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二零二零年八月記

瞭解“長安”作為西安名號的起源以及西漢王朝的歷史程序

縱觀中華文明近4100年的發展程序,自周王朝建立以來,被冠以“豐京”和“鎬京”之名的關中地帶,便成為了華夏大地上承載王氣時間最久的地方之一。而西安地區迎來真正輝煌的時刻,還得從秦王朝那締造了猶如“開天闢地”之舉的趙氏嬴政說起。

從百家爭鳴到一統天下,從秦王國到秦帝國,從秦大王到始皇帝,這所有的一切都只用了9年的功夫。然而秦始皇嬴政卻在自己好大喜功和嚴苛立法的作用之下,僅在其稱帝后的不到15年時間裡,帝國的宮牆就在農民起義的反抗之下,轟然坍塌。

秦朝的國土疆域對比清朝最盛時期的國土疆域

在秦被滅亡之後,又經過了長達數年的“楚漢爭霸”,曾是秦朝泗水亭長和漢軍統領的漢高祖劉邦,作為諸多戰役之最後的勝出者,開闢了中華歷史上的第二個大一統王朝——“漢朝”。起初漢朝的建立,在當時那個年代並不屬於一件舉國歡騰的大事。因為久經戰事而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無論是百姓平民還是官僚階層,大都在物資貧乏和妻離子散的窘境之下勉強度日。

而選定“西安”作為新帝國的京師,則是因為原來秦朝的咸陽宮設在渭水以北,即使宮殿被項羽所毀,其渭水以南的大多數殿宇依然殘存。考慮到在經濟條件尚不寬裕的國力之下,再遷都別地顯然耗財費力。而在當時的京師候選名單裡,還有曾經東周的故都“洛邑”(今洛陽)的名字,因為大多數漢朝開國大將和士兵的老家都靠近中原和山東一帶,但理想終究無法戰勝現實。

1:漢高祖劉邦;2:漢武帝劉徹;3:漢宣帝劉詢;4:漢成帝劉驁

“長安”,劉邦之所以用這個名字來取代前朝的“咸陽”,將其作為新國都的名號,即表達了他對自己所創立的新帝國今後“長治久安”的祈願。果不其然,在後世歷代劉姓子孫的苦心經營之下,這個傳奇一般的名字,一路沿著西域、中亞甚至被傳到了位於當今南歐一帶的“大秦”(即“羅馬帝國”)。

張騫在漢武帝劉徹的指令之下,“鑿空”西域,設立了歷史上第一個西域都護府,可謂是開闢了絲綢之路東段的創世之舉。漢朝作為華夏第一個統領西域的朝代,其透過用廣袤無垠的西域大地,連通了與其他的文明和國度間的交流之路,直接導致了中華文化的輸出以及佛教等外來文化的輸入現象。

漢朝時期的世界上各個文明的轄域地圖

漢武帝劉徹所締造出的大漢盛世,在這位皇帝步入晚年的時候,因為一句荒謬絕倫的謠言,而逐漸收尾。“巫蠱之禍”便是這件事情的史學之稱,當時有人控告由皇后衛子夫所出的太子劉據,使用巫蠱之術詛咒皇帝,而在古代巫蠱的作用是被人深信不疑的,漢武帝聽聞後隨即下令徹查。

但太子劉據卻因為仇恨始作俑者的小人而起兵反叛,皇后衛子夫在得知太子的行動後,毅然選擇懸樑自盡,長安城瞬時大亂。太子劉據事情終未成功,便逃到了湖縣(今河南省靈寶市),但不久就被人發現,隨後也自縊而死。事過多年,當漢武帝醒悟之後,痛心不已,但也都為時已晚。

漢墓壁畫

漢宣帝劉詢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他的父親便是曾經巫蠱之禍時造反的太子劉據。當時因為連坐關係,和劉據有關的若干人等無論親疏,一律處死,而這個小皇孫卻僥倖存活了下來。劉詢締造了在其曾祖父下令開闢絲綢之路東段之後,擊敗了匈奴,從而更深度地鞏固了統轄西域地境的社稷大業。

而大漢的江山,卻在劉詢的孫子漢成帝劉驁的手上,逐漸江河日下。劉驁即任之後,由於其母親作為皇太后的王政君和王家外戚獨攬朝政,而日漸頹廢。皇帝日日沉迷於酒色之中,已經被傳成當時未央宮裡人人皆知的兒歌了。盛名一時的趙氏姊妹,即趙飛燕和趙合德則更是淫亂後宮,還罷黜並害死了正宮元配許皇后。皇帝則更是為了這兩姐妹,殺死了自己還在襁褓中的嬰孩,大漢王朝也就在這個時候步入了昏天黑地的權力爭奪賽。

