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不得不承認波羅的海的重要性,因為在他發動大北方戰爭時,並不能僅僅靠陸路的運輸來補給入侵他國的軍隊,海上航線因此顯得更加重要。但是因為瑞典長期對波羅的海的霸佔,彼得大帝海上的路線一直打不通,他十分生氣。
這時候的瑞典,早在1560年到1658年這一段時期,就形成了一個以芬蘭灣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帝國,屬地包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亞、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還包括佔領的丹麥、挪威、德國的很多領地,勢力不可謂不大,一直屹立在歐洲列強之林。
自從1696年繼承費多爾二世成為沙皇后,彼得一世繼續推進先王已經開展的改革,將俄國轉變為一個擁有之前三倍領土的近代化帝國。如此大手筆的一代君王,豈容瑞典一直在波羅的海稱雄?
彼得一世決定奪得波羅的海的制海權。
一、漢科角海戰最終讓彼得一世決定儘快爭奪波羅的海制海權的引火線,是他向芬蘭進攻計劃的受阻。彼得一世命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戈利岑親王為攻擊芬蘭的總督,戈利岑親王也十分好戰,很快便強佔了相簿爾,並且在這裡建立了軍事基地。但是,如果不從海上打敗牢牢控制波羅的海的瑞典海軍,陸上軍隊就不能獲得遠比陸路運輸重要的海路支援,那麼擴張活動勢必十分吃力。
經過反覆思量,彼得一世決定派海軍元帥阿普拉克辛率領艦隊開啟運輸航線,跟瑞典海軍決一死戰。
彼得一世深深明白,如果單靠海軍,俄國未必是瑞典的對手,所以陸軍的力量也十分重要。就比如這次,除了對抗瑞典海軍,還要把一部分陸軍送到奧布—奧蘭群島,加強在漢科角西北100千米處的奧布的守備部隊。
1714年6月底,阿普拉克辛率領99艘大橈戰船、小橈戰船和1.5萬陸軍組成的艦隊,在漢科角半島東岸附近集結,但是,瑞典的海軍中將瓦特朗早先一步,率領的瑞典艦隊(15艘戰列艦、三艘巡航艦和一個槳船中隊)佔領了漢科角半島西南端的陣地,從而截斷了阿普拉克辛艦隊的去路。很明顯,在船艦大小和武器優劣方面,俄國海軍處於下風,於是,阿普拉克辛決定將艦隊駛向半島的另一面請求支援。大部分在圖爾庫的俄軍也調動到這邊來。為了保險起見,與此同時,阿普拉克辛還請求在日瓦爾的彼得一世和剩餘艦隻來支援。他特別請彼得一世來到戰場,親自率領攻擊。
彼得一世深具眼光,經過一番偵察後,他瞄準了半島2.5千米寬的蜂腰部位,決定用一個非比尋常的方法出奇制勝。這個奇特的方法就是在這半島最窄的地方,用木板鋪在地上,修築一條連水陸路,用人力把船艦經此路拉到漢科角半島以北的礁島區,這樣,即使沒有力量進行夾擊,也能夠分散敵人對俄國艦隊主力實施突破的注意力。還好,俄國的艦船並不是太大,這個方案還是非常可行的。
於是,俄國艦隊決定第一次突破瑞典艦隊的防線。雖然第一艘槳戰船在多重障礙後成功開到半島,但是第二艘槳戰船卻被瑞典的海軍摧毀,俄國遭遇到了小小的挫敗。但是瑞典艦隊司令埃倫舍爾德得知俄軍修築連水陸路的情況後,非常恐慌,立即派出一個由一艘巡航艦、六艘大橈戰船、三艘礁區小船的艦艇中隊,讓埃倫舍爾德海軍少將指揮,開赴半島北部沿岸,去阻止腹背受敵狀況的發生。與此同時,埃倫舍爾德命令,由利耶海軍中將指揮的八艘戰列艦,兩艘攻堅艦對俄國艦隊主力展開快速的突擊。
