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競選於19世紀60年代到1920年間不定期地舉行,類似的選拔在蘇州地區從17世紀就有了。花界的選拔也有一整套描述和評判的複雜儀式,其中一些方面常常有意攀比選拔文官的科舉考試製度。但是學子們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後才參加選拔筆試,妓女們則不相同,並不是自己想要參加評選就能參加的。
先是妓院的常客們應邀提名,將他們愛寵的妓女開一個“花名單”,受到舉薦最多的妓女獲得與科甲第一名同樣的品級,即“狀元”,然後也和科舉一樣,依次頒發“榜眼”、“探花”等品級。妓女上花榜頭幾十名的機會大約是百分之一,這比男人的機會要多多了。
儘管評選名妓根據的是相貌和技藝,與當代的選美活動的評判標準差不多,但是兩者至少在一個重要方面根本不同:在選花名的時候,人們看到的品評物件不是妓女本身,而是客人們為他寫的推薦評語。小報會請客人將推薦投送報社的推薦評語公告,報社收到一封就刊登一封。
客人們會利用投票舉薦的機會滔滔不絕,讚美意中人的美德,同時也向其他文人學士展示自己的文采。一般在開榜時會重印一些的最好的評語,一連推出幾十位名花,一飽客人的眼福。
與此同時,高階妓女們在評選儀式中也不僅僅是被動的,為文人名士辭章所渲染的物件。她們急切地想要入選,因為花榜頭銜會給她們個人帶來榮耀,給妓院帶來好生意。相反。如果得不到提名,自己的名聲就會受到損害。因此透過選舉來認可妓女成就的選擇過程涉及大量的權謀,成功與否要看妓女有沒有本事調動起遊客和廣大讀者的關係網路。
雖然妓女很起勁地爭上花榜,不過也有人抱怨說上了榜也未必都是好事,因為在花榜提名後,一大群人來道賀,人人都盼著得紅包。就有一名妓女,因為開銷太大而放棄了頭銜。
到了1920年,上海工部局開始以由抽籤的方式逐年取消妓院的營業執照,花榜選舉這才終止。此後若干年中,老派的文人越來越多的寫文章回憶過去,在喚回昔日青樓光彩的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博學多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