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是《三國演義》後期,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後,蜀國末期,姜維北伐的時候,年輕的將領幾乎沒有能當大用的,而老一輩的將領在關羽、張飛等人去世之後,就只剩下了趙雲、在趙雲去世之後,蜀漢再無大將,只能讓年逾古稀的廖化做先鋒。蜀漢的老一輩將才相繼離世之後,年輕的人才沒及時補充成長起來,才出現這種尷尬情況。

老將廖化

電影《龍門卸甲》講述了老將趙雲,他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戰役無數,最後一次戰爭卻輸了,他雖敗猶榮。但是這個時期,蜀中原來的大將不是被殺,就是病死,已經沒有什麼人才了。而後在趙雲戰敗一年之後,他也離世了。蜀漢自此再也沒有出現能統帥三軍的人才。

蜀漢是我們的“劉皇叔”建立的,從桃園三結義開始,他的二位兄弟隨著他南征北戰,可以說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也不為過。後來劉備又招攬了趙雲、黃忠等人,為蜀國的額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剛開始打天下的時候,雖然也經常地顛沛流離,當時不論是劉備,還是張飛、關羽二位兄弟,都是有勇有謀,對於打仗也各有想法,各種戰術,計謀都想的出來,而且用了之後,還能打勝仗。

但是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之後,情況似乎變了一個樣,不但是劉備自己成了諸葛亮的應聲蟲,而且讓手下人全都聽諸葛亮的,諸葛亮似乎帶著主角光環,所有的事情幾乎都逃不過他的“法眼”。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最後在趙雲逝世之後,再無可堪大用之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主要在劉備身上。

劉備和諸葛亮

在三國時期,當時還十分重視出身,講究門當戶對的年代,劉備雖然出身貧寒,但是他掛在嘴邊的那就“中山靖王之後”在時刻的告訴別人,他的出身也是高貴的,時間久了,假話也會成真,在這裡不做評論。他身為蜀漢的頭頭,一切事情應該是由他拍板定下,不論是招攬人才,攻城掠地還是休養生息,大方向都應該在他的手裡才對,但是這幾個大權他後期似乎全都交出去了,不是交給眾人,各司其職,而是交給了諸葛亮。諸葛亮確實也不負眾望,事無鉅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早期隱居在隆中,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後,先後經歷赤壁之戰、後又幫助劉備攻取荊州,奪得益州,為以後劉備的蜀漢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劉備登基之後,封為丞相。他在做丞相期間,真正地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歷史上的忠臣的典範。

也正是由於這一點,導致了蜀漢在老一輩的將領死亡之後,再無可用人才。我們來看下,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幫助劉備打的幾次仗,其中劉備去江東迎娶孫權的妹妹的時候,劉備每次向諸葛亮問計,諸葛亮總是說:小兒之計,吾反掌即可破之,然後劉備害怕不去,結果諸葛亮硬是讓他去了,啥也沒交代,只給了趙雲三個錦囊,趙雲什麼也不用想,就按著他的錦囊行事就行了。

趙雲劇照

後來當了丞相之後,更是所有的事情全部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你們什麼也不用管,我說什麼,你們就去做什麼就行了。也正是他這種“事必躬親”的態度把蜀漢給害了,不論是什麼事情,他都安排好了,大家都不用再費心地去想辦法了,長期的服從必然會導致下面人的懶惰,不愛動腦子。

劉備和諸葛亮劇照

從一方面看,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迅速地把各種事情理清楚,不會出現任何變數,一切以諸葛亮的意志為中心。但是從遠的方向看,這一點就非常的惡劣了,因為所有的事情你都安排好了,年輕的將領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再優秀的人才如果長期得不動腦子,只知道做應聲蟲,時間久了也會變得平庸,不在有自己的思想。

那麼蜀漢後期真的就沒有人才可用了嗎?當然不是的,只是被諸葛亮壓制得太厲害,沒有機會展現自我而已,在諸葛亮死後,支撐大局的是他的弟子姜維,姜維這個人雖然歷史上名聲不顯,但是他可是繼承了諸葛亮的真傳,接替丞相之位,無論是帶兵還是內政,都還可以,只是時間太短了,曹操沒有給他徹底成長起來的機會。而在諸葛亮手底下又缺乏動腦子的機會罷了。

還有一個後期也是很有名氣的大將,那就是魏延。魏延也是劉備非常器重的大將,他帶兵打仗非常厲害,這一點歷史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年紀輕輕就跟著劉備打天下,後來更是被劉備提拔,封侯。他頭腦靈活,善於用兵。但是生性謹慎的諸葛亮,對他的壓制很厲害。

由於他年紀輕輕便封侯拜將,為人也是十分的高傲,看不起人,所以得罪了很多人,在劉備死於白帝城後,他堅持繼續北伐,結果被仇人楊儀抓住把柄,設計陷害了。如果他能活著,再磨礪幾年,也許蜀漢除了姜維,他就是唯一能撐起蜀漢江山的人了。

魏延劇照

所以筆者認為,如果蜀漢不用諸葛亮,或者諸葛亮不這麼全能,那麼蜀漢不會出現後繼無人的狀況。劉禪也不會早早地被曹操請去喝茶養老了。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托勒密四世|前238—前205,治國無能,荒淫,受寵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