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郭子儀(郭令公,697年12月12日-781年6月14日),我國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華州區)人,是唐代中期名將、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一生中曾經為唐朝四位皇帝服務,因再造大唐而聲名遠揚,並且能做到功蓋一代而皇帝不懷疑。

郭子儀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郭子儀的傳奇經歷。

一.臨危受命,為朝廷平叛立奇功

郭子儀將軍的起點就很高,早年參加朝廷舉辦的武舉考試,就獲得了頭名狀元,他從基層九品左衛長開始做起,至天寶八載(749年)三月,被升任到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橫塞軍使、安北副都護。之後又兼任九原郡(豐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節度右廂兵馬使。但不久,因母親去世,郭子儀辭職返家守孝。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於守孝期間被朝廷“特召”啟用。他率領部隊斬殺叛軍、為朝廷奪回失地建立了不少功勳,被玄宗封為御史大夫。後來,唐肅宗即位後,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不負眾望,他與回紇首領葛邏支聯兵進擊,俘虜數萬,牛羊不可勝數,終於平定了河曲。

郭子儀戎裝像

至德二載(757)十二月,河東、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分均已收復,郭子儀因功加封司徒、代國公,餘官如故,加食邑一千戶。當郭子儀凱旋迴朝時,肅宗命人在灞上迎接,並慰勞他道:“國家再造,是你的功勞”。不久,郭子儀又奉命返回洛陽,經營北討安史叛軍事宜。

唐肅宗任用宦官魚朝恩專權,魚朝恩一直妒忌郭子儀,於是將相州之敗的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並在肅宗面前進讒言。逼迫肅宗將郭子儀召還京師,並剝奪了郭子儀的兵權,但郭子儀仍以大局為重,一心忠於朝廷。

直至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僕固懷恩等兵敗邙山,史思明(安史之亂的另一支叛軍)再次攻陷洛陽。朝廷無將可用,只得起用郭子儀為朔方、河中、北庭、潞、儀、澤、沁等州節度行營,兼興平、定國等軍兵馬副元帥,進封汾陽郡王,駐守絳州。

汾陽王郭子儀

當時已經身患重病的肅宗,命人將郭子儀請入臥室,道:“河東的事情全都拜託你了。”並賜他御馬等物。已經65歲高齡的郭子儀到達治地後,立即誅殺為首作亂的王元振等幾十人,嚇得各地將領都異常恐懼,不再敢作亂了。

唐代宗即位後,宦官程元振自認為有擁立之功,擔心老將難以制服,就在代宗面前多次離間誣陷郭子儀。郭子儀將肅宗所賜的詔書一千餘件全部呈給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代宗看後非常感動,他安慰郭子儀道:“使重臣憂慮,我很慚愧,從今後您不要擔心。”

二.抵禦吐蕃,老將立新功得善終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冬天,吐蕃與回紇聯手入侵唐朝,唐代宗不得已,只能起用雍王李適為關內元帥,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鎮守咸陽。之前,郭子儀自從被罷回京師,他的下屬大多已經離散,至此麾下只有20個騎兵。

郭子儀像

但是,老當益壯的郭子儀卻毫無懼色,他單騎闖入回紇大營,憑藉自己的威望,促使回紇罷兵撤退。回紇退兵後,吐蕃害怕得也一同退兵了。就這樣,郭子儀不費一兵一卒,又為朝廷徹底解除了外患。

到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駕崩,德宗繼位。郭子儀被德宗調回朝廷,進位太尉,仍兼中書令,充任皇陵使,賜號“尚父”,並加食邑至兩千戶,所領其他使職、副元帥等職務都被罷免。

郭子儀收復降將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儀病重。六月十四日,郭子儀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朝廷追贈他為太師,賜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德宗廢朝五日,命群臣弔唁,又親臨安福門送葬,並專門超越禮制,下詔將他的墳墓增高一丈。這位唐代四朝大將得到善終。

總之,我國唐代中期名將、政治家、軍事家郭子儀,一生中曾經為唐朝四位皇帝服務,因再造大唐而聲名遠揚,並且能做到功蓋一代而皇帝不懷疑。他居功不自傲的精神值得人們敬佩,其寬容大度的處事風格同樣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郭子儀劇照

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印度徹底淪為英國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