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阿基米德的故鄉,敘拉古在許多歷史愛好者中聞名遐邇,然而,拋開阿基米德,敘拉古因其遠離希臘本土。在傳統的希臘史敘事中極少出場,淪為“路人女主”,許多人並不熟悉敘拉古的歷史,那麼,敘拉古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興盛發達最終又是如何被羅馬吞併的呢?
一 大希臘與敘拉古
大家都知道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早期曾出現克里特,邁錫尼等文明中心,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希臘北部的多利安人南下,摧毀了邁錫尼文明。公元前8世紀——前7世紀,許多城市國家在希臘地區誕生,我們稱之為城邦,它以城市為中心,周圍是鄉鎮。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國家。
比較著名的城邦有雅典(西方民主制度的搖籃。哲學的搖籃),斯巴達(尚武之國),底比斯(也叫忒拜,俄狄浦斯王的故鄉。希臘神話裡的常客)。其他有名氣的城邦有阿爾戈斯,科林斯,等。
由於希臘地形支離破碎,土地較為貧瘠,海島星羅棋佈,不利於發展農業,希臘人很早就開始向外發展海上貿易和開展殖民活動。“大希臘”是前8世紀-前6世紀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城邦的總稱,公元前 8 世紀上半葉,希臘的赫爾基人首先向義大利南部移民,建立了庫邁(1)(約前 750 )、列和基昂(約前720 )等城邦。繼而阿哈伊亞人建立了錫巴里斯(2)( 約前720)和克羅同(2)(約前710)。斯巴達人建立了塔蘭託(約前706),福凱人建立了埃列亞(3)(約前530)諸城邦。
今天我們的主角敘拉古(Syracuse)(9)位於西西里島東部,約公元前734 年由科林斯和泰涅亞(Tenea)的移民所建。他們的領導人是科林斯的貴族阿基亞斯,這位貴族率領殖民者,驅逐了當地土著,在一個叫奧吉提亞的小半島上建立城市,制定瞭如何為定居者分配財產的計劃,以及如何規劃定居點的街道,阿基亞斯同時給這個城市命名為敘拉古,這個城市的名字有很多變體,包括∑νράκονσαιSyrakousai,∑νρκο∑αιSyrakosai和∑νρακώSyrakō,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這一名字來源於城市附近的一個沼澤。
大希臘地圖
在早期,由於史料缺乏,敘拉古的歷史模糊不清,但是,前5世紀之前,敘拉古在西西里只是一個蕞爾小邦,沒什麼存在感,這是值得肯定的。儘管敘拉古佔據天然良港,地理位置優越,然而,早期敘拉古可以說一群烏合之眾,除了殖民的科林斯人,也有當地的土著西凱爾人,還有不少來自希臘各邦的移民,居民成分的複雜,使得西西里的希臘人城邦不太容易形成統一的城邦認同,由於利益糾葛,土地分配不均,以及城邦自身的脆弱,不同來源的公民之間會爆發矛盾,甚至公開的武裝衝突。彼此不斷的內訌削弱力量,使得敘拉古一直沒有得到太大的發展,與此同時,在敘拉古的公民中,最初的殖民者及其後代形成了一個名為土地所有者(Gamoroi)(加莫羅)的集團,並與一般公民區分開來。實行少數人的寡頭統治,他們大量佔有土地,把持政治特權,無惡不作,隨著人口增長和新移民的到來,這些土地所有者與下層平民的矛盾逐漸尖銳,一觸即發。
二 敘拉古僭主政治的確立 革隆和希羅一世的統治
