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橫掃歐洲、威震世界的法蘭西革命軍統帥拿破崙·波拿巴決定親自率領艦隊去征服埃及。他仔細衡量了法蘭西的海軍實力,設想了此去的種種後果,深知如果跟英國艦隊正面交鋒,勝利的希望並不大,但他作為一個眼光長遠的人,並不會因為一時的劣勢而心生畏懼,更何況戰爭並不一定是強勝弱敗。
6月的一個深夜,這位個頭不高的司令官站在"東方"號的後甲板上,不動聲色地望著月光下連綿不斷的艦隊向南方埃及的方向緩緩前進,神情莊嚴而肅穆。這支艦隊非常壯觀,由13艘戰列艦護航、329艘運輸船組成,裝載著38000名法蘭西最優秀的陸軍官兵,艦隊幾乎撐破了拿破崙的視野。
在拿破崙的腳下,法蘭西海軍的旗艦"東方"號戰列艦,排水量達到4000噸,建造時用去了4000棵最好的歐洲橡樹,三根主桅上飄揚著法國國旗、海軍軍旗和各式各樣的將旗,舷側三排大炮的炮口在星光下閃閃發光。拿破崙無疑更加自信了。
但是拿破崙不會想到,此次的渡海遠征,碰到了英軍神一般的統帥納爾遜將軍,於是,"東方"號戰列艦最終沉到海底,他的失敗變成了後者一直引以為傲、津津樂道的光榮戰績。
一、開向埃及拿破崙之所以渡過地中海,遠征另一塊大陸上的埃及,自有他的考量。具備陰謀論思維的人說,拿破崙之所以出征埃及,是因為當時執掌權力的督政府嫉妒拿破崙的戰功,試圖借刀殺人,希望拿破崙死在埃及。但從實際情況看,這次出征是拿破崙自己提出的。他的遠見超過了督政府的目光所及。當時歐洲的形勢是所有君主國都聯合起來反對大革命中的法蘭西,第一次反法同盟由於拿破崙在義大利的勝利而瓦解,但是在打贏義大利戰役的時候,拿破崙就認識到反法聯盟的核心英國將是法國未來最大的敵人,只要不征服英國,法蘭西的敵人就還會重新聯合起來和他作對。而埃及,地處要害,是英國和它的財富之源印度聯絡的必經之地,佔領埃及後,就可以切斷英國與印度的交通線,法國在東方便可以建立自己的殖民地,獲取更多的財富。
當然,拿破崙還有一個私人的原因,那就是埃及一直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他嚮往亞歷山大的光榮,這位馬其頓人是古今英雄的偶像,愷撒也曾在這位大帝的陵寢前痛哭。在拿破崙看來,歐洲實在太小了,真正偉大的事業要在東方進行。儘管督政府不能理解他的建議的深意,但還是同意了拿破崙遠征埃及的方案。督政府的核心巴拉斯生怕這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在巴黎和自己作對,就讓他前去攻打埃及吧,如果他拿下埃及固然好,如果他不幸死在埃及,也正好去掉一塊心病。
但是,必須說明的是,拿破崙從未在海上勝利過一次。這位最偉大的陸軍統帥,一生也沒能擺脫海軍帶給他的噩夢。儘管他出生在一個島上,最終也死在一個島上,生死都和大海有緣分,但他從來也沒有想過去指揮一場海戰。在那個時代,法國軍團像陸上的雄獅,橫掃整個歐洲,但是在海上,它卻未曾打贏一次決定意義的海戰。在陸上,法國是勇猛無比,但在海上,法國只是一頭笨拙的水牛,在英國面前顯得那樣不堪一擊。
