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王牌軍隊之四)
在納粹德國的武裝黨衛隊中,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全體士兵的平均年齡只有17歲到18歲,但其狂熱野蠻、悍不畏死的戰鬥作風卻讓橫掃北非的英國第7裝甲師也退避三舍;也是這支部隊,它的日常配給品不是香菸和葡萄酒,而是糖果和牛奶,以至於被戲稱為“童子軍”,可它在諾曼底首次參戰就讓盟軍攻佔卡昂的計劃幾個星期都未能實現;還是這支部隊,參加戰鬥不滿年,組建之初的2.1萬名士兵只倖存了455人……這支部隊就是武裝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一支被納粹洗腦並催眠的童子軍部隊”。
早在納粹黨成立之初,希特勒就考慮成立擁護自己的青年團體組織,作為納粹黨的預備武裝力量,這就是希特勒青年團的由來。成立之初,希特勒青年團作為衝鋒隊的下屬機構,主要作用就是幫助衝鋒隊的老大哥們衝鋒陷陣,打擊異己分子和不同黨派。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特勒青年團開始向準軍事組織過渡,那些年滿14週歲的少年被組織起來,參加消防隊、電臺和防空部隊的工作。為了保證成員能夠轉變為合格計程車兵,希特勒青年團還成立了摩托化大隊和飛行大隊,前者負責為機械部隊提供駕駛員和機械師,後者則負責為空軍和防空部隊輸送人員。然而隨著戰爭的發展,一直充當“急先鋒”的武裝黨衛隊反倒成為最需要補充兵員的部隊。1943年3月,武裝黨衛隊的三大裝甲師“警衛旗隊”師、“帝國”師、“骷髏師攻佔了烏克蘭重鎮哈爾科夫,為此,武裝黨衛隊損失了300多名軍官和1.1萬名士兵,兵員的補充已經刻不容緩。這時,黨衛隊補充處處長特洛勃·伯格爾向希姆萊提出了一個建議,從希特勒青年團中徵召1926年出生的少年,組建一個完整的武裝黨衛隊裝甲師。
在希特勒的大力支援下,很快,在1943年的6月,一個番號為武裝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師的新銳裝甲師就組建完畢,到1943年12月,“希特勒青年”師完成了6個月的短期訓練,全師人員達到了2.1萬人,下轄1個裝甲團、2個裝甲擲彈兵團、1個炮兵團、1個偵察營和1個突擊炮營。武器方面,該師裝備了MP40衝鋒槍、MG42機槍、75毫米輕型火炮和88毫米高射炮,唯一的不足是缺乏足夠的坦克和車輛,全師只裝備了大約40輛到80輛“黑豹”和四號坦克,有些愧對自已裝甲師的番號。儘管如此,這個武裝黨衛隊中平均年齡最小的部隊還是在1944年初做好了戰鬥準備。
1944年6月6日凌晨,駐紮在巴黎西北的“希特勒青年”師計程車兵們被盟軍轟炸機的轟鳴聲和406毫米口徑艦炮的咆哮聲驚醒。他們知道這是戰鬥即將開始的訊號。不久全師收到警報,盟軍已經登陸,傘兵出現在諸曼底的後方。師長弗裡茨·維特命令全師進入戒備狀態,等待統帥部的命令。14點30分,倫德施泰德元帥從希特勒手中得到了黨衛隊衛隊裝甲師的指揮權,他馬上命令“希特勒青年”師趕往諾曼底以東地區,協同國防軍第21裝甲師、裝甲教導師在6月7日發動反擊,乘著盟軍立足未穩,將其全部趕入大海。可由於制空權已經完全被盟軍掌握,“希特勒青年”師的諾曼底之行變成了一場噩夢。為了躲避來自空中的打擊,該師不得不花費4個小時在路邊的壕溝裡進行隱蔽工作。即便這樣,該師還是損失了20臺車輛和80名士兵。