土地所有者與下層平民的矛盾,終於到了爆發的邊緣,前485年,忍無可忍的平民聯合奴隸終於起來發動政變,推翻加莫羅貴族的統治,建立平民的民主政權,敘拉古亡命的貴族向另一個西西里的希臘城邦傑拉(也譯蓋拉)(7)的僭主革隆(格隆)(Gelon)尋求幫助,企圖借他之手東山再起,復辟政權。(所謂僭主為古希臘統治者獨有的稱號,是指透過政變或其他暴力手段奪取政權的獨裁者。)但是革隆(Gelon)佔領敘拉古之後,卻未還政於當地的加摩洛依,相反將該城據為己有(約在公元前485年)。與此同時,城內的民主政權可能政績不佳,或者面對蓋隆絕對優勢的軍隊,感到力量不足,因此未加抵抗就同意蓋隆入城。此後數十年間,敘拉古處於革隆家族的僭主統治之下。
著名的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圖
革隆出身貴族,據說祖先是傑拉城的建立者,後成為傑拉僭主希波克拉底的騎兵軍官,前491年,希波克拉底在戰鬥中被西西里的當地土著西庫爾人殺死,格隆遂自立為傑拉的僭主,前485年,格隆又成為敘拉古的僭主,鑑於敘拉古良好的港灣條件與肥沃的土地,革隆決定使該城成為其政治、經濟中心,先後遷將近一半的傑拉公民於城內,授與一萬名僱傭兵公民權,藉以改變原敘拉古公民集體的成分,擴大自己的社會基礎,鞏固個人政權。革隆的國內政策與早期希臘各邦僭主有所不同。早期僭主往往在平民的支援下上臺,政治上往往是平民的代表或至少執行一系列有利於平民的政策,在消除貴族統治中起了積極作用。而作為一個“外來統治者”,革隆卻羨慕貴族,對平民極端鄙視,認為他們是“最難與之相處的人們”。因而他的政府倒向貴族一邊,他本人實際是貴族的代理人。但是,在一些具體事務的處理上,他也並非不顧現實,一味扶強凌弱,而是明達事理,順乎形勢,表現出自己政治上的成熟。例如,他授予參與起義的奴隸以公民權,體現了對公民政治的尊重。革隆在位期間,在大陸上建外城,有堤相連。經濟發展,建龐大艦隊,徵召僱傭軍征服附近一些城邦,使敘拉古成為一強大城邦。希波戰爭中雅典與斯巴達向其求援抵抗波斯大軍,其最初同意派一支艦隊,後因雅典和斯巴達拒絕接受格隆為最高統帥而撤回。革隆也非常注重文化發展,邀請許多文人和哲學家來到敘拉古。同時,格隆與另一個西西里的希臘城邦阿克拉加斯(7)的僭主塞隆結為同盟。兩者結為兒女親家,幾乎控制大半個西西里。
格隆發行的錢幣
在格隆在位期間,迦太基與西西里的各邦矛盾開始激化,迦太基可以說是臭名昭著(撒鹽!撒鹽!),迦太基是地中海東岸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北非的殖民地,意為“新城”,據說前9世紀末由腓尼基公主狄多創立。羅馬人叫迦太基人“布匿”,意為“棕櫚之民”。(其實這個詞在拉丁語裡含有貶義跟黑蜀黍差不多的意思)希臘人與腓尼基人可以說是一對老朋友,老對手,希臘神話中著名的歐羅巴和卡德摩斯(忒拜的建立者)都是腓尼基人,為了爭奪地中海東岸的商業利益,希臘人與腓尼基人經常大打出手,在希波戰爭期間,腓尼基人充當波斯的走狗,為波斯提供海軍入侵希臘,由於很多腓尼基人亦商亦盜,唯利是圖,經常上岸偷雞摸狗甚至殺人放火,因此在希臘誕生了著名的“腓尼基信譽”一詞,這一詞之後經過羅馬之手發揚光大,即著名的“布匿信譽”,可以說,希臘人對腓尼基人大多不抱有好感。
布匿戰爭前的迦太基(紫色和綠色)