當然,拿破崙對法國海軍的實力比任何人都清醒。從數量上說,法國海軍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1797年,在拿破崙遠征埃及之前,它擁有38艘戰列艦,每艘最少裝備74門炮,其中"東方"號和"阿密涅爾"號裝備有120門大炮,是那個時代最有威力的戰艦。雖然這個數字對比海上霸主英國的59艘戰列艦稍稍遜色,但也完全可以一戰。然而,法國海軍的戰鬥力卻和它的數量不相干,它的優秀軍官和水手大多是保王黨人,大革命初期就站在共和政府的敵對一方,而它的戰艦長期被封鎖在港內,無論是炮術還是航海都無法得到訓練。這使它面對經驗豐富的英國海軍總是力不從心,而不佳的戰績更增加了法國海軍對英國艦隊的怯戰心理,這完全合乎常理。於是,拿破崙從不對他的海軍抱太高的期望,但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希望之所在,他必須渡海出征了。
二、衝破封鎖線,攻佔馬耳他該是出發的時候了。1898年5月,意氣風發的拿破崙率領38000名戰士組成的法蘭西東方軍團和300餘艘運輸船到達了土倫。這38000位戰士中,有32000名步兵,3000名騎兵,3000名炮兵和工兵。
要想渡海征伐埃及,首先得突破英國艦隊的海上封鎖線。實力充足的英國艦隊時刻在地中海待命,嚴密地封鎖著法國人進入地中海的航道。英國人當然對法國艦隊的集結有所警覺,皮特首相不但指示正在封鎖西班牙加的斯港的地中海艦隊加強對土倫的監視,還派由納爾遜勳爵率領的一支艦隊從加的斯開向土倫,力求萬無一失地截斷法蘭西的海上道路。如有可能,就在這裡把拿破崙精銳的陸軍師團送到海底,給他們以沉重的打擊。
指揮護航艦隊的是經驗豐富的老將布里埃斯中將,他頗受拿破崙器重和信任,他的麾下有13艘戰列艦和四艘巡航艦,不過,這些艦普遍比較老,而且訓練不足,誰都清楚靠它打掉英國的封鎖艦隊幾乎沒有勝算。但是,法國艦隊卻神奇地越過了英軍的封鎖線。
這件事發生在5月19日,法國艦隊忽然開出土倫軍港,果斷地衝開英軍的封鎖線,揚帆向地中海而去。法國人實在太會把握時機了,當時英國海軍皮克斯將軍的艦隊正離開陣位去補充淡水,封鎖線出現了40個小時的空缺。法國艦隊巧妙利用了這個空隙,揚帆突圍。從熱那亞、威尼斯等地開來的法國船隻紛紛加入。為了避開英國艦隊,出港後布里埃斯將軍選擇了一條遠遠偏離主航道的航線。總之,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突圍行動。
法國人抵達馬耳他的時候,已經是6月9日了,一名法國軍官彬彬有禮地登上瓦萊塔港的碼頭,要求馬耳他對法國人開放港口,以便補給淡水和食品。馬耳他地處西西里和突尼西亞之間,扼守地中海的咽喉,號稱"地中海第一要塞"。法國艦隊的突然到來,讓馬耳他一片恐慌,紅衣主教是英國的盟友,但又不敢拒絕拿破崙的大炮。在議會開會無成效的情況下,他自作聰明地提出允許法國人進行補給的照會,但是要求每次只允許五艘船進港。他的想法是島上的力量對付五條船還可以應付,而如果法國人照此辦理,淡水補充完畢,英國人的封鎖艦隊也該趕上來了。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似乎完全出乎紅衣主教的預料。在陸上的拿破崙所向無敵,他立即指揮一支小部隊登陸瓦萊塔,攻取馬耳他要塞。他比紅衣主教更瞭解馬耳他的情況∶聖約翰騎士團的騎士中有三分之二來自法國,他們萬萬不會抵抗自己的祖國的。不出所料,法國的騎士們拒絕與法國軍隊作戰,剩下的騎士們軍心大亂,和馬耳他軍團在港口進行了一場象徵性的抵抗,一名騎士戰死。6月12日凌晨,法國的三色旗就飄揚在了馬耳他的上空,宣告著第一戰的勝利完成。