漢墓壁畫

未央宮與漢長安城的“裡應外合”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漢唐鐵粉的我,面對“長安城”這三個猶如磁石一般的漢字,其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和它的年齡一樣深遠且悠長。西安,是這座城市從明代時期起才開始使用的名稱,現在的西安城牆以內的區域也就是明清西安城了。

漢代長安城則和現在的西安市有很大的不同,它地處西安市的西北角,在秦咸陽城以及渭河的下方,和唐代的京師長安城雖同名,但卻不同地。唐代長安城是大致以現今的西安城牆以內區域為宮城,外郭城則是將宮城包裹起來的巨大城池,和漢代長安城毫無相重之處。

西安各個時期的城池遺址位置示意圖

在漢長安城的內部,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是太后所居住的“長樂宮”,另一個就是帝國的行政中樞——“未央宮”了。未央宮位於漢長安城的西南角,而長樂宮位於東南角,所以分別又稱為西宮與東宮。

漢代方位以西為上,由此位於西側的未央宮也稱為公宮。而未央宮的“未央”之名,即取自於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詩句中的沒有盡頭不斷之意:

“夜如何其?夜未央”

—— 周朝《小雅·庭燎》

未央宮在漢長安城中的所處位置示意圖(輻射區域)

未央宮無疑是被當作正式的皇宮去修建的,在規模上,它是西漢規模最大的宮殿,也是西漢王朝最重要的政治核心。作為一座大型的皇宮,未央宮內有壯麗堂皇的朝政宮殿,后妃宮殿,婕妤以下妃嬪和宮女所住的掖庭和寢宮等建築群,以及諸多宗教文化建築。現已被充分發掘和開放給公眾參觀的有:前殿遺址、明渠遺址、椒房殿遺址、少府遺址、中央官署遺址、石渠閣遺址和天祿閣遺址等。

未央宮遺址中重要部分的所處位置示意圖

漢長安城遺址的佔地面積是相當巨大的,遠遠大於現如今被完整發掘成遺址公園的唐大明宮遺址。在使用功能上,唐大明宮則相當於漢未央宮,而在城郭的範圍上,漢長安城的輪廓就相當於現今的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

漢長安城遺址從空中俯瞰的位置示意圖(此圖取自於網路)

漢長安城的城垣

在中國諸多的宮城結構上,大都是以挖渠築牆式的“護城河-外牆-內牆-宮牆”結構,漢長安城作為華夏早期的帝國都城,自然也不例外。若想從西安市區進入未央宮遺址,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乘坐公交車抵達“東雁雀門村”站,然後往回走一點就可以看到一個自助洗車店,其後方就是皂河,過了河就和漢長安城遺址近在咫尺了。

皂河

要知道的是,現今的皂河並不是曾經漢代長安城的護城河,而只是一條普通的溝渠罷了。現存的漢代護城河是位於漢長安城東側的“漢城湖公園”。如果不想沿著河走,穿過一段綠油油的林蔭小路,就抵達了漢長安城的最外側基址。

漢未央宮的選址和唐大明宮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同是長安之內地勢最高的龍首原地帶,而主持修建未央宮的人,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得力丞相——蕭何。對此,《史記》是這樣去記載的:

“蕭丞相營作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謂蕭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 蕭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高祖乃說。”

—— 司馬遷(西漢)《史記》

未央宮西側外城牆步道

意思就是說:

而且天子您現以四海為家且居無定所,不建造起華麗壯美的宮殿,怎麼向臣下和萬民顯示陛下的尊貴和威嚴,這也可以讓後世的宮室不僭越去超過我們,而讓後人永遠地銘記我們啊。蕭何的這番話有理有據而深得帝心。

未央宮西側外城牆步道

西漢王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前期的鼎盛時代,這時候的政權第一次強大且穩定,而且有強大的抱負拓展中央集權的勢力,加強中央制度的管理,而宮殿又是統治集團權力的代表和縮影。所以蕭何所說的“非壯麗無以重威”不僅僅是帝國宮殿的建築原則,也更是迎合了封建帝王治理天下之術,這也因此成為了後世營造宮殿的一大法則。

未央宮西外城牆遺址

現今的城牆以及宮牆和宮門結構,經過了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大都已經不復存在,僅存有些許根基還可以被髮掘時所識別。