迦太基是一個商業國家,迦太基商人縱橫四海,幾乎壟斷了西地中海的海上貿易。迦太基的農業和手工業也十分發達。迦太基的海軍十分強大,縱橫四海。與此相對應,迦太基的陸軍基本由僱傭兵組成。本族人較少,戰鬥力不強。迦太基在早年就長期與西西里和南義大利的希臘人爭奪海上霸權,在西西里西部有著許多殖民或商業據點,迦太基延續了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與希臘人的矛盾,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此時,正值希波戰爭,公元前481年,波斯帝國的特使造訪迦太基城。波斯王薛西斯正為第二次入侵希臘做著最後準備。帝國特使的目的,無疑是希望迦太基人出兵西西里,牽制實力強大的格隆。與此同時,格隆與塞隆合作,入侵西西里北部的希臘城邦希梅拉(1)。利用大筆資金支援民主派得勢,驅逐了同自己不對付的僭主,並準備將之納入自身麾下。部分希梅拉的公民不願受格隆等人的統治,遊說迦太基,希望迦太基出兵幫助復國。在一系列的作用下,前480年,迦太基由大將哈米爾卡率領。拼湊北非,西班牙,南義大利,巴利阿里群島各地的部隊,悍然出兵西西里,戰爭爆發。
希梅拉會戰前的西西里(藍色格隆 綠色塞隆)
希梅拉會戰 前480 重點 必考
兵力對比
迦太基 3-50000
敘拉古希臘聯軍 50000步兵 5000騎兵
由於相對迦太基,希臘各邦沒有海上優勢,格隆等人決定,在陸地而非海上,迦太基艦隊沿西西里海岸航行,尋找登陸點,不幸途中遭遇風暴,損失慘重,好不容易登上希梅拉,卻發現希臘聯軍已經搶先到達,而前來接應的帶路黨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士氣大跌,哈密爾卡見狀,兵分兩路,海軍在海邊構築營地,以策萬全,陸軍來到希梅拉城下,佔據高地紮營,擺出決一死戰的姿態,等待後續援軍。兩軍互相策應,格隆則在城市後側紮營(如圖所示)
迦太基軍隊
希梅拉會戰(紫色 迦太基營地 藍色 格隆營地 綠色 塞隆軍隊 黃色 希梅拉城)
由於曾遭受風暴,補給中斷,外出找糧的騎兵又被希臘人攔截,無可奈何的哈米爾卡,只能讓其給島嶼西部的迦太基城市寫信,讓對方為自己補充人馬。結果,這則重要的情報又被希臘所截獲。格隆將計就計,派騎兵扮做迦太基騎兵,混入迦太基海軍營地。以為內應,而後,敘拉古騎兵攻打迦太基海軍營地,主力攻打迦太基陸軍營地,同時發難,做內應的希臘騎兵開啟營門,放希臘騎兵進營地,海軍營地被破,哈米爾卡兵敗自焚,正在遭受攻打的迦太基陸軍見老巢被端,士氣大跌,紛紛潰散,然而,迦太基軍隊的伊比利亞人進行了反擊,他們襲擊了現在混亂的希臘人,造成了嚴重的傷亡。希臘人進行了反擊,但他們受到了沉重的壓力,伊比利亞人在鬥爭中佔了上風。在這個關鍵時刻,塞隆決定參加戰鬥。他指揮對營地內伊比利亞陣地的側翼和後方發動攻擊,還向營地附近的帳篷縱火。伊比利亞人最終讓路,撤退到仍漂浮著的船隻上。迦太基的其他倖存者離開營地,撤退到內陸的一座小山上,試圖在那裡自衛。山上無水,他們最終被迫投降。迦太基軍隊的一半和艦隊的大部分被摧毀,許多俘虜和戰利品落入希臘人手中。除一小部分迦太基人從海上逃走之外,據說,倖存的迦太基船隻在返回非洲的途中在風暴中沉沒,迦太基幾乎全軍覆沒,希臘聯邦大勝。
傷亡
迦太基 幾乎全軍覆沒
希臘聯軍 輕微
希梅拉會戰對於希臘人意義重大,許多希臘史學家甚至認為其與著名的薩拉米斯海戰發生於同一天。象徵著希臘人在東西兩個方向同時擊退了來自野蠻民族的進攻(巧合的是,薩拉米斯海戰中的波斯海軍大部分也是腓尼基人),格隆因此也獲得了巨大威望,成為西西里希臘各邦的領袖,此戰之後,迦太基數十年不敢入侵西西里。不久,前478年,格隆病死,由弟弟希羅(Hieron 也譯希倫)繼位,稱希羅一世(前478-前467在位)
希羅一世的統治時間不長,在位期間,繼續貫徹格隆的種種措施,但其沒有格隆那樣的能力,因此,種種措施並不是十分得力。他缺乏安全感,因此設立最早的秘密警察,使得城內人心惶惶,前474年,伊特魯里亞人入侵南義大利的希臘城邦庫邁,希羅一世應庫邁請求,派艦隊援助庫邁,大敗伊特魯里亞人和其盟友迦太基人。除此之外,。希羅一世熱衷保護文學藝術,其宮廷曾接待西摩尼得斯、埃斯庫羅斯、品達、巴克基利得等詩人。前467年,希羅一世病死。
