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藍成春,廣西人,綽號“藍矮子”,參加金田起義。太平天國乙榮五年,授殿左十五檢點,守安徽合肥縣派河驛一帶。丙辰六年,升春官又副丞相,鎮守合肥三河要塞。後隸英王陳玉成部下,曾駐守安徽廬州派河驛、三河等地。

1858年太平軍和湘軍激戰三河的三河之戰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曾被多家史書所記載。

三河大戰是太平軍後期的一項重要戰役。當時的背景是:天京內亂造成了太平天國內在的危機,清軍江南江北兩個大營包圍天京又造成太平軍外在的危機,就在這種雙重危機之中,時在三河的青年將領陳玉成臨危而上,留下吳定規守衛三河,自己率軍南下,以圖解天京之圍。而就在這時,湘軍悍將李續賓正好趁虛而入,率領湘軍6000多人,從安慶方向殺向三河。李續賓遵循曾國藩的“東征計劃”,進軍皖省,步步為營,緊逼天京,試圖奪取金陵。而三河,則一下成為兩軍爭奪的焦點。

1853年底,太平軍進入三河。1855年秋天,太平軍決定在三河造城。當時造城的動因出於兩點:一、三河這個天然糧倉已成為天京用糧的轉運倉,必須造一座城給予保護;二、當時清軍正在反擊廬州,假如廬州守不住,備個後路,好轉守三河。

太平軍把造城的任務交給了青年將領藍成春。藍成春是陳玉成的部下,當時只有20來歲,但他頭腦靈活,辦事果斷,深得陳玉成的信任。造城的第一件事是選址,藍成春經過現場考察後,決定將城址設在杭埠河故道(現小南河)內埂上。為什麼要建在內埂上呢?他認為,三河北有豐樂河,南有杭埠河,有此兩條大河,設防可謂天險。而流經三河的杭埠河故道由於河面太窄,很容易被敵軍攻破。要設城,城面自然要對著杭埠河故道。另外,建城之址要高,由於故道河埂比圩心高,這種選擇也順其地勢。於是,藍成春決定:以杭埠河故道內河埂中段為造城地址。

設計中的三河城,東西長700米,南北寬200米,城牆高8米,牆寬2米多,需要的材料並非少數。於是,太平軍就在三河周圍四鄉八鎮進行了瘋狂的掠奪。所到之處,遇到廟宇,就拆廟宇,遇到牌坊,就拆牌坊;甚至石碑,甚至石臼,甚至舊宅舊房,全部一拆乾淨,運到三河。

杭埠河故道內埂原來很窄。為了加寬城址,藍成春決定挖河取土。於是,近萬名民工挖得挖、抬得抬,在加寬城址的同時,留下了一條1500多米長、100多米寬的被後人稱作護城河的遺址。

鼓巢而動,日夜奮戰,太平軍僅用了一個月零三天的時間,就造成了一座城。這個城設有5個城門:面對三仙橋的是正門,稱為小南門:在今三河一小大門口的是東門,又名朝陽門:在今仙姑樓商場門口的是西門,又名晚霞門;在今新華書店後面的門,則稱為小北門。

為了拱衛三河城,藍成春沿杭埠河故道還造了9座磚壘。

藍成春建造的三河城,在當年的三河大戰中自然起了重要的作用。

當時,守衛三河城的太平軍只有四、五千人左右,面對湘軍的強大攻勢,是很難守住三河城的。可就在這時,得知三河危機的陳玉成決定回軍援救。回軍途中,陳玉成採取了幾項措施:一是上奏天王洪秀全,請調李秀成一同進援三河;二是派使至廬州,命駐守廬州的吳如孝會合捻軍南下,到三河助戰。這樣一來,陳玉成等於從外圍佈置了一道圍牆,把李續賓圍在了中間。

三河之戰歷時五天,李續賓全軍六千人悉數被殲。隨軍的文武官員被殺者,據統計有數百人。

湘軍三河之敗,曾國藩受打擊最大。他“悲慟填鷹,減食數日”(《曾國藩全集·書信》)。他在給左宗棠寫信時說,三河敗後,湘南湘鄉幾乎“處處招魂,家家怨別”;他後來在《復劉霞仙》書中說:“三河之敗,殲我湘人殆近六千,不特大局敗壞,而吾邑士氣,亦為不揚”。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扶王陳得才、端王藍成春、遵王賴文光、啟王梁成富、主將馬融和率軍入膳,克興安,攻石泉,取沔縣,佔漢中、城固。次年春,回援天京,自陝入豫,尋抵湖北麻城,聞天京已陷,遂轉戰鄂、皖間。次年正月,太平軍主力東下,撤出漢中,回援天京。

1864年2月10日,賴文光、藍成春奉洪秀全援救天京令,兵分三路東下,“圖解京師重困”。賴文光與陳得才、藍成春等為北路,由寧陝出鎮安,山陽、商州,約定在河南南陽、湖北襄陽一帶與中路、南路會齊後,繼續前進。1864年5月26日,於德安壽山大敗清兵,擊斃護軍統領舒保、營總德隆阿。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局勢陡變,人心渙散;1864年11月上旬,陳得才部太平軍在皖北霍山戰敗,部將馬融和等七萬兵投敵,藍成春被俘,以成春乃“粵中老賊”,斬之,太平天國“西北軍團”回援失敗。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漢高祖以剛打天下,崇尚智謀和勇力,光武帝以柔取天下,道義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