雖然前面的小小挫敗讓彼得一世有些懊惱,但是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得知瑞典艦隊的兵力已被分散,彼得一世決定馬上迎擊。
7月26日的清晨,俄軍嘗試以無風天氣的優勢作第二次突破。俄軍小型的槳戰船容易機動,相反瑞典艦隊的大型戰艦在無風的天氣下難以移動。俄國艦隊前衛由20艘小橈戰船組成,在茲馬耶維奇海軍准將指揮下,避開瑞典分艦隊的炮火射程,開始從離岸較遠的水域實施迂迴,快速突破。隨後,阿普拉克辛看到瑞典艦隊明顯未能加以阻截,因此他決定繼續用這樣的戰術,再次派遣前哨中隊的15艘小橈戰船也突向連水陸路西段。
面對俄國橈槳戰船的果敢行動,瑞典人措手不及。茲馬耶維奇中隊迂迴漢科角半島時,遇上前往與瑞典艦隊主力會合的陶伯海軍少將的中隊,對其進行炮擊。膽小的陶伯發現俄艦已突破瑞軍防線,遂率領一艘巡航艦、五艘大橈戰船、六艘礁區小船不戰而走,回防奧蘭群島。於是,瑞典艦隊的處境就有點糟糕了。
俄國軍艦當日即包圍了埃倫舍爾德的中隊。瑞典艦隊司令埃倫舍爾德認為,俄國後續艦艇中隊將繼續按原航線突破,於是召回利耶中隊,駛離海岸,空出了沿岸航道。這樣一個機會讓阿普拉克辛非常果敢地利用。阿普拉克辛率槳船艦隊主力,順沿岸航道實施突破,與繼續包圍瑞典艦艇的前衛會合。
瑞典艦隊在埃倫舍爾德的命令下,於兩個島之間排成一條防線。"大象"號是瑞典的旗艦,兩邊各有三艘槳戰船,而兩頭都有兩隻船艇。彼得一世看到機會,親自率領俄國艦隊前衛對"大象"號展開了兩次攻擊,第一次派35艘船艦,被瑞典海軍的炮火擊退,第二次增加到80艘,仍然沒有成功。
彼得一世並不著急,等到增援的船隻來到,率領一共95艘槳戰船發動第三次攻擊,終於成功地奪取了瑞典的艦船,對方的"天鶴座"號槳戰船傾覆沉沒,而埃倫舍爾德少將的旗艦"大象"號也落入俄國海軍之手,包括埃倫舍爾德在內的將士成了俘虜,這個一時糊塗的司令指揮的十艘瑞典軍艦船全部易了主人。
7月28日,瑞典艦隊的其餘船隻連忙撤向奧蘭群島,這場海戰以俄軍的勝利結束了。隨後,俄軍得以把戰線拉到瑞典的境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瑞典的海軍以及瑞典這個強國再也威風不起來了。但是,瑞典一直對於此次的失敗耿耿於懷,從來沒有放棄伺機奪回波羅的海制海權的可能,70年後,它開始報復。
二、戈格蘭海戰漢科角海戰後的瑞典和瑞典海軍一直抑鬱不振,但對波羅的海仍虎視眈眈,幾代君王都在尋找機會重振海上雄風。在沉寂了70多年後,瑞典的統治者古斯塔夫三世發現,他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這是在1787年,這一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俄國的兵力受到了很大的牽制。古斯塔夫三世信心滿滿,於1788年向葉卡捷琳娜二世宣戰。
於是,俄瑞戰爭再次爆發,波羅的海又陷入了戰爭的漩渦。古斯塔夫三世一不做二不休,除了制訂掌握波羅的海制海權這一戰略目標外,也要將聖彼得堡據為己有。為此,他和統帥部擬訂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由卡爾·南曼蘭海軍元帥指揮的瑞典艦隊摧毀俄國艦隊,並將其殘部圍困在喀琅施塔得,然後運送兩萬名海軍陸戰隊員在奧拉寧包姆地區或紅山炮臺附近登陸,以奪取聖彼得堡。