伊特魯里亞壁畫(伊特魯里亞人是義大利中部的居民,與羅馬長期為敵)
三敘拉古民主政治的重建及雅典的入侵
在希羅一世去世後,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最終由希倫的弟弟塞拉西布勒斯上臺統治,塞拉西布勒斯(也譯塔拉敘布魯斯)是個臭名昭著的暴君,他大肆屠殺異己,流放,處決反對者。僱傭大量僱傭兵和秘密警察鎮壓百姓,敘拉古人民忍無可忍,聯合與敘拉古結盟的各邦甚至當地土著,發動政變,推翻了塞拉西布勒斯,塞拉西布勒斯逃亡義大利,並在那裡老死。在敘拉古推翻僭主的革命前後,西西里各邦也相繼推翻了各自的僭主,建立民主政權,可以說。西西里颳起了一股“民主風暴”。
為了使公民集體對政治家實行有效的監督,防止僭主制捲土重來,敘拉古在確立了一種近似雅典陶片放逐法的橄欖葉放逐法。國家的各種權力機構完善起來。新政府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公民大會,日常議事機構為議事會。公民大會選舉產生國家最高行政與軍事機構將軍會議的成員,當選者任期一年。據說大會還另選出一名類似羅馬保民官的“人民首領”,以此來維護平民的利益,對將軍權力加以制約。在民主政府的領導下,敘拉古國力蒸蒸日上,保持民主統治60多年。
在國力強大之後,敘拉古積極參與大希臘地區的國際事務,粗暴干涉各邦內政,引起不滿,由於此時,雅典與斯巴達的矛盾逐漸尖銳,在西西里的希臘各邦,也分為愛奧尼亞人(雅典是愛奧尼亞人)和多利亞人(即多利安人 斯巴達 科林斯屬於多利安人)兩派,大打出手、公元前427年,同屬多利亞人的敘拉古企圖進一步征服獨立的愛奧尼亞人城邦列昂提尼、卡塔涅、納克索斯,結果使戰爭演化成多利亞人和愛奧尼亞人的大戰。西西里的其它國家和西凱爾人以及與西西里僅一水之隔的南義大利希臘城邦也不同程度地捲入其中,分別追隨一方。西西里頓時群魔亂舞。在希臘本土,從公元前6世紀中葉起,斯巴達就糾合附近的埃利斯、西居昂、科林斯、邁加拉等城邦訂立雙邊軍事同盟條約,約公元前 53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大多數城邦參加了同盟。史稱伯羅奔尼撒同盟,以斯巴達為大哥。雅典也不甘示弱,希波戰爭期間,公元前478年,雅典也糾合中希臘、愛琴諸島和小亞細亞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庫設在提洛島,故名“提洛同盟”。雙方劍拔弩張,都想爭奪希臘霸權,戰爭一觸即發。
黃色是斯巴達及其同盟 紅色是雅典及其同盟 綠色是中立國家
前432年,科林斯的殖民地波提狄亞退出提洛同盟,雅典大怒,派大軍圍攻,同時,又藉口另一個城邦墨伽拉庇護雅典逃亡奴隸,對墨伽拉實行貿易禁運。由於墨伽拉屬於伯羅奔尼撒同盟,斯巴達對雅典發出最後通牒,要求雅典解除貿易禁令。解除波提狄亞之圍,放逐民主領袖伯里克利,被雅典斷然拒絕,前431年,戰爭爆發。這就是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波瀾迅速蔓延到西西里,在西西里,敘拉古儼然成為多利亞人的帶頭大哥,率軍進攻愛奧尼亞各邦。同為多利亞人,敘拉古與斯巴達眉來眼去,保持良好的貿易往來,但是並沒有正式結盟。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第一階段(前431-前421 也稱十年戰爭或阿希達穆斯戰爭)結束後,雅典斯巴達簽訂《尼西阿斯和約》,雙方打平,暫時停戰,在戰爭的空隙,雅典將目光轉向西西里)
