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62年,湖北的長江水面上,發生了大清朝的軍艦和英國人的軍艦衝突事件,結果鬧到外交談判場上,英國就說你們的船上沒有掛國旗,誰曉得那是你們的軍艦呢?

於是大清朝就開始尋思國旗這檔事。最早有想法的人,便是倆洋務派:恭親王奕訢和兩江總督曾國藩。這兩位都一致認定:能代表大清的,莫屬龍旗,而且這龍旗的顏色,還得是黃色,因為這是大清皇室的御用顏色。

這奏章遞上去,當年十月就準了,大清朝隨即便給各國發了照會,說俺們的官方旗幟,今後就是黃色三角龍旗。起初這旗僅運用在船上,後來大清朝派人出訪西方,發現會晤之際別國都有國旗,唯獨大清沒有。所以這黃色三角龍旗,在19世紀70年代便成了臨時的大清朝旗。而後在1888年,慈禧太后從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之中,挑了一面四角黃龍旗,成為正式國旗。

也就是在此前後,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有一塊麵積相當於新疆一個縣的土地之上,一個叫不丹的國家正面臨英國的侵略,不丹同樣以龍旗為自己的國旗。

不丹最早是吐蕃王朝的屬地,一直到9世紀才慢慢獲得獨立地位,但藏漢文化的影響,依舊很深。14世紀,當時一個叫做帕木竹巴的家族打敗競爭對手之後,還曾上報當時的元朝,得到了皇帝的冊封,官名大司徒。而在明朝崛起之後,這個家族的首領又嚮明朝進貢要求內附,大明皇帝更冊封他做了灌頂國師,還給他一個王號,叫做闡化王。

為什麼遠在喜馬拉雅山脈之南的不丹人,會把龍當作自己的圖騰呢?這就與不丹的地理環境以及天文條件有關。

不丹是一個地勢高低懸殊的國家,具體而言則是北部高南部低,從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到南部的杜瓦爾平原,海拔高度從六、七千米,一直降低到不到一百米。譬如不丹海拔最高點庫拉康日山,高達7554米,而東南地區的馬納斯河一帶,海拔高度只有97米。

正因這樣的山谷地形,不丹一年之中多雷電天氣。我們中學的地理課本之上,告訴我們有一種地形雨,即潮溼的氣團前進時,遇到高山阻擋,氣流被迫緩慢上升,引起絕熱降溫,發生凝結,形成降雨。而降水的山坡,就是迎風的一面。不丹這裡,來自印度洋麵的暖溼氣流,就在此處遭遇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而形成雷雨。

當然這是科學認識,在那個時代,不丹人很自然地把山上傳來的雷電霹靂這些聲響動靜與龍聯絡起來。

圖-不丹國旗

而將雷和龍聯絡起來,正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早在甲骨文時代,造字者便已經確認了兩者的聯絡。龍的甲骨文字字形,其實就是雷與電兩個字的變形,一方面保留了閃電的彎曲狀,另一方面又將表示雷聲的符號“口”狀移至彎曲處的終端,表示龍的口部。龍字中的口開口朝下,表示雨從龍口中傾瀉而下。

這種文化,同樣為不丹人所接受。雷為龍之嘯聲,電為龍之身形,雨為龍吐之水。

15世紀之際,不丹的首領就設計出一條神符四爪神龍,當作自己的家族圖騰。這條神龍,便成為了不丹的雷電之神,以及政權象徵。

那麼為什麼不丹的龍,是四爪,而不是五爪呢?其實最早的中國龍是三爪龍,隋唐時代與中國頻繁交往的日本,把三爪龍引進到了東瀛。但隨後中國龍演變出四爪、五爪,最終設定只有代表皇帝權威的龍才能擁有五爪。

準確地講,五爪龍的出現是元朝。所以與元朝直接交往的不丹人,應該是被授予了四爪龍的使用權(包括朝鮮也是如此)。而五爪龍,是隻有天朝大國的皇帝才有權使用的。

圖-不丹風景

從元、明一直到清朝中期,不丹都受到中國的庇護。一直到17世紀晚期18世紀初期,不丹發生內亂之際,清王朝還曾派遣官員前去調停。

但是進入十八世紀,不丹便遭到了英國自印度方向而來的侵略。1865年,即曾國藩和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製造總局這一年,英國強迫不丹簽訂了《辛楚拉條約》,今天屬於印度西孟加拉邦的第斯泰河以東約2000平方公里的地區,即包括噶倫堡在內的整個杜阿爾斯平原,還有不丹南部的德旺吉里83平方公里領土,全部割讓給英屬印度,不丹成為受英國保護的附庸國。

圖-不丹景色

這種關係,甚至一直延續到當下,繼承了英國在南亞次大陸權力的印度,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受印度“指導”,而指導的結果就是不丹成為中國鄰國裡唯一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與聯合國五常都不建交,在世界上的存在感非常低。

雖然如此,不丹依舊是“神龍之國”,國歌是《神龍王國》,國旗是龍旗,國徽則是兩條相向的金龍,龍的前爪託著光明之火,周邊則是雷電霹靂。而除了這些源自中國的龍元素,不丹人的生活習慣和中國人也頗為相似,他們也吃餃子。傳統的不丹食物,則又熱和又辣,程度更甚於川菜。

圖-不丹王妃

而在中國清朝滅亡之後,不丹也就成了世上唯一以龍旗為國旗的國家。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長安49日”你知道歷經兩百年西漢王朝的“未央宮”在哪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