未央宮西宮門遺址

在西宮門遺址和西側外城牆步道的交匯處,是一條已被規劃好了的步道,可以直接通向未央宮遺址的前殿遺址區域。這也是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於2014年,成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後,西安市所規劃的遺址公園建造工程的一部分。

明渠遺址

在前往前殿遺址的路上,在左手邊就是曾經未央宮的明渠遺址了。而曾經流於明渠的水,即通向現今道路右側的“滄池遺址”。

明渠遺址

當時的滄池建有假山,也叫漸臺,臺上修有亭榭樓閣,池光閣影,風景如畫。而在西漢末年,建立“新朝”的王莽就在農民軍起義的追趕之下,倉皇地逃到了被池水環繞的滄池漸臺,卻最終死在了漸臺之上。

明渠遺址

前殿遺址

在沿著瀝青大道走過明渠遺址之後不久,就來到了整個未央宮遺址的主體建築部分——“前殿遺址”。前殿,即是天子大朝的正殿,皇帝在此聽政佈政,舉行朝會,授官封爵。前殿位於未央宮的中部,這也符合中國古代天子“擇中而居”的觀念。

遠觀前殿遺址

前殿建造於漢高祖劉邦執政的第七年(公元前200年),位於龍首山上,為了使前殿建築顯得更為高大和雄偉,丞相蕭何選擇龍首山丘陵作為前殿的臺基,從而實現“壯麗以重威”的建築意向。

“斬龍首山而營之” “山即基闕,不假築”

—— 酈道元(北魏)《水經注·渭水》

前殿遺址正面步道

一號建築遺址

根據考古勘探證實,前殿遺址的的確確是建造在自然隆起的高大丘陵之上,僅在丘陵四周和表面進行了加工夯實。這種建造方法節省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比起戰國時代建造高臺烘托建築的方法經濟許多。

前殿遺址臺基

現存的前殿遺址的長方形臺基所在地勢南低北高,最南端高出今地面0.6米,而最北端高出今地面15米。

前殿遺址臺基

現在可以被遊客登臨的是整座前殿遺址的“中殿”所在區域,這也是前殿遺址的最高部位。

中殿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前殿遺址是由南、中、北三座大殿所共同組成的,其中中殿的面積最大。三座大殿之前均有宏大的庭院,南殿和前庭當為舉行大朝、喪禮、即位等大典之用,所謂“外朝”之處,中殿和北殿可能為“內朝”、“正寢”。

前殿遺址鳥瞰俯檢視(此圖取自於網路)

未央宮前殿的三殿佈局形制或為後代宮城三大殿之制度的先河,譬如唐長安城宮城的太極殿、兩儀殿、甘露殿,北宋開封城宮城的大慶殿、文德殿、紫辰殿,明應天府(南京城)的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等,都是南北向排列的三大殿形制。

前殿遺址還原想象圖

前殿遺址的還原想象圖

椒房殿遺址

從前殿遺址的中殿區域是可以從高處俯視未央宮,僅次於前殿的建築遺址中的“椒房殿遺址”的。椒房殿位於前殿的北部,是西漢眾多皇后的起居之所,也是西漢後宮的首殿。椒,意為“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椒房是以椒和泥塗抹牆壁,屋內呈現暖色調而且散發出清香的房子。

從前殿遺址的中殿俯瞰椒房殿遺址

很可惜的是,由於未央宮遺址龐大的佔地面積,在我僅靠兩條腿走路的交通條件,以及缺少對地理位置的瞭解之下,而沒有抵達椒房殿遺址所在區域,僅是俯瞰了一下被樹梢遮擋住的大致所在位置。

俯瞰椒房殿遺址(此圖片取自於網路)

椒房殿遺址是目前唯一有完整考古發掘的中國古代皇后宮殿遺址,其主人不乏有著名的呂雉(漢高祖劉邦之妻)、張嫣(漢惠帝劉盈的親外甥女也是妻子,呂雉的親外孫女)、竇猗房(漢文帝劉恆之妻,漢景帝劉啟的生母)、王娡(漢景帝劉啟的第二任的皇后,漢武帝劉徹的生母)、衛子夫(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位皇后)、許平君(漢宣帝劉詢之妻,被下任皇后霍成君的母親毒死)、霍成君(大將軍霍光的女兒,漢宣帝劉詢的第二任皇后)、王政君(漢元帝劉奭之妻,漢成帝劉驁的生母,與王昭君等同時進宮為家人子)、趙飛燕(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后,昭儀趙合德的姐姐)、孝平皇后(王莽的女兒,漢平帝劉衎之妻,跳火殉國)等風靡史冊的西漢皇室女性。

