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年到692年是後突厥汗國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後突厥的頡跌利施可汗採用“南擾,北撫,西征”的政策,成功擊退了唐朝的反撲,瓦解了回紇的統治,穩定了後突厥的形勢。不過,汗國西征的事業遭到了突騎施的阻礙而遭到失敗。692年頡跌利施可汗,因為負傷去世,其弟阿史那環(默啜)繼承汗位,史稱阿波幹可汗。在他的帶領下,後突厥汗國全面走向了復興。
一,統一大漠默啜上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徹底征服鐵勒各部,以解決後顧之憂。當時回紇在685年被“妄破”,實力大減。默啜北征後,回紇就分崩離析了,一部分選擇歸附於突厥,另一部分在比粟之子獨解支的帶領下,衝突突厥的重重圍剿,進入了唐朝河西走廊,同行的還有契苾、思結、渾三部。從此,漠北鐵勒各部就重歸於突厥統轄。
電視劇中的默啜可汗
征服了鐵勒後,默啜又開始對漠北西北的堅昆(黠戛斯)和烏斯開戰。為了防止唐朝乘機進攻,默啜遣使進入唐朝,表示臣服,接受冊封。武則天大喜,於是冊封默啜為左衛大將軍、歸國公。695年,默啜就將南線的軍隊也抽取出去,全面進攻黠戛斯和烏斯,兩個部落很快戰敗,其首領被殺,至此整個大漠地區都納入了突厥的版圖之內。
二,大敗唐朝,征服契丹隨後,默啜開始向東進發。696年,遼河流域發生了饑荒,契丹請求唐朝給予援助,但是營州都督趙文翽專擅剛愎,將契丹視為奴僕,不給於援助,引起了契丹不滿,於是契丹首領李盡忠(唐朝賜名,冊封為松漠都督)和孫萬榮(賜名,冊封為歸誠州刺史)就起兵反唐,攻陷了營州都督府,佔據遼西,截斷了唐朝到遼東的交通。不久,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
武則天於是派遣曹仁師、張玄遇、李多祚、麻仁節等二十八將出討,後又增加了武三思、姚躊作為增援部隊。8月,唐朝大軍出發後,李盡忠誘其深入,導致唐朝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武則天大怒,於是再次派遣蘇宏暉、王孝傑率17萬軍隊征討契丹,結果依然是全軍覆沒,名將王孝傑墜崖而死。
王孝傑
正在武則天一籌莫展的時候,默啜可汗又向唐朝表達的善意,願意幫助唐朝消滅契丹。武則天再一次大喜,冊封默啜遷善可汗,並再三囑咐趕緊出兵。但是默啜可汗非但不出兵,反而提出四點要求,分別是:
(1)交還豐、勝、靈、夏、朔、代等六州降戶
(2)割讓單于大都戶府所轄漠南領地;
(3)許婚
(4)索粟四萬斛,雜彩五萬段,農事三千事,鐵四萬斤為報。
隨後,朝廷針對這件事展開了爭論,最終武則天全盤接受了默啜可汗的條件。隨後,唐朝又派遣20大軍北伐契丹,突厥則乘虛進攻契丹本部,導致契丹、奚等都投降給突厥。隨後默啜可汗又南下進攻營州,導致唐朝一無所得,而突厥出動很少的力量佔據了漠南單于都護府之地,以及契丹各部,還獲得了大量的物質。
698年,兩國約定的婚期到來,但是突厥根本不遣女成親,武則天慌了。她在武氏家族中選中一位“久在蕃中,解突厥語”,會唱突厥歌,作胡旋舞人——淮南王武延秀去迎親。當年7月,龐大的迎親隊伍進入了大漠,然而卻被突厥圍困,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後來默啜給出的理由是武延秀並非唐朝李氏,這是變相的不承認武則天的帝位。
隨後,默啜又以和親隊伍為嚮導,派遣2000軍隊對唐朝發動了侵擾。唐朝前線各個州縣很快就淪陷,並宣稱突厥來了10多萬人。武則天立即調動各部大軍,一共有30萬來北伐,又調集了15萬作為後援。唐朝的軍隊雖然多,但是都是臨時拼湊的,戰鬥力不強。突厥名將暾欲谷則利用起兵靈活機動的特點,來回轉戰,導致唐朝幾十萬大軍竟被活活拖垮。隨後突厥大軍南下進攻河北,攻陷了23座城池,突厥軍隊首次打到了渤海邊,看到了大海的樣子。之後,突厥俘虜了7萬人民才回撤,武則天派遣狄仁傑帶領10萬大軍追擊,“河朔諸州,怖其兵威,不敢追躡”。
唐朝最恥辱的戰爭:45萬大軍被2000突厥騎兵擊敗
