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王朝的皇帝最痴迷於狩獵,分別是遼王朝、元王朝和清王朝,其中清朝的皇帝們堪稱“狩獵狂魔”和“小動保大敵”!
清朝皇帝們非常痴迷於圍獵,這既是為了沿襲滿族人的傳統習俗,也是為了鍛鍊軍隊和士兵。
一直以來,清朝皇帝都將圍獵視為保持八旗軍隊戰鬥力的秘密法寶,這和滿族人的崛起有關。不同於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人,滿族人的前身——女真人起源於寒冷的白山黑水間,早先是地地道道的漁獵民族,狩獵在他們的生產生活中佔有極大的地位,許多女真人都全靠狩獵為生,還養出了能與猛獸搏擊的本事。
而說到女真人的狩獵,就不得不提他們特色的多人狩獵戰術——圍獵(打圍),可以說就是在一場場圍獵中,女真人才養出彪悍的戰鬥力、超強的身體素質和極具民族特色的戰術戰法。其刻苦堅忍的性格、悍不畏死的作戰方式和靈活的軍隊組織都讓周邊民族印象深刻,素有“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
小貼士:其實在古代,圍獵一直都是古人用來訓練士兵的一種方式,早在戰國之前,狩獵就已經是軍事大典了,是練兵的綜合演習。它是集合習武練兵、強身健體、振奮精神和謀取收穫等為一體的一項集體性綜合運動。
女真人的圍獵有兩種,分別是行圍(三面包圍)和合圍(四面包圍),《清史稿·禮志九》上這樣記載:“蓋圍制有二,馳入山林,圍而不合曰行圍,國語曰阿達密。合圍者,則於五鼓前,管圍大臣率從獵各士旅往視山川大小遠近,紆道出場外,或三五十里,或七八十里,齊至看城,是為合圍,國語曰烏圖哩阿察密……只以數百人分翼入山林,圍而不合,謂之行圍。”
早在部落時代,還未崛起的女真人就會在每年的秋冬兩季組織幾百甚至幾千人,到深山老林中進行大規模圍獵,能綿延幾十裡!
說起來,清朝八旗軍中的基層軍事組織——“牛錄”、“甲喇”,就源自女真人的傳統狩獵組織,原本分別是指10人和50人的狩獵小分隊,這是一種較為嚴密的組織方式。在狩獵中,女真獵人們會以每10人為一牛錄,然後以牛錄為單位步行或騎馬由聚集處分向兩翼前進,嚴明紀律,各照方向,令行進止,不準錯亂,整個過程猶如行軍佈陣一般。
這不併是件簡單的事情,對狩獵人員的紀律性、組織性和狩獵技能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因為山中地形和環境太過複雜,一旦有哪怕一個狩獵人員不遵守紀律,那麼整個隊伍就會出現組織錯亂的情況,包圍網將出現缺口,使整個圍獵毀於一旦——“圍獵之物,貴乎整嚴,不可出入參差,今左翼官在左,右翼在右,統轄而行”。
而且在深山老林和茂盛草原中,獵物都是一閃而過,且有草木遮擋,那麼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獵殺動物,就要求狩獵人員必須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優秀的射術和一把強弓,騎馬狩獵的人還必須掌握高難度的騎射技藝,能騎在快馬上,遠距離用弓箭射死奔跑在草叢、樹木間的獵物。
清朝箭矢
並且還需要有過人的勇氣和功夫,這樣才能保證在面對虎、熊、野豬這類大型猛獸的反撲時能用刀劍、槍棍結果其性命。
看到這裡,相信懂古代軍事的讀者朋友一定已經知道為何清朝皇帝將圍獵視為保持軍隊戰鬥力的秘密法寶了!其名為打獵,實則是練兵!要知道女真人剛崛起之時,之所以能湧現出一大批能力搏虎熊、手撕豺狼的猛將全靠他們的狩獵習慣。可以說懂得圍獵技術的女真人就是天生的戰士,而且是最勇武的那一種,還擁有極高的軍事素養,懂得如何分進合擊、兩翼迂迴和包抄截殺等高難度“玩法”。
女真人的圍獵就相當於是一場又一場的“軍事演習”,在這過程中不斷演練戰術戰法。最後他們只需將獵物從野生動物換成人類,連武器都不用換,就能排兵佈陣、行軍打仗了!他們的許多作戰模式還就如圍獵一般,並且戰鬥力絕對遠超承平日久的其他軍隊。
圍獵對女真人的戰鬥力影響如此重要,但圍獵的生活太過艱苦,當女真人崛起時,許多基層女真人就不願意再狩獵了,他們更願意農耕、放牧,女真人貴族也是如此,他們更想在家享樂,而不是風餐露宿,這種情況在後金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皇太極就多有抱怨,害怕造成國勢衰弱:
“今子弟遇行兵出獵,或說妻子有病,或說家中有事,多是託詞。不思勇往奮發,而惟耽戀室家,偷安習翫,國勢能無衰乎?”