在馬耳他,法國軍隊獲得了充分的補給和休整,還得到了聖騎士團幾百年搜刮商旅積下的鉅額財富。這些財富讓對遠征信心不足的法國士兵歡呼雀躍。
拿破崙也十分高興,命令軍隊在馬耳他休息了一個星期,在6月18日再度起航,向埃及駛去。
三、大海撈針雖然馬耳他一戰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但危險依然存在。根據情報,納爾遜勳爵的艦隊正在地中海上巡弋,這個生性如同鬥牛狗的傢伙哪怕只有一條舶板也敢去消滅一支艦隊。如果說拿破崙是陸上的雄獅,納爾遜就是海里的蛟龍。
納爾遜勳爵的光榮歷史也頗值得說道一番,這位剽悍的傳奇人物早年的情況和拿破崙頗為相似,也出身於一個貧寒世家。他的舅舅是一名艦長,於是納爾遜12歲便有機會加入皇家海軍,他的英勇使他很快脫穎而出,年僅20歲就成為"亨廷布魯克"號戰艦的艦長。1797年,納爾遜在聖文森特海戰中立下戰功,晉升為海軍少將。那一次,他違抗傑維斯中將的命令,率艦獨自衝出戰列,勇猛地對敵艦隊迎頭截擊,衝上敵艦肉搏,迫使西班牙艦隊降旗投降。這種置敵我兵力不顧的"見敵必殺"的主動攻擊精神成為後人所說的納爾遜精神。
而這一次,追殲拿破崙的東方遠征艦隊,是納爾遜人生中首次獲得獨立率領艦隊作戰的指揮權。所以,納爾遜更顯得意氣風發,朝氣蓬勃。
納爾遜和拿破崙都深受士兵的愛戴,同時也都很重視自己計程車兵,但兩者不同的是,拿破崙一直都反對指揮官拿自己的性命去好勇鬥狠,而納爾遜卻天生就是一個亡命之徒,每戰必身先士卒。當然,納爾遜也付出了代價,六年前他丟掉了一隻眼睛,一年前又失去了一隻手臂。但是這個傢伙只休息了幾個月,就又生龍活虎地出現在戰場上,而且照舊衝到第一線,樂此不疲。如果他不在戰場上賣命,真是太虧了這種忘我殺敵的精神。
不可否認的是,納爾遜不太關心政治,在戰略方面,就沒那麼厲害了。這次追擊拿破崙遠征部隊的行動,他就顯得頗為拙劣,甚至讓人覺得好笑。
當納爾遜到達土倫的時候,拿破崙的運輸船已經跑得不知去向,接下來他又判斷失誤,聽信流言,轉舵向西追擊並沒有往西的拿破崙軍隊。等到納爾遜從幾個美國商人那裡知道拿破崙已經拿下馬耳他,他才趕緊掉頭往回趕,這時候拿破崙的船隊已經贏得了一個月的時間。納爾遜依然不知道法蘭西的艦隊在哪裡。
這件事搞得納爾遜非常頭大,但經過仔細分析,他認定拿破崙這次的目的地是埃及,但又不敢確定。於是,他決定派出跟隨艦隊的最後一條巡航艦前往尼羅河口的亞歷山大,去偵查拿破崙的動向。幾乎在同時,布里埃斯也派出一條巡航艦前往亞歷山大,去拜會當地的法國領事,他的任務也是瞭解納爾遜在哪裡。
英國人的航海技術非常出色,比法國人提前一天到達了亞歷山大。但是壞就壞在巡航艦跑得太快,亞歷山大的人不要說拿破崙,連一個法國兵都沒有見過。英國艦長看看岸上的一片和平景象,聳聳肩膀回去向納爾遜報告了。
於是,納爾遜就完全糊塗了。納爾遜只好帶著他的艦隊在地中海上拉網一樣地往返,此時的他就如同騎上了一頭瞎眼的公牛,這無疑使這場尋找變成大海撈針。法國人到底在哪裡呢?這個蛟龍似乎被蒙上了眼睛。
但是,納爾遜畢竟是一條海上的蛟龍,一旦發現敵人,他就會死死咬住,直到將對方置於死地。