正好,前416年,西西里的希臘城邦塞吉斯塔與西來那斯發生爭執,前者向雅典求援。雅典公民大會開會商議,雅典激進派亞西比得極力主張出兵,遭到主和派尼西阿斯反對。亞西比德運用口才,煽動百姓,讓老百姓覺得西西里是個遍地是黃金的地方,去那裡就是發財。因而得到老百姓的支援。公民大會通過了出兵提案,任命亞西比德、尼西阿斯和拉馬科斯為統帥,希望他們三人的勇敢、謹慎和魯莽能完美結合。“用清水沖淡烈酒”舉國歡騰,但是,出海前天晚上出了事,有人將雅典各街口指路用的赫爾墨斯神像的臉都搗毀了,一貫吊兒郎當的亞西比德成了頭號嫌犯,政敵趁機說他陰謀顛覆民主政府,一邊把判決拖著,先把他打發出去,以便羅織罪名。
前415年6月雅典軍出發,共134艘戰艦,總人數近4萬人,還有很多商船跟著出發做生意。但是,雅典人到了才發現,之前邀請雅典人前來的賽吉斯塔,也讓遠征軍感到沮喪。他們以借用金銀器的方式,假裝自己很有錢。正因如此,才能請到強大的雅典人出手相助。但雅典人發現自己無法從塞吉斯塔獲得足夠多的金銀報酬,來支付遠征的巨大開支。這不禁讓參加遠征計程車兵,倍感失落。在亞西比德和拉馬科斯的決議下,雅典軍隊決議,以敘拉古向斯巴達“出口糧食”,打著“愛奧尼亞解放者”的旗號,悍然進攻敘拉古,敘拉古與雅典的戰爭爆發了。結果此時,雅典本土,卻突然發來了判決書。要求亞西比德回國接受審判。這一不可思議的判決,直接將他逼反,亞西比得走投無路,逃走,投奔斯巴達。亞西比德熟悉雅典軍虛實,他的叛逃可以說使雅典軍損失慘重。不僅如此,他順便把雅典軍的虛實全部交代給斯巴達,並主張斯巴達立即增援。
亞西比德與蘇格拉底
敘拉古圍攻戰 前415-前413 重點 必考
兵力對比
雅典 4萬多人
敘拉古 不詳
拉馬科斯繼續率領遠征軍,圍攻敘拉古,敘拉古名將,貴族出身的赫莫克拉提斯(此人可以說全面戰爭的常客)在這之前就看清雅典的狼子野心,呼籲西西里各邦團結起來,共同對抗雅典,然而敘拉古民主政府不聽,待到雅典兵臨城下,赫莫克拉提斯又主張應該一個人指揮軍隊抗敵,並自告奮勇成為統帥,結果又被拒絕,只被任命為三位將軍之一,互相掣肘,不久又被解職,不聽勸告的敘拉古軍隊不敵雅典,退守城池,雅典人將敘拉古團團包圍起來。面對初戰不利的局面,敘拉古人迅速清醒過來。他們武裝所有公民,並給貧困的人分發武備,以便保家衛國。與此同時,在更大範圍內興建城牆,準備木柵欄等防禦工事,準備與雅典人做長期的周旋。最後,他們不忘派出使者,向斯巴達求援。在亞西比德的勸說下。斯巴達派出了一個名叫古利普斯的將軍。但他的部隊只有2艘科林斯和2艘拉克尼亞(拉哥尼亞)的船隻,上面運載著3000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僱傭兵和被解放的黑勞士奴隸。出發援助敘拉古。
敘拉古圍攻戰
前414年春天,雅典海軍將陸軍運到了敘拉古城的西北角,在那裡登陸後佔領了城市西部的戰略制高地。為了爭奪這個制高點,敘拉古人派出了600精銳重步兵爬上坡應戰,但是卻在攀爬過程中隊形混亂,遭到了雅典投石手標槍手如雨點般的射擊,最後雅典陸軍輕而易舉地擊敗了敘拉古的菁英陸軍,殲敵300人,並在勞丹姆建造了要塞,儲備物資,裝備與資金。同時,雅典人在高地的南部邊緣建造了一座環形堡壘,作為圍城行動的中樞。為了表示長期圍困的決心,雅典人又開始向著南北兩邊建造城牆,阻止敵人的向外突圍。敘拉古人也開始針鋒相對地修建城牆。他們在北部修建了與雅典人平行的壁壘,避免更多地方被雅典人蠶食。(如上圖所示)。戰事進行到這一步,由於有主戰的拉馬科斯鼓舞,雅典人依舊是積極進取。在壁壘和高塔的掩護下,雅典海軍可以安全地來到敘拉古灣裡的錨地停泊。他們甚至釜底抽薪,組織工程人員絕斷了城外通向城內的水源。敘拉古人再也坐不住了,不得不主動出城干擾雅典人的封鎖。但是。在戰鬥中,拉馬科斯不幸戰死。