前殿遺址中殿的後方

從前殿遺址的中殿返回到入口處後,在準備前往少府遺址的路上,遇到了兩位好心且熱情的遺址公園修繕維護人員。兩位開著代步車的陝西大叔,操著一口陝西話說可以捎我一程去我下一步打算去的地方,在我說了要去的地點是少府遺址後,便給我用手指了指可以步行到達的木棧小道,在勉強領會了陝西方言的內容以後,表達了對二者的謝意,就頂著大太陽徒步去了少府遺址。

在前往少府的路途中,可以看到許多已經不再存有地表建築的遺址區域,但是大多數只是標註了考古編號而已,作為一個遊覽的考古外行人,也只是大概看看就好。

少府遺址

少府是漢代九卿之一,且在九卿之中位列第一,是皇帝的財政總管,專門負責管理收取全國的山海池澤之稅,保證皇宮的供養。少府的機構組成是非常龐大的,僅在電視劇中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永巷、宦者、內者、織室、暴室等官署機構。

少府遺址

少府建築群的佈局主次分明,以南北兩座大型殿堂為主體建築,其兩側還分佈有一些附屬建築,主體建築北面為庭院,南面有廣場。根據已公佈的資料顯示,南殿兩側分佈的建築與公務活動有關,北殿兩側的建築則與生活起居聯絡比較緊密,推測是與皇后管轄後宮妃嬪的月銷用度配給入冊等相關事宜的地方。

在少府遺址中,最顯眼就是突出於地表的且呈現出陵墓封土形狀的礎基以及大小不一的礎石和礎墩了。

礎基

少府的另一重要建築是主體大殿東部附屬建築中的一座木構半地下多層倉儲建築。在這座房屋的底下發現了未曾使用過的1892枚王莽貨幣,出土時穿線的繩子都依稀可辨。

礎基

西南部有一間特殊的儲藏室,在此出土了上百件封泥,其中“湯官飲監章”封泥多達54件,說明此建築與少府的湯官飲監關係十分密切。

礎墩

少府建築毀於王莽末年長安城中的戰火,王莽之後,東漢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長安則退為西京。至此,開啟了長達千年的關中河洛“東西二京”的佳話,且一直延綿到了唐朝末年。東漢時在少府原址上依照早期少府主體建築格局,營建了新的建築,但整體規模和建造質量遜於西漢的早期建築。

礎石

中央官署遺址

走出少府遺址後,按照原路返回在向西走的路上,就可以看得到規規矩矩的且突出地表的“中央官署遺址”了。根據中央官署建築遺址的佈局、規模和出土文物分析,這處遺址並不是大型的宮殿,也不是一般的生活起居之處,而是一組集中的非常重要的、精心保管和處理國家檔案檔案的官署建築。

中央官署遺址

由15間房屋所組成的中央官署,曾出土了多達6萬多枚漢代的國家檔案檔案的載體——骨籤。而中央官署和少府最終都同樣是被毀於王莽末年的戰火,一些骨籤等遺物與建築物的土坯、瓦片被燒燬後結成一團。

中央官署遺址平面圖

漢代建築的形制與現有遺存(本節配圖均取自於網路)

儘管未央宮遺址已被妥善發掘出來,但是依舊無法重現曾經漢朝時期眾多殿宇的輝煌樣貌,但僅從現今遺存的部分漢墓中被發現了的模型以及石質墓闕,就可以看得出漢代建築對於後世中華建築的發展所起到的關鍵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漢墓中出土的漢代建築模型

漢代石質門闕

漢代石質門闕

漢代石質廊柱

結語

長安,作為一個過去的時代印記,曾經兩度成為關中大地上千年一嘆般的超凡存在。秦漢隋唐,自華夏進入了大一統的歷史步調後,便將這四個舉世矚目的曾誕生於西安而凝結了輝煌與成就的揮毫墨跡,注射進了每一箇中華兒女的血脈裡,就此長眠於這片土地之下,飽嘗著到訪世人的人影憧憧。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遊走於西安城的西北角,穿梭於每一個漢朝片段的痕跡之間,回溯那一件件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民族文化發展,以及國運程序的大事件,真可謂“人間極樂”。然而歷史還在繼續地書寫下去,長安也將持續地散發著它那無法抗拒的年代魅力。

“長安49日” 我愛西安,愛這座城市值得被回憶的一切。

相關文章:

《長安49日》專題文章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齊國的制霸之路透過葵丘會盟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