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對於敗者,從來是不怕噁心誇張的,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的,於是,袁紹就被史家描繪成一個很負面的人物。
其實,非也,他要沒有一點本事,光靠祖上四世三公的牌子,能成為中原第一強藩?請記住,他是第一和董卓翻臉的,在廢立的國宴上,董卓拔劍威脅:“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 "袁紹亦拔劍曰:“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那時的曹操,還是一個小混混。從此以後,袁紹一心做大的施政方針,基本上是正確的,是有成效的,以冀州為根據地,逐步膨脹地盤,肅清周邊殘敵,河北四州,統屬於他,上凱覦朝廷,下壓迫曹操,很有一番氣象。其實他要沉得住氣,一年半載,不行,三年兩載,時間在你手裡,始終保持相當壓力,也能將曹操壓個粉碎。
除了最後只用少量兵力救鳥巢之糧,而把保護糧倉的主力部隊張郃、高覽調走打曹操的司令部,是很臭的一步棋外,其實這次官渡決戰,袁紹在指揮排程上並無太多太大的失誤,他的失敗,一敗在許攸的火線叛變,出賣情報;二敗於謀士太多,互相扯皮。前者,糧庫被燒,當頭一擊,袁營立刻崩潰;後者,軍心動搖,全軍失去鬥志。這樣,倉亭遭十面埋伏,他雖未死,也離死不遠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