此時,前來支援的斯巴達人趁著雅典人初戰小勝後的疏忽,穿過了雅典壁壘間未完成的空隙。接著,以聲東擊西之計,佔領了雅典人在高地上的勞丹姆要塞,劫掠那裡的軍需物資,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斯巴達軍進入城內,雅典軍久攻不下,補給困難,士氣大跌,雅典派出德摩斯梯尼率15000大軍援助遠征軍,這時,科林斯,西西里各邦的軍隊都來援助敘拉古。雅典軍久攻不下,處境更加困難了。
敘拉古和斯巴達聯合艦隊進攻雅典艦隊,在赫莫克拉提斯的建議下,敘拉古海軍不講武德,在吃晚飯的時候偷襲雅典艦隊,又採取用長長的木樑加固了船頭的船槳托架。用較為堅固的船首去撞擊雅典人較為脆弱的船頭,使戰艦最上層的划槳手無法工作。最後再由步兵登上敵船,逐一殺死水手的新戰術。由於敘拉古人的新戰術,以及雅典人體力不支,久負盛名的雅典海軍,終於大敗,殘部被斯巴達科林斯敘拉古封鎖在港內,雅典軍從海上撤退的道路被封鎖
大戰敘拉古
雅典艦隊企圖突圍,再次失敗,雅典軍見退路失去,士氣大跌,紛紛逃亡。雅典軍決定從陸上撤退,8月底,雅典軍開始撤退,但是,一路上不斷遭到敘拉古騎兵和輕步兵的騷擾,傷亡慘重,陸上道路也被敘拉古鎖死。第6天,敘拉古騎兵追上雅典退軍,將其包圍,尼西阿斯和德摩斯提尼走投無路,投降,兩人被敘拉古處死,殘部7000餘人被敘拉古賣為奴隸,雅典全軍覆沒。雅典敘拉古的戰爭以敘拉古的勝利告終。
四 僭主政治重新建立——狄奧尼修斯父子的統治
雖然雅典全軍覆沒,但伯羅奔尼撒戰爭並沒有結束,不久,赫莫克拉提斯被任命為海軍將領,率艦隊赴希臘支援斯巴達作戰,屢立戰功,但在前410年,赫莫克拉提斯不幸被雅典擊敗,退回西西里,結果發現敘拉古對其城門緊閉,不讓他進城,理由是公民害怕他成為僭主,赫莫克拉提斯本人流亡國外,前408年才返回西西里,次年,赫莫克拉提斯忍無可忍,率軍發動政變,不幸失敗,本人在巷戰中死於亂軍之中,一代名將赫莫克拉提斯,以這樣慘淡的結局收場,令人嗟嘆,但是,赫莫克拉提斯的部將狄奧尼修斯逃走,準備東山再起,為赫莫克拉提斯復仇。政變的失敗給他深刻教訓,告訴他靠武力推翻民主制政府的路一時還難以走通,因此他轉而選擇合法途徑來實現個人野心。
狄奧尼修斯據說出身“並不顯赫的小康”家庭,多才多藝而又野心勃勃,他靜靜等待時機。終於,機會來臨,乘西西里內亂,迦太基人趁火打劫,捲土重來,前406年,迦太基軍隊登陸西西里,大舉入侵敘拉古的盟邦阿克拉加斯,敘拉古救援不及,迦太基軍隊將其攻破並洗劫一空,殘存的阿克拉加斯人逃亡敘拉古,阿克拉加斯的淪陷,使得整個西西里震驚,敘拉古不得不直面迦太基的威脅。此時,狄奧尼修斯見機會來臨,透過種種手段,成為將軍,公元前405年,狄奧尼修斯公然違背法律,在歷史學家 ,哲學家菲利斯圖斯支援下,在公民大會上公開指責其他將軍,之後利用敘拉古人的支援,讓自己先是成為了全權將軍,後來成為了敘拉古僭主。這就是著名的敘拉古僭主老狄奧尼修斯。
老狄奧尼修斯(前405-前367在位)
老狄奧尼修斯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與迦太基議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也許是瘟疫,圍攻敘拉古的迦太基軍隊撤走,作為交換,敘拉古承認迦太基在西西里島西部的利益,當然,和約不久就成為一紙空文,雙方很快大打出手,在西西里展開拉鋸戰,互有勝負,狄奧尼修斯十分注重軍事技術的發展,他一面組織人力加固敘拉古城防,一方面開發新武器,據說,著名的希臘弩炮(balista)就是出自他麾下工程師的發明。從公元前397年到公元前392年,狄奧尼修斯與迦太基進行了一系列戰爭,戰果參差不齊;他試圖把迦太基人完全趕出西西里島,但失敗了,雙方最終議和,在他死後,迦太基人至少控制了三分之一的西西里島。
