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53年7月27日,板門店,停戰協議終於被簽署,儘管代表韓國的李承晚拒絕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但這並不影響戰爭已經結束的事實,朝鮮戰爭,自38線開始,又在38線上結束。

當時代表“聯合國軍”簽字的人叫馬克·韋恩·克拉克,他當時的任職是“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這個名字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他給我們留下的唯一印象似乎就是他在簽署停戰協議之後說的那句話:我有一個不值得驕傲的“美國第一”,我是第一個不是在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美軍司令。除此之外,人們對克拉克似乎再無其他印象。

與他的兩個“前任”,麥克阿瑟與李奇微相比,克拉克在人們心中的存在度確實很低,但是,在朝鮮戰爭進入後期的背景下,這位存在感很低的“聯合國軍”司令的表現同樣值得玩味,一切還要從這位被美軍士兵戲稱為“殺人犯”的“名將”,接替李奇微擔任“聯合國軍”司令開始說起。

李奇微的繼任者

相比於大名鼎鼎的麥克阿瑟,李奇微帶給志願軍的麻煩其實更多。麥克阿瑟、李奇微與克拉克三人中,可稱為志願軍的主要對手的也是李奇微。

李奇微正式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是在1951年4月,但事實上,從1950年12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主要對手就是李奇微了。

來到朝鮮前,李奇微的職務是美國陸軍副參謀長,朝鮮戰爭爆發後,還在美國參謀部任職的李奇微就開始研究朝鮮戰局,他的辦公桌上始終放著一張朝鮮半島的地圖。

李奇微來到朝鮮戰場是因為一次意外,1950年12月,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李奇微接替沃克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

李奇微上任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已經被志願軍打懵,對朝鮮半島的戰事呈現出一種“心灰意冷”的狀態,他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將朝鮮半島的美軍撤往日本了。所以李奇微上任時,麥克阿瑟這個上司給了李奇微相當大的自主權。

李奇微

李奇微上任後,鼓舞茫然失措的美軍士氣,又抓住志願軍後勤上的弱點,針對志願軍的“禮拜攻勢”,以“磁性戰術”(向磁鐵一樣纏住志願軍)對抗志願軍,一度給志願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第五次戰役中,李奇微抓住志願軍攻守轉化時空檔,發揮美軍機械化優勢差一點就完成了對志願軍的分割包圍,但在鐵原和華川兩處志願軍的拼死阻擊下,他的戰略意圖最終沒有達成。

此後,志願軍再也沒有給美軍這樣的機會,5次戰役之後,雙方也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

作戰形式由陣地戰轉為運動戰後,適合於運動戰的“磁性戰術”沒有了用武之地,之後的一年中,李奇微也沒多少建樹,反而在志願軍的“冷槍冷炮”,“積小勝為大勝”的戰術面前吃了一些苦頭。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李奇微就知道,透過談判達成停戰協議已經是雙方唯一的選擇了,在進入陣地戰後的1年中,雙方已經開始了談判。

但1952年,美國國內的一些變故卻影響了朝鮮戰局,當時,美國深陷朝鮮戰爭泥潭,執政的民主黨杜魯門政府不得不提高稅收以維持戰爭,美國經濟及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均受到巨大影響,美國國內,停戰和復甦經濟的呼聲很高,共和黨準備抓住這次機會,拿下大選。

於是,共和黨需要一位有名望的總體候選人,而這個人最好還有軍方背景,最終,與共和黨達成合作的是二戰名將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

美國法律規定軍人不得參政,於是艾森豪威爾辭去軍職,回國作為共和黨候選人參加大選。

此前,艾森豪威爾的職務是北約歐洲盟軍統帥,這個職務至關重要,美國需要選擇一個有能力勝任此職務的人來接替艾森豪威爾,最終,美國軍方選擇了李奇微。

李奇微赴歐洲任職後,其“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務需要有人接替,按理來說,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可以勝任,範弗裡特給志願軍造成的麻煩不小,在雙方進入陣地戰後又開始訓練韓軍,提高韓軍戰鬥力,有“韓軍之父”的綽號,但經過美軍內部的一系列博弈,最終範弗裡特的新職務是駐韓“聯合國軍”陸軍司令,而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則是我們的克拉克上將。