6月7日凌晨,由庫爾特·邁爾指揮的第25裝甲擲彈兵團作為希特勒青年師的先鋒部隊趕到了前線。很快,偵察部隊傳回情報,英軍第1軍第3加拿大步兵師的3個旅正在向卡昂城進發,這座法國小城是諾曼底地區的交通樞紐,其北部還有大片的平原適合裝甲部隊作戰。邁爾決定不等後續部隊到達,決定先給加拿大人一個當頭棒喝,再一舉將小雜魚們(邁爾對盟軍的蔑稱)趕下大海。下午4點邁爾的第12裝甲團在卡昂的亞丁修道院附近設伏。當加拿大第9步兵旅大搖大擺地進入埋伏圈後,德軍將雨點般的炮彈發射到他們的頭上,MG42機槍也在一批十七八歲射手的操縱下噴射出致命的火舌。戰鬥在6個小時後結束,邁爾的部隊擊毀了加軍28輛坦克,還俘獲了一個連的加拿大士兵。
為了減少部隊的傷亡,英國空軍出動了450架四引擎重型轟炸機,向德軍陣地投下了2500噸的重磅炸彈,該城幾乎變成了一片瓦礫。7月8日,“希特勒青年”師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該師的坦克、火炮幾乎消耗殆盡,第25、第26裝甲擲彈兵團也只各剩下一個營的兵力,連師部的勤務連已經填充到了陣地上。庫爾特·邁爾知道已經無法堅守,否則卡昂就是他和手下們的葬身之地。當天晚上,邁爾命令全師殘存的坦克發動一次反擊,其餘部隊則趁機撤過了奧恩河。從6月7日到7月9日“希特勒青年”師一共有1.2萬人陣亡、負傷或失蹤,他們的頑抗讓盟軍在卡昂城外徘徊了整整一個月,以至於盟軍第21集團軍群的司令官蒙哥馬利元帥感說:“這是一幫野蠻的雜種,他們的殺戮本能讓我的人更像是業餘的軍人。”
1945年3月初,“希特勒青年”師到達了牙利西部的出發陣地。由於再次從空軍和海軍中補充了人員,該師的兵力又達到1.6萬有人,雖然七拼八湊的人員無法和以前的老兵相比,在武器方面“希特物青年”師得到了陸軍沒有的優待,它重新擁有了將1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月6,德軍在漫天暴雪中發動了攻擊,希特勒青年師向防守在韋倫採湖和巴拉頓湖之間的蘇軍發動了猛烈進攻。然而蘇軍預測到該地會成為德軍的重點進攻地段,早就構築了由地雷、反坦克壕、機槍陣地、反坦克炮和迫擊炮組成師的防禦體系。希特勒青年師第一波坦克剛進入蘇軍前沿,就相繼觸雷受損。好不容易透過雷區後,又遭到了蘇軍反坦克火力攻擊,跟隨在坦克身後的步兵們也被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形成的密集火力一片片地掃倒……經過一天苦戰,“希特勒青年”師只前進了2到3千米。3月7日到11日,“希特勒青年”師和“警衛旗隊”師聯手猛攻,攻破了蘇軍第135步兵軍的兩道防線。然而連續的作戰讓該師士兵筋疲力盡,他們勉強保持攻勢到3月15日,就不得不轉入防禦。很快,蘇軍發動了全線反擊,僅用一天時間就將希特勒青年師和警衛旗隊師趕回了出發地。
3月19日,擁有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蘇軍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被投入戰鬥。這支部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德軍防線被全線突破,為了避免第6裝甲集團軍被全殲,迪特里希命令部隊分散撤往奧地利,“希特勒青年”師一路踉踉蹌蹌地撤往維也納。4月10日,蘇軍開進維也納市區,“希特勒青的殘部撤往奧地利的林茨。5月8日,該師僅存的1萬餘名士兵在恩斯河附近向美軍第65師投降。美軍要求該師士兵交出所有武器,坦克和裝甲車炮口指向天空,所有車輛必須掛上白旗,“希特勒青年師”的師長鬍戈·克拉斯拒絕了最後一個條件滿足了前兩個。至此,“希特勒青年”師的歷史終結了,該師2.1萬人僅僅有455人活到了戰後,傷亡比例可謂是二戰德軍最高的師級單位,那些18歲的少年們成為了納粹德國可憐的殉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