為了鞏固權力。他娶了赫莫克拉提斯的女兒,又把妹妹嫁給了赫莫克拉提斯的小兒子,藉此,取得了赫莫克拉提斯舊部的支援。他決定在奧吉提亞島上建造堅固的城堡作為府邸和防變之所,同時還在島上大修其親信和僱傭兵的住宅以及港口,並用城牆將半島與城區隔開,實際把奧吉提亞變成了自己的王宮與衛城,變成了敘拉古的統治中心,而他自己則由共和國的獨裁將軍變為與公民集體對立並凌駕於其上的國王。狄奧尼修斯生性多疑,根據西塞羅的記載,他甚至連理髮師也不信任,只要自己的女兒給他理髮,後來,甚至,連自己的女兒也不信任,規定她們只能用加熱的核桃殼而非刀具給他理髮。自公元前403年始,他展開在西西里的一系列軍事與外交活動,成效顯著:大部分西凱爾人公社或被征服,或與其結盟(實為藩屬);希臘愛奧尼亞人城市列昂提尼被吞併,卡塔涅與納克索斯被夷為平地,居民變賣為奴;西西里東部除墨薩納等邊緣城邦外,統統被納入敘拉古版圖。
與此同時,老狄奧尼修斯積極插手希臘各邦事務,首先是伊庇魯斯,伊庇魯斯王國是位於希臘西北部的一個小國。最早是由摩羅西亞人建立的所謂摩羅西亞同盟。基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古希臘史沒什麼存在感。基本是個路人女主。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狄奧尼修斯的支援下,流亡敘拉古的伊庇魯斯貴族阿爾希塔斯成為伊庇魯斯的君主,投桃報李,阿爾希塔斯也成為狄奧尼修斯在希臘的利益代言人。為敘拉古在希臘的擴張事業出力。
伊庇魯斯
公元前391年,他又發動了侵略南義大利的戰爭。經過數年不懈努力,陸續征服卡夫洛尼亞、赫波尼昂、列基昂、克羅頓等一系列希臘城邦,奪取了義大利半島的靴腳大部。在此期間,他屢次干預希臘事務,多次在科林斯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斯巴達成為希臘霸主,蠻橫干預希臘各邦內政。前395年,雅典拉攏底比斯,科林斯等共同反對斯巴達,這就是所謂“科林斯戰爭”(前395-前387),最終兩敗俱傷)中援助斯巴達,後見斯巴達衰落,又轉與雅典結盟,可以說是見風使舵的典型,在狄奧尼修斯的運作下,前367年,雅典與狄奧尼修斯簽訂條約,“會在發生任何針對狄奧尼修斯一世及其後裔或狄奧尼修斯統治的任何地方的戰爭施以援手”,值得一提的是,雅典簽訂條約所保護的物件是狄奧尼修斯而非敘拉古,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與國家元首個人而非國家簽訂的國際條約。公元前384年,狄奧尼修斯入侵伊特魯里亞人的勢力圈,聯合羅馬人,在中義大利阿基拉(羅馬城西北)附近海面同伊特魯里亞海軍發生激戰,取得勝利,從而把敘拉古的影響帶到了第勒尼安海。至此,狄奧尼修斯的敘拉古霸國擴充套件到了極限。狄奧尼修斯的統治可以說非常成功,被歷史學家狄奧多羅斯稱為“僭主統治中最成功最持久的”,前367年,狄奧尼修斯病死(一說被他的兒子小狄奧尼修斯毒死 另有一說他在觀看戲劇中興奮過度而死),他的兒子小狄奧尼修斯繼位(也稱狄奧尼修斯二世),那麼,小狄奧尼修斯的統治是怎樣的呢?(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古希臘篇 第一講 希波戰爭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古希臘篇 第二講 伯羅奔尼撒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