很明顯,根據這項計劃,戰爭的決定權在海上,在海上摧毀對手,是這場戰爭勝利的關鍵。但是,這個時候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已擁有帆船130艘,這其中包括戰列艦32艘,另外還有槳船近400艘。不但規模今非昔比,艦隊還採用終身服役的募兵制補充兵員,戰鬥力大大提高。
但是古斯塔夫三世仍然對此次戰爭抱有很大希望,他覺得瑞典崛起的時機已到,他甚至在艦隊出發的時候放出狠話,說他要把聖彼得堡元老院廣場上的彼得大帝銅像打翻,併到彼得羅巴普洛夫大教堂去做祈禱,感謝天主讓他戰勝俄羅斯。
海軍元帥卡爾·南曼蘭指揮著瑞典艦隊朝俄國艦隊開去。1788年7月17日早晨,兩國艦隊在戈格蘭島以西海區相遇。
俄國艦隊由格雷格海軍上將指揮,包括戰列艦17艘,巡航艦八艘和其他艦船七艘;瑞典海軍有戰列艦16艘,巡航艦12艘和其他艦船六艘。由此看來,雙方實力相當,這會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戰役。
俄國艦隊一點也不膽怯,發現敵人後就立即迎頭而上,力圖阻敵於海上。
下午17時,俄國的這隻艦隊前衛接近瑞典軍艦,雙方早已準備好了,立馬點燃火炮開始互相攻擊。一輪的火炮齊射結束後,雙方戰列艦主力投入戰鬥,雙方都很守規矩,都按線式戰術規則作戰,在大海上一字排開。
但是,因戰線過長,俄方參戰的17艘戰列艦雖然迎頭而上,但是巡航艦及其他軍艦卻被遠遠地甩在戰線後面,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在主力艦交火中,瑞方以16艘戰列艦和七艘大型巡航艦對17艘戰列艦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但是,俄國海軍非常幸運,格雷格指揮著旗艦"羅斯基斯拉夫"號撞向瑞典海軍中將的旗艦"古斯塔夫親王"號,"古斯塔夫親王"號遭到重創,隨後被俘。
俄國海軍異常興奮,但是瑞典這邊卻產生了慌亂,旗艦的被俘動搖了瑞典海軍的軍心。在俄國軍艦的密集炮火下,其他軍艦開始往回撤退。
當然,好運氣也不會總站在俄國這邊,俄國戰列艦"弗拉季斯拉夫"號在戰鬥中操縱失靈,慌亂中被瑞典人搶在了手上。
戰鬥結束得很快,兩個小時後,黃昏到來,戰鬥就停止了。瑞典軍艦一直撤到斯維亞堡,俄國艦隊乘勝追擊,並將之封鎖在這裡。
在損失方面,雙方相當,但是毫無疑問,俄國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而且非常重大,因為這次戰役完全終結了古斯塔夫三世爭奪波羅的海制海權和奪取聖彼得堡的計劃。
葉卡捷琳娜二世聽到捷報後,非常高興。她把勝利者的精神用一種諷刺的形式表達了出來,遣人根據古斯塔夫三世說過的打翻彼得大帝銅像,併到彼得羅巴普洛夫大教堂去做勝利感恩祈禱的話,創作了一個劇本《倒黴的騎士》。這個劇本在愛爾米塔劇院上演時,許多其他國家的外交官被請去觀賞,大大地嘲弄了古斯塔夫三世。
訊息傳到瑞典,古斯塔夫三世只能氣急敗壞地望洋興嘆。有意思的是,兩年後,他正是在這座劇院裡被一個因瑞俄戰爭不滿的軍官刺殺的。
接下來,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急需發揮威力,在戈格蘭島、羅琴薩爾姆、雷瓦爾和維堡等處的海戰中一再勝利,導致瑞典陸軍因將領統率無方和裝備殘缺不全而停滯不前。最終,瑞典艦隊在維堡海戰中遭受覆滅性的重創,再也不能在大海上有所作為了。
