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於日本東京,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
1906年秋冬間,孫中山和黃興、章太炎等制訂了武裝反清的《革命方略》,規定組織國民軍,“覆彼政府,還我主權”。按照孫中山的設想,“欲先取中國南部數省為根據地,然後進窺北部。故猛著先鞭於粵桂滇三省”。就是說,組織革命軍隊,首先在南部邊疆省份起義並以之根據地,然後北伐,最後實現推翻清廷、創立民國的革命目標。
按照孫中山的革命方略,從1906年起,到1911年武昌起義之前,中國同盟會領導的較大規模的反清武裝起義約有十多次。主要有1906年湖南江西兩省交界處萍瀏醴起義,1907年廣東潮州黃岡起義、惠州七女湖起義、欽廉起義,廣西鎮南關起義,1908年雲南河口起義,1910年廣州起義和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其中1907年是起義高潮年,從東邊的潮州,中經惠州和欽州,到西邊鎮南關,起義沿南部邊境一路綿延起伏,革命烽火燃紅了南疆天際,呈現了辛亥革命史上的壯觀景象。
1907年12月的鎮南關起義正是辛亥革命起義鏈條中重要的一環,在起義烽火群中閃射著獨特的歷史光輝。
鎮南關起義的戰略地位
“鎮南關地勢極險,位於廣西西南,與法領東京接壤”,在軍事上是國防要塞,中法戰爭後興建城牆炮臺,駐兵重點設防。鎮南關又是廣西乃至全國通向越南以至整個東南亞的最大的陸地門戶和通道,20世紀初,統治越南的法國殖民者已將鐵路從河內修到鄰近鎮南關的越北同登,公路則已修到鎮南關,同中國已建成的龍鎮公路(龍州—鎮南關)南段(鎮南關一鴨水灘)連線,時有法人汽車在其間行駛。鎮南關南下可達越南河內,北上可到龍州南寧,地位重要,交通方便,足以牽動全域性。進可沿傳統通道北上,定略廣西,謀取中原;退可出境,到清朝無法管束的法國統治下的越南。這是鎮南關被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選中為起義地點的地理依據。鎮南關清兵統領陸榮廷也深知孫中山的戰略意圖,他在一封密函中說:“彼(指孫中山)之軍略,與太平天國同,起義於邊城,俟得天下心,然後進攻北京。”太平天國正是在廣西金田起義後北上佔武昌,沿長江東下定都南京,再進行北伐。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也是從南向北,最後以南京為首都,歷史竟然這麼前後相似。
鎮南關起義的基本隊伍
以黃明堂、王和順為首的會黨鄉勇,是一股反清武裝隊伍,長期在中越邊境地區從事反清活動,黃明堂、王和順接受革命影響,加入了中國同盟會。黃明堂奉孫中山之命,在越南太原設立起義領導機關,集合了數百人槍。與此同時,孫中山委任王和順為中華國民軍南軍都督,籌備鎮南關起義,並要黃明堂率部同王和順會合攻關。隨後改委黃明堂為鎮南關都督,命王和順攻取龍州水口以為側援。1907年12月2日,黃明堂率領會黨鄉勇百餘人,從後面偷襲鎮南關炮臺,揭開了鎮南關起義的序幕。他們“披蒙茸,拔鉤藤,以繩縋於斷澗危崖間”,逾牆而入第三炮臺,守軍倉惶失措,狼狽而逃,接著進入第二、第一炮臺,守軍皆不敢阻。可謂奇兵天降,不戰而下鎮南關。隨後攻防易位,我守敵攻,起義隊伍居高臨下利用炮臺發炮迎擊,血戰七晝夜,我軍死者二人,敵兵傷亡數百,最後彈盡援絕,於1907年12月9日主動撤離,退往越南。