這一場戰爭,突厥以2000精銳破唐朝30萬大軍,讓唐朝顏面盡失。從此之後,突厥“擁兵四十萬,據地千里,西北諸夷皆附之,甚有輕中國之心”。就連東北的室韋、靺鞨、新羅都趕緊向突厥稱臣納貢。此戰後,唐朝對遼東的控制減弱了,大祚榮乘機逃亡靺鞨本部,在此建立了震國(渤海國),脫離了唐朝控制。史稱大祚榮“自立為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
三,遠征西域經過這一場大戰,唐朝再也不敢主動出擊突厥,而是進入全面的防禦狀態。此時,西域又給突厥提供了機會。692年,唐朝名將在吐蕃手中又收回了安西四鎮,但是當時臣服於唐朝的西突厥兩大可汗各不相讓。699年,突厥在確認唐朝不敢進兵漠北後,就確立了西征的政策。
西征事業主要由匐俱可汗進行,匐俱可汗是默啜之子,為突厥的西面小可汗。突厥的傳統是東面可汗作為儲君,但是默啜認為西邊的面對更強大的對手,所以將兒子立為西面可汗。從699年開始,匐俱可汗不斷西征,一直比較順利,其兵鋒一直到達了伊犁河谷。到703年,情況發生了轉變,漠北鐵勒的拔悉蜜部乘機旁邊,突厥大軍趕緊回撤。
為了穩住局勢,默啜又向唐朝發出了和親的請求,武則天又答應了。704年,默啜派遣默矩擊敗了拔悉蜜部的叛亂。705年,武則天去世,唐中宗。唐中宗試圖改變對突厥的被動局面,開始加強對塞北的防禦。不過默啜又先發制人,在唐朝還未部署完畢時候派遣默矩、闕特勤南征,唐朝再一次慘敗,死者大約6萬人,史稱“鳴沙之戰”。
隨後唐中宗任命張仁亶主持北伐大業,唐朝又開始佈置滅突厥大準備。708年,突騎施娑葛和阿史那闕啜爆發戰爭,唐朝鎮守碎葉的周以悌幫助阿史那闕啜,於是突騎施請求後突厥出兵,默啜應邀出兵。突厥西征,大漠空虛,張仁亶乘機進兵漠南,在此建立了三個據點,取名“受降城”。張仁亶利用突厥西征的空隙,在漠南加緊建設,最終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禦體系。
三座受降城:唐朝的防禦重心
為了建立反突厥的聯盟,唐朝派遣使者到達了靺鞨、震國、黠戛斯、室韋等,和這些國家或者部落建立了關係。同時,調整西域的佈局,放棄了阿史那闕啜,轉而支援實力強悍的突騎施。710年,鐵勒有暴動的跡象,唐中宗正式發動大軍北伐,唐朝和盟國80萬大軍,分三路向後突厥進發。其中中路為北伐主力,由張仁亶統帥,一共30萬大軍;北路為西域盟軍,其中北庭都護府5萬軍隊,突騎施汗國20萬大軍;東路是營州軍,專門出兵契丹。
然而,就在唐朝大軍即將出動時候,唐中宗被韋后、安樂公主毒殺。當年七月,太平公主又聯合李隆基再一次發動政變,扶持李旦繼位,也就是唐睿宗,不過實權被太平公主掌握。由於政變不斷,內部不穩,使得這一次北伐大業宣告破產。之後張仁亶和各路北伐將領被陸續調走,唐朝又轉攻為守,突厥繼續保守強盛。
太平公主
唐朝的北伐破產後,默啜又開始征討那些和唐朝結盟的部落。711年,默啜突然向黠戛斯發動進攻,黠戛斯經過幾番血戰,還是被突厥征服。而突騎施汗國原本和唐朝約定同時出兵,20萬大軍已經在路上。於是默啜將全國主力都調集到了金山一帶(阿爾泰山),匐俱、默矩、闕特勤、暾欲谷、阿波達乾等名將都雲集於此。默啜可汗再三吩咐他們,不可隨意出擊。
隨後,突騎施汗國的大軍開始在金山西部的平原上集結,此時暾欲谷和默矩就公然違背了默啜可汗的命令,在突騎施立足未穩之際突然發動了進攻,默矩卻是直接帶領突厥大軍攻入了突騎施汗國境內,突騎施準備不足,很快就被突厥攻破了。此後,突厥大軍又以突騎施為嚮導,繼續西征,使得中亞的昭武九姓(粟特諸國)全部臣服,突厥的大軍一直打到了鐵門關。其中突厥的一支軍隊在中亞遇到了阿拉伯帝國的軍隊,雙方大戰,突厥敗下陣來。隨後,突騎施乘機反戈一擊,突厥大軍孤軍深入,疲憊不堪,只能狼狽撤退。
鐵門關:西域第一雄關
後突厥西征到鐵門關,使得後突厥的霸業到達了頂峰,從裡海到渤海一時間都成為了突厥的勢力範圍。然而,太陽過了正午就會下降。此次西征的先勝而後敗,導致突厥的軍事威信開始動搖,帝國統治下的各個部落又開始乘機發動了叛亂。在西征之後,默啜可汗又開始到處平叛,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是強大的汗國顯然難以維持了。716年,默啜可汗在平定叛亂的路上被拔野古部所殺,一代草原天驕至此隕落,而後突厥汗國又開始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