三、維堡海戰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並沒有被俄羅斯的強大嚇破了膽子,也沒有為接二連三的海戰失敗氣餒,相反,他一直在尋求重續輝煌的機會。當然,海上的交戰必不可少。
瑞典艦隊在紅山炮臺附近一戰失利後,從1788年5月26日起,被俄國艦隊封鎖在維堡灣。
雙方艦隊開始了長時間的對峙。
維堡灣內,是瑞典艦隊的主力,依然由海軍元帥卡爾·南曼蘭統領,這支艦隊包含戰列艦19艘,巡航艦12艘,輔助船七艘。而俄國艦隊的主力是海軍上將奇恰戈夫帶領的艦隊——戰列艦18艘,巡航艦七艘以及其他艦隻。
雖然俄國在軍力上並不佔太大劣勢,但是其天衣無縫的部署給他們加了很多的分∶擁有戰列艦五艘、攻堅艦一艘的海軍少將瓦利申的中隊和擁有巡航艦三艘的哈內科夫海軍少將的中隊,以及擁有巡航艦三艘、輔助船兩艘的海軍中校克羅溫的中隊牢牢地封死了北航道;由列日涅夫少將帶領的中隊戰鬥力很強,有戰列艦四艘,巡航艦一艘,攻堅艦一艘,完全地封閉了東南海口。除此之外,科茲利亞尼諾夫海軍中將的槳船艦隊擁有橈槳船52艘,在維堡灣北部待命。
但是,仍然有一個海口是敞開的,瑞典艦隊放棄了這個可以逃走的地方,於是完全陷於包圍之中。這個缺口是6月21日被堵上的,納索·濟根海軍中將率戰列艦三艘、巡航艦兩艘、橈槳船108艘悄悄地封閉了東海口,至此,對瑞典艦隊的圍困得以完成。
當日夜間,納索·濟根下令自己的槳船艦隊對比約爾克海峽內的瑞典槳船艦隊實施猛烈攻擊,經過五個小時的激烈戰鬥,擊沉瑞典艦船兩艘,俘虜兩艘,迫使瑞典艦隊撤至比斯科普斯島的後面,處於更不利的位置。
6月22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卡爾·南曼蘭帶領瑞典艦隊決定藉助東風從北航道突圍,於7時30分向瓦利申中隊和哈內科夫中隊發起攻擊。經過不懈的戰鬥,瑞典艦隊主力終於突圍成功,倉皇地駛向斯維亞堡。
但是俄國艦隊的表現並不完美,因為它並沒有對敵人進行及時的追擊,僅僅在戈格蘭島海區俘獲了海軍少將的"索菲婭·馬格達利娜"號旗艦,在斯維亞堡附近俘獲了"雷特維桑"號戰列艦。如果追擊堅決,很可能會完全殲滅瑞典的這支艦隊。
但是,瑞典的損失是極大的,共被擊沉和俘獲戰列艦七艘,巡航艦三艘,其他艦船54艘,勢力大大地被削弱,而俄國艦船沒有遭受損失。而且,這場戰役加速了俄瑞戰爭停戰的步伐,僅僅一個多月後,也就是8月14日,兩國簽訂《韋雷爾和約》,確認兩國戰前邊界不變,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俄國都保持著勝利者的姿態,而瑞典,再也沒能興風作浪。
古斯塔夫三世雖然是一個很傑出的國王,並且是一位劇作家,但他的生命卻因為統治末年的這場失敗的戰爭而終結。
1792年3月16日午夜,古斯塔夫三世在斯德哥爾摩王家歌劇院收到一封威脅要殺死他的匿名信,但他沒有理會,因為這樣的信件他經常收到。然後,古斯塔夫三世進入化裝舞會會場,遭到了一位刺客的槍擊。這名刺客叫安卡斯特倫,正是因為不滿瑞士的失敗,在看了俄國諷刺古斯塔夫三世的戲劇後產生了殺死自己國王的念頭。安卡斯特倫在第二天早上很快被捕,但是古斯塔夫三世卻因為槍傷傷口發炎,在3月29日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