會黨鄉勇是鎮南關起義的基本隊伍,他們作戰勇敢,地形熟悉,善於出奇制勝,黃明堂等領導人身先士卒,帶領全軍以極少的代價攻佔設防堅固的鎮南關軍事要塞,並據守一星期之久,創造了辛亥革命起義史上的奇蹟。
孫中山親臨前線指揮
鎮南關起義次日,1907年12月3日,孫中山偕黃興、胡漢民等從河內前往鎮南關,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當晚抵達,對起義隊伍進行慰問和犒賞,並發表熱情演說:“清朝太腐敗,太可惡,我們一定要將它推翻,我們的革命一定成功。”4日,清軍來犯,孫中山親自發炮轟擊。後來他說:“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此日始得親發炮擊清軍耳。”[7]
鎮南關起義的國際援助
越南是鎮南關起義的基地和後方。孫中山設起義總部於河內,黃明堂指揮的起義隊伍以越南為後方基地,在越南太原集結待命;起義隊伍主動撤離鎮南關後,也撤入越南境內休整等待新時機。
越南革命者直接參加鎮南關起義,同中國革命者並肩戰鬥。在黃明堂率領的四百餘人攻關隊伍中,就有盤公儀、潘佩珠率領的越南光復會會員80餘人和菲律賓獨立黨彭西約來的菲律賓革命者30餘人,佩帶短槍、馬刀,並帶有鞭炮等,星夜抄小路繞過鎮南關背,攀襲山頂炮臺[8|。
起義次日,隨同孫中山前來鎮南關起義前線、攀登鎮南關炮臺的還有日本友人池亨吉、法國退職炮兵上尉狄氏等國際革命人士。
鎮南關起義的強力震撼
鎮南關起義震動了清朝政府。清廷軍機處致電廣西巡撫張鳴岐:“查南關為交界要道,向有重兵防守,何至突被匪徒佔據?”接著,又電責兩廣總督張人駿與張鳴岐:“該撫(指張鳴岐)佈置疏忽,致失要隘,咎實難辭。張鳴岐應先行交部議處。著即飭各路統將……協力進攻,即日克復……倘有遷延退縮者,立按軍法懲治。如該撫督率不力,定一併從嚴懲處。”這些電文和盤托出了清廷的慌急情狀。鎮南關清兵統領陸榮廷在起義爆發後曾密函約降:“僕等雖為清朝官兵,然非出於得已。僕等亦為廣西遊勇之長,反抗滿清政府,每挫其軍,不稍讓步,君之所知也,然時不我與,屈志事仇,食其祿有年矣,私心怏怏,每愧日月之明,尚乞君等諒之……若哀而憐之,銘感無既,但不知君等肯收容之否耶?”鎮南關敵我雙方相持血戰七晝夜,直到我軍主動撤離後,陸榮廷才進入,順勢“以克復鎮南關報”。“自經此役之後,無論廣西各營兵,聞風膽寒,即陸軍亦已心折我軍之堅勁”。不但“各鄉人民,視革命軍如親友”,“即各處團練亦多暗附”,“現時陸榮廷部下之兵,多來約降”。孫中山在撤離鎮南關後,在致鄧澤如書中仍樂觀指出:“弟自攻破鎮南關之後,默察廣西全域性,大有可為,月來所圖,較前極有進步”。
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中,鎮南關因同先後兩次重大歷史事件相關聯而倍受國內外矚目;1885年中法戰爭中馮子材、蘇元春指揮的鎮南關大捷,一掃鴉片戰爭後中國屢戰屢敗的頹氣,在雄關上高高樹起反抗外敵入侵的勝利旗幟,創造了民族革命的奇蹟;1907年孫中山、黃興、黃明堂、王和順等人指揮的鎮南關起義,以最小的代價贏得巨大的勝利,在雄關上高高樹起了反對封建王朝的勝利旗幟,創造了民主革命的奇蹟。鎮南關起義連同此前的鎮南關大捷,如同日月雙璧,光輝永恆,其精神仍鼓舞著我們在振興中華的道路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