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第一次印巴戰爭是印度、巴基斯坦雙方關於克什米爾地區分治問題而引發的戰爭。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時,依據蒙巴頓方案規定讓克什米爾人自由選擇歸併印、巴一方或宣佈獨立。而印度利用其分治時控制的克什米爾議會通過決議,宣佈該地區歸屬印度,此舉招致巴基斯坦的強烈不滿。

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印度參戰部隊有2個師及若干土邦部隊約40000餘人,而巴基斯坦參戰的多為部落武裝約5萬人。印、巴軍隊經過1年多的爭奪戰,雙方傷亡慘重、勝負難分,後在聯合國干預下於1949年1月停火。戰後,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五分之三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餘為巴方控制,這次戰爭沒有解決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

克什米爾對於二者--印度教徒(後建國印度)和"穆斯林"(後建國巴基斯坦)都太重要了,因為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印度對此有著十分明確的認識,尼赫魯曾經說:"沒有克什米爾,印度就不會在中亞的政治舞臺上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同樣,克什米爾對巴基斯坦也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克什米爾俯瞰巴基斯坦,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近在咫尺。巴基斯坦首任總理阿里·汗在評價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的關係時說:"克什米爾就像是巴基斯坦頭上的一頂帽子。如果我們允許印度取走我們頭上的這項帽子,那就會永遠受印度的擺佈。"

於是,"蒙巴頓方案"在1947年8月一出臺,在克什米爾的查謨地區便有20萬穆斯林居民被印度教徒殺害。在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聞知此事義憤填膺,10月下旬,成千上萬的穆斯林部落武裝分子徒步或騎摩托車從北、西和西南分三路進入了克什米爾進行"復仇"。由於克什米爾土邦政府中的印度教徒武裝缺少武器,所以穆斯林武裝沒有遇到大的抵抗,就先後攻佔了木澤弗拉巴德、烏里、巴拉穆拉、吉爾吉特等地。

面對來勢洶洶的穆斯林武裝,身為印度教徒的克什米爾大君哈利·辛格驚恐萬狀。他立即致信於印度政府,向其救援。印度政府求之不得,收到請求後就把先頭部隊2個步兵營由新德里緊急空運到斯那加附近一機場。裝備精良的印軍一踏上克什米爾的地面,便迅速向斯利那城中進發,並很快從大君哈利·辛格的地方武裝手中接管了斯利那加的防禦。此時,穆斯林武裝已兵臨斯利那加城下,雙方在城郊發生了激烈交火。於是,第一場爭奪克什米爾的帷幕正式拉開了。

印度為了奪回在克什米爾的主動權,之後又派出第161旅、第50傘兵旅、第19步兵旅和第7坦克旅從查謨地區進入克什米爾參戰。印軍把兵力部署在兩個主要作戰方向上,即在斯利那加和查謨各部署了一個師的兵力。印軍以兩地為前進基地,向周圍巴基斯坦武裝發動了全面進攻。

1947年11月初,印軍將兵臨斯利那加城下的巴基斯坦武裝擊退到距斯利那加城20多千米的沙拉登地區。在戰鬥中,印軍首次使用第7坦克旅的部分兵力支援第161步兵旅,並與巴基斯坦武裝在沙拉登展開爭奪戰。在坦克的掩護下,印軍士兵邊前進邊開火,給巴基斯坦武裝造成重大傷亡。印軍和巴基斯坦武裝在沙拉登地區的戰鬥僅僅持續了20分鐘左右,巴基斯坦武裝死傷慘重,約有500人被打死。

1948年3月17日清晨,印軍發動了新一輪進攻,以第7坦克旅開道,從查謨地區向西北的唐格爾巴發動爭奪戰。翌日,印軍佔領了查謨西南重鎮唐格爾,解除了巴基斯坦武裝對查謨最直接的威脅。4月,印軍又從諾歇拉向拉喬裡進攻,以解拉喬裡之圍。1948年4月8日夜,印軍奪取班瓦里大橋的戰鬥正式打響。戰前印軍通過考查發現德維河水淺,勉強能通過坦克。為達成奇效,印軍決定坦克"不走旱路走水路",最後印軍的冒險得了回報,結果大獲全勝。印軍在取得西南和西部的勝利後,其先頭部隊已經抵達巴基斯坦邊境地區,平均距離巴基斯坦已經不足50千米,對巴形成了直接威脅。

面對如此不利態勢,巴基斯坦總督真納命令巴基斯坦正規部隊進入克什米爾地區,準備與印度一決雌雄。巴基斯坦增援部隊趕到克什米爾後,巴軍總數達到了5萬人,而印度軍隊也有4萬之眾。後兩軍在奔傑地區展開了激戰。戰爭先期,巴基斯坦武裝就對奔傑發起進攻,但由於守軍憑藉奔傑地勢險要,巴軍一直沒有攻下。巴正規部隊介入後,為奪回克什米爾腹地的主動權,巴軍再次向奔傑發起強大進攻。雙方均投入大量兵力參戰,奔傑地區一時炮火連天,血肉橫飛,彈片嘶叫。穆斯林士兵和印度教士兵的宗教熱情都被瘋狂的進攻和頑強的抵抗激發起來,怨毒恨火在每個人的心中燃燒。雙方不斷改變戰術,反覆衝殺,陣地幾易其手。兩軍都竭盡全力要戰勝對手,為此雙方不斷投入新的兵力,戰爭規模逐步升級,但都一時難以戰勝對手,隨後戰鬥進入對峙狀態。

戰爭進入1949年初,在聯合國多次努力下,雙方宣佈停火,並按照當時實際兵力部署劃定了停火線。印度佔據了克什米爾全境五分之三的地區,人口約400萬。巴基斯坦只控制五分之二的地區,人口約100萬。按照停火協定,印巴雙方停火後應該舉行全民公決來決定克什米爾的歸屬。但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從各自的利益出發,都拒絕撤出軍隊,使協定成為一紙空文。從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摩擦不斷,其歸屬問題成為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第一次印巴戰爭,印軍之所以能反敗為勝、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從作戰指揮方面講印軍要略高一籌。首先,果斷出兵,盡佔先機。印軍在參加戰爭初期就果斷地投入佔優勢的正規兵力,一舉奪取了戰場主動權。而巴基斯坦在戰爭初期只動用穆斯林部落武裝,直到1948年印軍逼近其大門口時才投入正規兵力,因而使巴基斯坦失去了良好戰機。其次,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在戰爭中,印軍多次創造性地使用坦克,利用出其不意的地點和方式打擊巴軍,打得巴軍措手不及。第三,外交鬥爭與軍事鬥爭巧妙結合。1947年年底,由於氣候原因,印軍進攻受阻便主動接受了聯合國調停,同時利用外交鬥爭掩護其備戰。當來年春天利於進攻時又重新宣佈開戰,牢牢的控制著作戰的節奏和主動權。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考古告訴你,甘肅大地灣先民如何應對8000年前西北氣候的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