,內閣擁有"票擬"之權

到了明仁宗時期,內閣製得到了不斷地完善和發展,閣臣的地位和權利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首先,明仁宗在位時十分信任幾位大臣,有楊士奇,楊榮,楊溥,而這也直接促使了內閣制度的發展。明仁宗去世後,明宣宗繼位,而深受明仁宗信任的三楊則被任命為了託孤大臣,當時太后雖然也有聽政之權,但是太后禮讓,說朝政都聽諸位託孤大臣的,《明史》記載:"凡事白於太后,太后令付內閣議決",自此內閣的權利蒸蒸日上,主要有一下幾個發展部分。

一來,明仁宗恢復原有的華蓋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殿閣的名稱,後來又增設謹身殿。此時,誥敕房和制敕房成為內閣的直屬機構,還各有分工,自此內閣有了專屬的官署。當時的誥敕房主要負責辦理內閣管理的業務有:制敕、誥命、詔旨、玉牒、寶文、講章、冊表、王府敕底簿、碑額及題奏揭帖等機密文書;誥敕房辦理的主要是皇帝給文官的誥敕,敕旨、翻譯"四夷"來文揭帖、兵部紀錄官兵功勞勘合底簿等項。而誥敕房和制敕房的設定,是明代內閣制度逐步完善的重要標誌之一。

二來,閣臣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根據上文可知,朱棣在位時,內閣大學士的官階是五品,明仁宗時期,兼任內閣大學士的官階已經到了一品、二品。此時的閣臣雖然名義上仍是顧問,但是官階相較於洪武朝和永樂朝,除了品階提升外,還可以參預機務,已經成為了皇帝真正意義上的輔臣。《明史》記載:"迨仁、宣朝,大學士以太子經師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

再則,票擬製度的出現,意味著閣臣之權再次提升。眾所周知,批閱奏摺是皇帝治理朝政的主要途徑,可明宣宗時期建立的票擬製度,卻分化了皇帝的此項特權。而所謂"票擬"的意思,是由大臣對諸部的奏章率先提出處理意見,然後交給皇帝再次審閱,皇帝認可就"批紅"開始施行。這一制度最早出現在永樂時期,之後一直到洪熙時期都一直沿用,《明史》記載:"永樂、洪熙二朝,每招造膝密議,人不得與聞……然批答出自御筆,未嘗委之他人也。"說決策、御筆批紅之權從未被皇帝假手於別人。

可是,仁宣之後,內閣獲得了"票擬"之權。明英宗繼位後,主政之人雖然是太后,但是太后礙於身份不能與朝臣面議朝政,就專門命閣臣草擬聖旨,再透過條旨來商議。這就意味著閣臣透過票擬批答的方式,從法定意義上擁有了決策大明政務的權利,從皇帝手中分到了一杯羹。《明史》記載:"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

票擬製度確立後,歷任大明閣臣的地位堪比漢唐時期的宰相。連《明史》都評論"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之後,輔政託孤的三楊從大明的政壇上消失,票擬之權也不再是他們的專屬,而是成為了內閣的專屬之權。並且,閣臣辦公的方式也不再侷限於呆在皇帝身邊,替皇帝簡單的起草詔書這麼簡單,還有了專屬辦公地——文淵閣,處理政務的也有了固定的章程。《明史》記載:"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領,而閣權益重。"足見,票擬製度已完全形成。

4,內閣首輔制度確立

內閣制度確立之初,諸位閣臣在內閣享譽同等的話語權。比如,景泰年間是大學士陳循擔任內閣首輔,此外王文、高谷等閣臣在處理內閣事務上仍然有話語權。然而,明英宗復辟之後,李賢擔任內閣首輔,處理事務時就變為了說一不二,《明史》記載:"凡左右薦人,必召賢問其如何。賢以為可者即用之,不應者即不行。"可見,閣臣在內閣中的話語權出現了差別。

到了嘉靖年間,內閣首輔制度確立。之後,首輔的地位水漲船高,其他閣臣與他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就連"票擬"制度也從早期的諸位閣臣一起商議、首輔執筆,變成了重大政務的票擬必須由首輔本人專擬,其他閣臣只有參與討論的份兒。比如,嚴嵩專權期間其他閣臣完全不問政事。到了萬曆時期,大名鼎鼎的首輔張居正,甚至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與他同為閣臣的呂調陽、張四維根本不敢和他唱反調,連萬曆本人都對他忌憚有加,要不然也不會在張居正死後還要鞭屍。《明史》記載:"威柄之操,幾於震主"。

5,閣權擴張,力壓六部

嘉靖朝之後,內閣的權利擴張,凌駕於六部之上。從上文可知,內閣原本只是明代皇帝的侍讀或是顧問,並沒有干預朝政的權利,後來即便是開始干預朝政也只是另立官署,給皇帝起早詔書,或者是有了對朝政的票擬之權。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明內閣的閣權卻達到了凌駕於六部之上的高度。比如,嘉靖時期,閣臣甚至獲得了官吏的任免權,而這原本是吏部的管轄範圍。這也意味著在法律上,六部雖然不歸內閣管轄,但是實際上卻成為了內閣的附屬。閣權壓倒了部權,閣臣的地位提高,內閣首輔的地位更是空前絕後。比如,夏言、嚴嵩等做首輔時都曾被稱為宰臣,後世史書評價他們"壓制六卿"!

而閣臣權力的登峰造極,當屬張居正。張居正任首輔時,六部的權利全部被內閣包攬,比如文官、武將的任免等兵部、吏部的權利都被他包攬,連廷議的結果都被他推翻。史書記載,吏部尚書楊博因病被免職,廷議結果原定了資歷最老的朱衡,可是因為張居正討厭他,就推翻了廷議的結果,直接任命了另外的人;連官員的考核、進退、禮儀、刑名、錢穀等軍國大事張居正都有所幹預。足見,閣權在當時達到了頂峰,不然當時的帝王萬曆皇帝也不會對他忌憚不已,連對他的清算都到他死後才敢開始。

明代內閣權利擴張的原因

綜上可知,明代內閣權利不斷擴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方面是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後,皇帝就需要承擔起宰相的職權。可是放眼整個大明王朝,除了明初的幾位皇帝算是勵精圖治,其餘的皇帝呢?逛妓院的逛妓院,修仙的修仙,搞木雕的搞木雕,對政務和皇權根本沒有心思。可是,內閣權利的擴大對於明代後期來說,也並非毫無益處,例如,萬曆嚴重怠政躲在深宮不上朝,大明王朝卻依然運轉,就需要歸功於內閣權力的擴大。所以,是大明皇帝的昏庸給了閣權提升的契機,閣權根本上就是皇帝將自己手中的皇權放手給了閣臣,才讓內閣後來居上,凌駕於其他各部之上。

1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秘聞:岳飛抗金智勇雙全,金人聽到“嶽爺爺”名字就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