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寵愛過不少女人,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楊貴妃。很少有人知道,在楊貴妃之前李隆基最寵愛的女人是武惠妃。史料文獻記載,他對武惠妃的寵愛程度完全不在之後出現的楊貴妃之下,可謂是言聽計從。因此武惠妃在後宮享受著超規格的待遇,名義上雖為妃嬪,卻享受著皇后規制和待遇。李隆基甚至聽信武惠妃的讒言,廢除了結髮妻子王皇后,還處死了太子李瑛。然而武惠妃用盡手段卻沒有得到好的下場,既沒有登上皇后之位,也沒能讓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當上太子,落得個驚嚇而死的結局。
關於武惠妃之死,史書上寫得很神奇,就像是小說中的情節。按照史料記載,武惠妃是遇到鬼魂索命,驚嚇而死的。而這索命的鬼魂便是被她構陷而死的廢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據說這三兄弟被武惠妃構陷而死後,武惠妃便整日做噩夢,夢見這三兄弟的鬼魂索命。她找了巫師做法,將這三兄弟改葬。可這麼做不但沒有效果,最後竟然將自己嚇死,享年只有三十八歲。中國古代史中常常有這樣奇葩的內容,很多人都認為是作者牽強附會所做,並沒有太在意。但從武惠妃死後唐玄宗的反應看,卻又讓人覺得疑點叢叢。
武惠妃是女皇帝武則天的侄孫女,恆定王武攸止的女兒。由於武攸止早逝,所以她很早就送入宮中養育。武惠妃長大後受到李隆基的寵愛,因為她是武三思的侄女,所以在開元初年朝廷反對武氏弊政的風氣下只能被封為婕妤。他為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在宮中地位極高,後來被晉升為惠妃,享受皇后的待遇。武惠妃是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利用李隆基對他的寵愛大肆的誹謗王皇后和太子李瑛,目的就是奪取後宮的大權。她索要的不僅僅是皇后的地位,也想扶持兒子李瑁接替太子之位。為此她還暗中與李林甫來往,幫助其當上朝廷的宰相。
關於廢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之死,是武惠妃一手構陷的大冤案。當時武惠妃要扶持自己的兒子李瑁當太子,於是就向李隆基進讒言,誹謗李瑛兄弟結黨營私,以達到廢太子的目的。好在朝中以宰相張九齡為首的大臣出面阻止,武惠妃廢太子的陰謀才沒能實現。張九齡被罷相後,李林甫在武惠妃的幫助下當了宰相,兩人配合起來構陷李瑛兄弟。武惠妃設計派人去召李瑛兄弟三人入宮,說是宮中有賊,想請他們幫忙,而他們也答應了。然後她又向李隆基告狀,生成太子謀反,穿鐵甲進宮了。
李隆基派人追查此事,發現事情如武惠妃所說,便找李林甫商議。在李林甫的慫恿下,李隆基將李瑛兄弟三人貶為庶人,賜死了李瑛的大舅哥薛鏽。事後不久,李瑛兄弟三人遇害身死,朝廷內外感到非常震驚。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瑛兄弟三人死了沒多久,武惠妃就開始陷入了鬼魂索命的旋渦之中。很快她就在這個事情中一病不起,最後驚嚇而死。雖然史書上寫了鬼魂索命這個事情,但這種奇葩的記錄,讀史書的人一般不會當真。但正值壯年,而且平常一貫健康的武惠妃突然去世,的確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
關於武惠妃的死因,歷代學者都有不同的猜測。從史料記載來看,她去世後李隆基的態度實在讓人生疑。李隆基在武惠妃去世後表現得異常悲痛,並且追封她為貞順皇后。按照李隆基一貫對武惠妃的寵愛,這算是比較正常的操作。但是在武惠妃葬禮的設定上,卻沒有按照皇后禮儀,仍舊以嬪妃的禮儀下葬。這就非常不合情理了,因為武惠妃活著時雖然不是皇后,但卻是享受皇后禮儀待遇的。既然她已經被追封為皇后了,為何禮儀反而降低了呢?為此,李隆基的長子李琮專門請示用皇后禮儀,但李隆基卻沒有允許。