四、大海戰在悄然醞釀晚一天到達亞歷山大的法國巡航艦,很僥倖很輕易地從當地人口中弄清了英國艦隊的行蹤。1798年6月29日,法軍在亞歷山大港馬拉布特村登陸,因為運輸船隻無法靠近海岸,士兵們被迫乘坐秈板前進約五千米才能到達灘塗,所有的人都暈船了,有人被淹死,直到第二天,只有4000人登上海岸。拿破崙勝券在握,他立刻下令這4000名沒有重武器的部隊攻擊亞歷山大港。果然,這4000人異常迅猛,第二天中午,亞歷山大港就飄起了法蘭西的三色旗,響起了法蘭西戰士的歡呼聲。
最後艦隊在布里埃斯將軍的安排之下,轉到幾海里外的阿布基爾港錨泊待命。布里埃斯選擇阿布基爾港作為自己的基地頗有道理,這是一個狀似虎口的深水海港,張開的虎口朝向北方,外面是喇叭口形的海灣,從老虎上唇突出的獠牙是西側伸出海岸的阿布基爾島,只有落潮的時候和大陸相連,島上土耳其人當年築有炮臺。這裡易守難攻,形勢險要。
但是,法蘭西艦隊在阿布基爾港錨泊已經一個月,英國人連個影子都沒有出現。
這一個月的時間,拿破崙利用起來得心應手。遠征軍節節勝利,7月29日,他在金字塔下大敗阿拉伯馬穆留克騎兵軍團,打得埃及統帥穆拉德巴伊和易卜拉欣巴伊聞風喪膽。而法國海軍也比較爭氣,布里埃斯派遣的佩裡上校利用炮艇順尼羅河而上,和精銳的埃及炮艇隊進行了一場戰鬥,正在法軍炮艇有些疲於招架的時候,拿破崙派出一隊大炮從河岸上向埃及人猛轟。埃及人終於招架不住,在旗艦被佩裡的炮艇擊中、彈藥庫爆炸之後,率領炮艇掉頭逃竄。
這個時候,受盡戲弄的納爾遜終於得知拿破崙在埃及已登陸,深深為自己的愚蠢感到氣憤。但是自己的這個錯誤至少還可以補救,那就是打掉拿破崙的護航艦隊,阻斷他們的海上退路。
終於,在當地人的幫助下,納爾遜勳爵的艦隊於8月1日出現在阿布基爾港外。
法軍瞭望哨發現英軍的前衛艦的桅杆,立即發出英軍艦隊來襲的警報,布里埃斯將軍微微吃了一驚。但是布里埃斯已經給納爾遜準備了一個鐵桶陣,法軍在土倫就是依靠這樣的戰術頂住了英軍的進攻。
布里埃斯的部署是把13艘戰列艦首尾一線排成一字長蛇陣拋錨待敵,先導艦"居維葉"號抵住虎口的上頜,那裡還可以得到阿布基爾堡炮臺的支援;後衛艦"無畏"號抵住虎口的下頜,"東方"號佔據中央,整個艦隊像一根鎖鏈封鎖住虎口的海灣。布里埃斯自己已經倚住了海岸,又是以逸待勞,天時地利都在自己一方。但是,有一點必須說明,他的對手是納爾遜。
如果說納爾遜的攻擊精神只是一種好勇鬥狠,那麼,他在戰術上的一系列創造,就是莫大的智慧了。納爾遜認為擊退對手不能算│海戰的勝利,只有殲滅敵艦,將其打沉或者俘虜,才算真正完成任務。所以,這次攻擊布里埃斯的艦隊,他的目的也不是把法國艦隊封在港內,而是要徹底消滅它們。無論如何,這次戰役對納爾遜來說都是一件瘋狂的事情。
五、勝利不足以寫盡輝煌經驗豐富的納爾遜,很快就發現了鐵桶陣的缺點,他下令開始攻擊——他並沒有命令艦隊立即撲向布里埃斯,而是命令全隊貼港│灣的西海岸行駛,避開法艦的炮火,首先強攻阿布基爾堡炮臺,這│無疑是一種明智的戰法。黃昏即將到來的時候,英國艦隊排成魚貫陣,自西向東順風開來,向炮臺開始一輪轟擊。
布里埃斯才終於發現自己的錯誤,他的佇列離炮臺比較遠,無法提供有力的支援,因為人員不足,他也不能派兵力去增援。理所當然的,頑強抵抗的炮臺守軍在1000門大炮的猛攻下徹底淪陷了。
於是,布里埃斯艦隊的前鋒,也就失去了掩護,但是這時太陽已經落下,而那個時代,海軍在夜間是不進行攻擊的,所以布里埃斯認為還有一晚上的時間可以補救,及時調整部署。但是納爾遜顯然不按常理出牌,晚7時整,他帶領英國艦隊乘著西風向法軍發起進攻,頓時炮聲響徹海洋和陸地。