卡拉克的“連升三級”

說起克拉克,我們還是要先從他的軍銜說起,來到朝鮮時,他就是上將軍銜,不要以為這理所應當,要知道,在朝鮮戰場上給志願軍造成巨大麻煩的李奇微剛到朝鮮時,軍銜只是中將,而克拉克直接就是以上將軍銜登場。

卡拉克的軍銜進階過程完全可以用傳奇二字來形容了。

克拉克與李奇微都於1917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當時,克拉克所在班級有139名學生,克拉克的成績排在第111位。

卡拉克的成績很一般,但是在西點軍校中,克拉克得到了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他的指導學長是艾森豪威爾。

畢業後的克拉克或在各地服役,或在軍事院校任教,直到1935年~1937年,克拉克研究兩棲作戰,併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這為日後克拉克人生“開掛”埋下了伏筆。

1939年,英法與納粹德國開戰,歐洲大地被戰火籠罩。克拉克仍在美國從事兩棲登陸領域的研究,此時他的軍銜是少校,記住這個時間,1939年,少校克拉克。

在美國西海岸進行的兩棲登陸演習中,卡拉克的表現獲得了當時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賞識,克拉克的命運從此開始改變了。

1940年,克拉克在戰爭學院任教,軍銜升至中校,1940年,中校克拉克。

1941年8月克拉克被馬歇爾調到陸軍總部任主管作戰的助理參謀長,直接升為准將。1941年,准將克拉克。

1942年,克拉克先後擔任美國地面部隊副參謀長、參謀長,8月,擔任美第2軍軍長,克拉克的軍銜也躍升為少將。

到了同年的11月,聯軍準備實施在北非的軍事行動,其代號為“火炬行動”,克拉克擔任這次行動的聯軍副總司令,而他的軍銜也升至中將。1942年,中將克拉克。

短短的3年時間,克拉克的軍銜從少校升至中將,這速度用坐上火箭來形容也不為過,升任中將時,克拉克年僅46歲,這也讓他成為了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中將。

對了,忘記說一件事,由克拉克擔任副總司令的火炬行動,其總司令,是艾森豪威爾,曾經克拉克的學長。

好了,現在我們應該看看這位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中將在戰場上的表現究竟如何了。

“殺人犯”將軍

克拉克有了不怎麼動聽的外號,叫“殺人犯”將軍,戰爭中,給敵對國的將軍起帶有侮辱性的綽號在戰爭中已經見怪不怪,但是,給克拉克起“殺人犯”將軍這個外號的,不是德國人,而是美國人,確切的說,是美國士兵和下級軍官。

1943年,盟軍組建第5集團軍,由克拉克擔任司令,該集團軍轄英國第10軍與美國第6軍。該集團軍組建的目的是,在義大利薩萊諾灣進行一次登陸作戰。

薩萊諾灣是個不錯的登陸地點,但是這一點,英美人想得到,希特勒也想得到,所以提前佈置了強大的機群與灘頭火力。

9月9日,盟軍第5集團軍準備登陸,指揮官克拉克先生依舊認為自己會打德軍一個措手不及,為了襲擊的突然性,克拉克命令海軍禁止在登陸前對德軍灘頭陣地進行炮擊。

此時的克拉克告訴了盟軍士兵一個好訊息,義大利方面已經於前一日與盟軍簽署了停戰協議,這讓盟軍士兵認定這次登陸作戰必定十分輕鬆。

但是,殘酷的現實是,此時的德軍正嚴陣以待地等待著盟軍的登陸部隊。

盟軍登陸部隊還未到達灘頭就遭到了德軍的猛烈攻擊,當時,第5集團軍的總兵力在5萬人以上,而德軍不足3萬人,裝備與人數盟軍均佔優,所以雖然失了先機,但經過了1天的苦戰,盟軍仍然佔領了4個灘頭陣地。