對此,皇太極的解決辦法是親自下場組織圍獵,然後重賞在圍獵中表現良好的人員,以此督促。而即使是清朝虎踞中原後,統治者們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依然十分熱衷於圍獵。
此時的圍獵活動本質上已經成為了一種軍事演習,常常一年就要舉行兩次大規模圍獵,參與人數有的多達三萬餘人,主要目的是鍛鍊軍隊,居安思危,防止八旗軍貪圖安逸,荒廢騎射。其軍事元素濃郁,對參與者有嚴格的紀律要求,在圍獵和行軍紮營時,要求其必須依照相關紀律行事,否則就會被嚴厲處罰——“圍獵不整肅者,照例懲治”。
各種清代箭頭
在眾多清帝中,能親手射殺老虎的尚武皇帝不少,清朝的開創者——皇太極,曾在一次狩獵中就親自射死五隻老虎,還曾在老虎瘋狂反撲即將傷人的危急時刻,縱馬衝鋒嚇走老虎,救下部眾:
“辛丑,上還宮,是行也,上親殪五虎,從臣皆驚服神勇。”
而康熙帝絕對算是圍獵的骨灰級愛好者,死前數月還興致勃勃地馳馬揚弓帶兵圍獵:“(康熙帝)十月癸酉在南苑行圍,十一月戊子,不豫,甲午,大漸(駕崩)。”
他一生行圍無數,殺戮眾多野生動物,要是擱現在絕對是小動物保護組織的大敵,他晚年曾對近臣炫耀自己的驚人狩獵戰果,光老虎就殺了一百三十五隻!其它動物無數:
"朕自幼至老,凡用鳥槍、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隻,熊二十、豹二十醜、猞猁猻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射獲諸獸,不勝計矣。"
康熙帝還於1681年在熱河開闢了一萬四千多平方千米的皇家狩獵場——木蘭圍場,此後每年都率朝中重臣、宗室王公、八旗精兵和蒙古各部王公來此射獵,按狩獵多少,予以獎賞,舉行各種宴會,並檢閱軍隊的整體狀態,史稱“木蘭秋獮”。從康熙帝設立到嘉慶帝駕崩的一百四十多年裡,總共舉行了一百零五次木蘭秋獮活動。
木蘭圍場內除了有食草動物和禽鳥外,還生養著包括狼、猞猁、虎和熊在內的眾多大型猛獸,這些動物都在狩獵範圍內,而且在獵虎時,一些士兵還被要求近距離獵殺,不能用火槍、弓弩遠距離射殺,只許用特製長矛(虎槍)近距離搏殺,整個過程十分危險刺激。
因此圍獵遠比一般的軍事演習危險許多,同樣鍛鍊軍隊的效果也更強。康熙帝等清朝皇帝非常看重行圍的軍事意義,康熙帝就把自己的軍事才能和功夫都歸功於圍獵訓練之勤,還對勸阻他放棄狩獵的大臣直言駁斥:
“有人謂朕塞外行圍,勞苦軍士,不知承平日久,豈可遂忘武備!軍旅數興,師武臣力,克敵有功,此皆勤於訓練之故也……圍獵必講武事,必不可廢。”
虎槍刺虎
而即使是一生信佛,不喜獵殺,受局勢所迫難以離京,不曾組織兵士進行圍獵活動的雍正皇帝也告誡自己的後代,要求其重視圍獵,稱木蘭行圍為祖宗家法:
“予之不往避暑山莊及木蘭行圍者,蓋因日不暇給,而性好逸,惡殺牲,是予之過,後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
乾隆帝時期,圍獵活動推至新高潮,乾隆帝極為推崇圍獵,舉行了超過40次木蘭秋獮,史書記載其“皆因田獵以講武事”:
“務須悉心訓練兵丁以馬步騎射圍獵之法,兵丁等亦應各加奮勉。留心習學馬上技藝,耐受勞苦。”
乾隆鹿打架圖
乾隆帝是圍獵的行家裡手,他12歲時就曾在射場上連中五箭,因而受到康熙帝的褒獎,即位後也是親射虎,甚至用虎槍近距離與老虎搏殺,一些留存於世的清廷畫還詳細記載了乾隆的狩獵瞬間,比如《乾隆秋獵圖》、《乾隆刺虎圖》等。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清廷的圍獵活動漸衰,八旗日益糜爛,再也不能像父祖那樣開強弓,持長矛與猛獸相搏了,最後變得只剩下北方邊境地帶的少數兵士還會騎射,還能開強弓,其它地方的八旗兵們則完全不會了。
他們只能用軟弓、鳥槍狩獵,面對虎熊等猛獸時,更是連靠近都不敢靠近,只敢遠遠射擊,有的甚至都不自己動手,而是僱傭他人替自己打獵,這讓嘉慶帝特別厭惡,多次要下令禁止這樣的行為,但卻沒有多少用,因為這樣乾的八旗兵太多了,法不責眾,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道光帝即位後,受環境變遷、國庫空虛、大臣勸諫、八旗拉跨等方面的影響,木蘭秋獮被正式取消,八旗兵們也積重難返,再也沒有了祖先的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