大吃一驚的布里埃斯立刻命令法軍按計劃迎戰,他相信自己的炮火可以把納爾遜擋在海灣之外。但是,英國艦隊並沒有像他估計的那樣和法軍排成戰列對射。聰明果敢的納爾遜運用了一個非同一般的戰術,那就是把艦隊一分為二,一隊嵌進法國艦隊和海岸之間的狹長海區,像鐵鉗的鋼齒一樣自西向東橫掃,從法艦內部一側開始猛烈攻擊,另外一隊由納爾遜率領,從外側夾擊,然後,每一艘法艦都不得不承受來自兩側的打擊,而它靠岸的內側一面根本就沒有配置人員,所以根本無法還擊,只能眼看著腹背受敵而無可奈何。就這樣,每一艘法國軍艦都將被英國鋼鉗般的兩隻艦隊夾擊得狼狽無比。
老練的布里埃斯做夢也想不到納爾遜竟然敢這樣進攻。7時30分,裝備74門炮的英艦"柏勒羅豐"號不顧戰鬥力懸殊,猛撲向120門炮的法國旗艦"東方"號,米勒艦長命令集中槍炮向法艦的指揮台猛烈射擊。布里埃斯當即負傷,他的頭部和臂部都被擊傷,但這位將軍只用手帕壓住傷口,仍然堅持在陣位上指揮作戰。
兩個國家的水兵都表現了極高的勇氣,炮火映紅了夜空。雙方的戰術各不相同,法軍的炮手把炮口抬高,猛轟英艦的帆索,試圖使其失去控制,英軍炮手把炮口放低,對法艦的艙面橫掃,大量殺傷法軍的人員。雙方的戰術各有千秋,但是法艦是固定的目標,而且被訓練更為出色的對手兩面夾擊,戰鬥的天平迅速向英軍一方傾斜。
兩個國家的艦隊各有損失∶法國前隊的戰艦"居維葉"號、"征服"號、"斯巴達"號、"阿奎拉"號、"人權"號一艘一艘地起火,失去了戰鬥力;英國戰艦"獵戶座"號為了搶佔陣位強行從"居維葉"號和"征服"號之間穿過,被命中起火,艦長詹姆斯爵士戰死,該艦被迫擱淺,"柏勒羅豐"號也抵擋不住"東方"號強勁的炮火,成了一個漂浮的大火盆,"亞歷山大"號和"熱心"號接替它投入對"東方"號的攻擊。
"東方"號愈來愈撐不住了。一發炮彈再次擊中布里埃斯將軍,把將軍的雙腿都打斷了。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拒絕下艙接受急救,命令軍醫扶著他繼續在主甲板上激勵戰士,並命令後隊的維爾納夫砍斷錨鏈增援前隊。由於傷勢過重,7時45分,布里埃斯將軍倒在了血泊中,倒在了"東方"號的指揮台上。
但"東方"號的抵抗依然在繼續,直到9時以後,"東方"號上接二連三產生巨大的爆炸,火光映紅了海面,爆炸聲足以傳到埃及的金字塔。""東方"號沉沒了,它的1010名乘員中只有大約70名被英國軍艦救起。
戰鬥到這個時候,勝負已經分辨出來了,但是維爾納夫帶領的後衛艦隊依然在頑強抵抗,直到天色近曙,他才利用風力稍微減弱的機會率領殘存的兩艘戰艦以及兩艘巡航艦突出了重圍,這也是法蘭西艦隊在這次海戰中僅有的倖存者。包括"土倫"號、"無畏"號在內的其他艦隻降旗向英艦投降。
在整個戰役中,法軍的13艘戰列艦和兩艘巡航艦被擊沉或俘虜,而英艦隻有兩艘重傷。法軍陣亡1700人,包括布里埃斯中將和另外三名將軍,負傷和被俘的超過3000人,其中包括七名艦長。而英軍只傷亡了不到1000人。這就是戰術導致的巨大差別。
那麼拿破崙的處境呢?第二年8月,意識到已經無力迴天的拿破崙,乘坐"米倫"號巡航艦,悄悄地繞過英軍胡德將軍的封鎖艦隊,丟下埃及軍團,返回了法國。拿破崙留在埃及的軍隊堅持了三年,最後終於向英軍投降。他征服東方的夢想破滅了,這個夢想被埋葬在那個叫阿布基爾的港口。
而勝利的納爾遜,每當提起這次英勇而聰慧的戰役,臉上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