除此之外,李隆基在武惠妃去世後對壽王李瑁的寵愛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武惠妃在世時,李隆基愛屋及烏,對李瑁非常寵愛。在李瑛被廢除之前,李隆基的兒子中,李瑁的地位僅次於李瑛和李琮,是太子地位有力的挑戰者。而李琮又是庶長子,沒有被立為太子的機會,所以李瑁子憑母貴,對李瑛的太子位有著很強的威脅。可武惠妃去世後,李瑁不但沒有能順利被立為太子,就連老婆都沒能保住。他老婆楊氏被李隆基強行納為嬪妃,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楊貴妃。從李隆基的這個操作看,他對武惠妃的寵愛顯然虛情假意的。
有了上述的兩個疑點,那就必要對武惠妃之死產生懷疑。畢竟鬼魂索命的說法太過離奇,李隆基對武惠妃態度的大轉變,也許包含著不可明說的原因。從太子繼承者的變遷來看,李隆基拒絕了李林甫推薦的李瑁,改立第三子李亨為皇太子,顯然是已經拋棄了與武惠妃的山盟海誓。
從武惠妃去世前的手段來看,她對皇后和太子之位是野心勃勃的。其背後不僅有武氏外戚的勢力支援,而且還能得到了宰相李林甫的投靠。即便武惠妃去世後,李林甫仍舊按照盟約推舉李瑁為太子,這說明當時太子之爭是非常激烈的。以武惠妃強勢的性格,在這方面得罪李隆基也不是不可能。
西漢時候就有慄姬為了皇后和太子之位與漢景帝劉啟爭吵,最終不但即將到手的皇后之位丟了,還連累了自己的兒子。武惠妃的情況與慄姬非常相似,對皇后和太子之位也都是十拿九穩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她難免得意忘形,再加上武氏外戚的背後慫恿,一時出錯得罪李隆基的可能性不小。而這種後宮之中的爭吵向來對外是秘而不宣的,而且李隆基在廢王皇后時便有過洩密的問題,所以這種事情肯定會被壓下來。事後李隆基也有很多手段處理武惠妃,使其用合適的方式死去,這在古代歷史中也是很常見的。
從當時朝廷圍繞著李瑛去世後留下的太子位鬥爭的形勢看,這種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從側面來分析,李隆基的目的很可能是利用武惠妃身後的武氏外戚對付朝中張九齡等大臣,擴大皇權對朝政的掌控力度。但他可能並沒有立武惠妃為皇后,然後立李瑁為太子的想法。否則在王皇后被廢的十餘年中,為何一直不立武惠妃為皇后?雖然史書上認為他是因為太子李瑛和朝中大臣的反對,可從他沒有主動進行操作來看,顯然是缺少意願的。從這個角度出發,李隆基對武惠妃多是利用的想法,而沒有真正立後的意圖。
站在武惠妃的角度,對於李隆基這種模稜兩可的操作可能會有怨言,甚至依仗武氏外戚的勢力施壓,兩人也會因此而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的爆發,加上驅逐張九齡等老臣的目的已經達到,李隆基很可能選擇過河拆橋的拋棄武惠妃。畢竟當初王皇后也是幫他登上皇帝位的重要幫手之一,他說廢后也就廢后了,絲毫沒有顧忌多年的夫妻感情和共患難的恩情。相對於王皇后,李隆基和武惠妃的感情更淡漠,兩人幾乎就是情愛和利用的關係。李隆基能拋棄王皇后,再拋棄武惠妃也是很有可能的。他還給武惠妃留著皇后名號,算是對武氏外戚的安撫了。
綜上所述,武惠妃之死很可能是唐玄宗李隆基暗中安排賜死的,被鬼魂索命驚嚇而死的說法只是搪塞外界的話術。李隆基和武惠妃之間更多的是互相利用的關係,政治上出現矛盾而產生衝突的可能性極大。這種衝突讓李隆基過河拆橋,然後殺人滅口的可能性也很大。畢竟李隆基的私德在歷史上向來不好,廢后、殺子、娶媳等事情都幹得出來,弄死武惠妃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武惠妃沒想到李隆基如此心狠手辣,也高估了自己身後武氏外戚的影響力,最終沒得到好的下場。這也說明了伴君如伴虎的古訓,是多麼的正確,古人誠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