但是,這4個灘頭陣地並不連續,德軍如果要實施反擊,仍有可能將盟軍趕下海。

德國人也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們將第29裝甲步兵師從義大利南部調回,這樣一來,盟軍人數上已經無太大優勢,新加入的第29裝甲步兵師與原本的第16裝甲師同時對盟軍發起猛烈反攻,經過兩天激戰,德軍這兩個師成功將英美兩軍分割開來,並將美軍趕回灘頭附近,克拉克當時已經命令海軍方面,要做好將第5集團軍司令部接回海上的準備了。

危急時刻,艾森豪威爾向薩萊諾地區增加更多的海空力量,又將82空降師交給克拉克指揮,才穩住了戰局,對了,知道第82空降師的師長是誰嗎?聽了別驚訝:李奇微。

增兵後的盟軍憑藉強大的海空軍火力終於將德軍打退,但這絕對是一場慘勝,盟軍付出了12000人傷亡的代價,最終於10月14日完成對那不勒斯的徹底佔領,而按照克拉克原本的計劃,佔領那不勒斯的時間應該是9月13日。

佔領那不勒斯後第5集團軍繼續沿著西海岸向羅馬推進,一路上遭遇德軍的猛烈抵抗,一直到1944年1月,盟軍在4個月內只前進了70公里。

到目前為止,克拉克指揮的第五集團軍戰績平平,但是真正讓克拉克獲得“殺人犯”將軍“美譽”的是卡西諾戰役。

卡西諾戰役可分為四次小戰役,前三次戰役,盟軍的表現實在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第一次戰役中,美軍在實施登陸後沒有繼續向內陸進軍,差點被德軍的反擊部隊趕下海;第二次戰役以英軍為主,在遭到德軍的猛烈攻擊後,被迫選擇停止進攻;第三次戰役出現了盟軍空軍猛炸盟軍陸軍的魔幻景象,此次戰役盟軍與德軍發生了激烈的近戰,雙方都損失慘重,但是盟軍仍無法拿下德軍陣地。

第四次戰役中,盟軍先以2000門火炮開路,然後向德軍陣地發起猛烈衝鋒,終於拿下了德軍陣地,然而,此次作戰,擔任先鋒的既不是英國部隊,也不是美國部隊,而是波蘭部隊。

此次戰役中,克拉克指揮的第五集團軍傷亡達5萬餘人,其部下於是給了這位上司“殺人犯”將軍的“美譽”。

仗打成這樣可絲毫沒有影響克拉克升官,1944年12月,克拉克接替亞歷山大擔任第十五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3月10日獲上將軍銜。

正如《戰爭論》作者克拉塞維茨所說:戰爭不過是政治的一種延伸,所以軍事家往往搞不過政治家,軍事天才項羽搞不過政治天才劉邦,克拉克的戰績實在與其一路晉升的經歷不匹配,但是,用懂王的話說:這或許就是人生吧?

談判高手

二戰中,克拉克是否真的毫無作為呢?也不是,在1942年,盟軍進攻北非的“火炬行動”中克拉克確實發揮了一些作用,但是他發揮作用的方式不表現在軍事上,而表現在政治和外交上。

按照火炬行動的行動計劃,英美軍將登陸有大量維希法國駐軍的北非,為了減少傷亡,英美軍最好爭取到當地維希法國駐軍軍官的支援,以減少登陸作戰中的傷亡。

而克拉克深度參與到了這次談判之中,克拉克與四位隨從乘坐英國潛艇與法國阿爾及爾地區指揮官馬斯特會面並敲定一些談判細節。

克拉克的談判是成功的,但是由於美軍的對於法國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導致維希法國軍隊在美軍登陸是毫然不知,美軍的進攻遭遇了維希法國軍隊的抵抗。

於是,克拉克又與阿爾方斯·朱安將軍、達爾朗海軍上將、亨利·吉羅將軍等法軍高層交涉,其中,達爾朗上將的態度尤為重要,因為他是亨利·貝當元帥的指定接班人。

談判會議上,克拉克的態度十分強硬,他以一種半逼迫的態度要求達爾朗立即下令在北非的維希法國部隊全部停火,並一度給對方下達了最後通牒。

由於當時戰爭大勢已經開始朝著有利於盟軍的方向發展,在北非的維希法國軍隊如果抵抗,既無勝算,也無意義,最終達爾朗同意了克拉克的要求。

克拉克的談判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北非的12萬維希法國軍隊沒有對盟軍進行太多抵抗,這讓盟軍的軍事行動得以更為順利地進行。

從這次成果的經歷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克拉克的談判天賦,也可以看到克拉克的談判特點。

為什麼是克拉克?

自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第5次戰役結束後,中朝軍隊與“聯合國軍”的大規模運動戰就已經結束了,接下來雙方進入了陣地戰。

進入陣地戰後,李奇微的“磁性戰術”自動失效,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後勤保障能力與武器裝備都有了提高,美軍再難在戰場上佔到什麼便宜,當然,美軍也增強了火力和兵力,且範弗裡特開始大規模訓練韓軍,讓韓軍的戰鬥力有了較為顯著的提升,這樣一來,中朝軍隊將“聯合國軍”趕下海也很難做到了。

美國高層清楚地知道,美國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在歐洲對抗蘇聯,在東亞地區再做大規模消耗與美國利益不一致,於是,談判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

這也是美國方面選擇克拉克來替換李奇微的原因,李奇微務實,謹慎,當初以李奇微替換麥克阿瑟目的是穩住美軍,並設法讓美軍在戰場上取得主動權,而以克拉克來替換李奇微,則是希望克拉克能夠發揮出其在談判領域的天賦,為美國儘量的多爭取些利益。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看看這位“殺人犯”將軍克拉克的談判技巧是什麼吧,在與法國將軍達爾朗的談判中,克拉克維持著一種高壓態勢,步步緊逼,讓對方不斷做出讓步。

這種方式簡單粗暴,但是確實管用,但我們必須明白的是,這種“管用”的方式是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為後盾的,在對方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儘量多壓榨出一些利益來,或許這樣形容克拉克的談判方式更為合適。

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當範弗裡特向克拉克提出要對志願軍實施“攤牌行動”時,儘管克拉克認為這樣做確實會面臨危險,但他仍然答應了範弗裡特的建議。無他,為了談判桌上的籌碼罷了。

但是,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範弗裡特和克拉克的預料,按照他們原本的計劃,美軍只需要用強大的火力優勢開路,再配合步兵奪取幾個小的高地即可,美軍原認為的傷亡數字是200人,但是,這次在美軍眼裡的小的軍事行動,最終讓美軍出動6萬軍隊,300餘門大炮,170多輛坦克,3000多架次飛機,發起900餘次進攻,激戰43天,卻仍然無法奪取志願軍的陣地。

美軍將這場由“攤牌行動”而引發的大戰稱為“三角山戰役”,但我們更習慣於以另一個名字稱呼它:上甘嶺戰役。

範弗裡特與克拉克都沒有想到,他們會一語成讖,“攤牌行動”真的是一種攤牌,只不過攤牌的結果是讓美軍明白,戰勝志願軍絕無可能。

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議的克拉克回到美國,也許是因為身心俱疲,也許是因為終於弄清楚了自己水平,他在同年10月宣佈退休。

雖然水平一般,但是克拉克確實參與並指揮過不少戰鬥,在與納粹德國的較量中,儘管克拉克會犯一些錯誤,但是美軍大多數時候都能夠憑藉強大的火力優勢扭轉戰局,但在與志願軍的作戰中,克拉克看不到任何逆轉戰局的機會。

退休之後的克拉克一直在軍校中任教,不知他的學生們是否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來自哪裡?

這個問題克拉克沒法回答,但上甘嶺這個地名一定會時時出現在克拉克的夢中。

作為一個美國人,尤其是一個美國軍人,克拉克一定聽長輩們講過,當年他們的祖先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打敗世界上最強的大英帝國從而獲得立國的資格。

而這樣的事情,克拉克和當時的所有美軍也見識了一次,只不過這次完成這樣壯舉的是他們的對手。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賢臣膠鬲:西周政工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