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可以教給我什麼呢?很多人閱讀歷史,希望從中得到智慧,但是發現。,轉了一大圈,從茫茫的歷史煙海中,只得到了一些故事和概念。

這種閱讀歷史方法,只能掌握一些基本常識和知識。,卻沒有辦法拓展認知邊界。閱讀歷史應該升級為,開啟思考邊界的智力活動。

一:謀略的源頭活水

什麼謀略?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謀”下了一個精準定義。“慮難曰謀”,也就是解決難題的能力,就是謀略。

而中國的歷史,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葩。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謀略源頭活水。比如說《二十四史》《資治通鑑》《春秋左傳》甚至四大名著,都或多或少包含了謀略性的思想。

最典型的,並且在全世界形成影響力的。莫過於《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大概6000多字,對中國後世的政治家,軍事家,乃至企業家。都形成了重大的影響。

根據《史記》記載,白珪先生富可敵國,他自己聲稱:“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這是白龜自己總結的經商謀略。其中,重點提出了孫子兵法對他的影響。

至於軍事家,政治家,例如:韓信,白起,吳起,李靖,李世民,徐茂功,劉基,林彪,彭德懷,毛澤東,王陽明等等。作戰的方略都是從歷史之中汲取的智慧。

二:李淵反隋朝的窘境

唐國公李淵在太原密謀反隋的時候,他和東突厥的關係,並不是最好的。所以,李淵只能採取向東突厥臣服的策略,換取突厥人對他的政治和軍事支援。

李淵是了不起的政治家

當時的突厥比鄰隋朝的國界,對想瓜分隋朝的幾個軍事力量,都產生了重大的平衡和影響。

當時的軍事割據首領,主要在中國北部,東北,西北。直接或間結和突厥進行接壤。

所有的軍閥,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要想獲得隋朝的天下。必須想辦法得到突厥人的外援,很多割據勢力,都像突厥始畢可汗稱臣。

始畢可汗當時也很了不起。

求得這個北方強權的支援和保護。李淵在起義的過程中,謹慎的處理了和突厥的關係。

李淵採取的方法就是“服軟”策略。當時的李源,沒有著急公開和隋朝進行抗戰。避免過分的暴露自己真實的意圖,韜光養晦,避免遭到其他軍閥的敵意和對抗。

同時,李淵希望和東突厥友好相處,爭取突厥人對自己更大的幫助,而不是威脅和阻礙。

在公元前617年,數萬名突厥人軍馬包圍了山西太原,寡不敵眾的李淵,不得不上演了一場空城計。 突厥人,來到城下之後,竟然發現太原城門完全洞開,城牆上沒有旗幟,也見不到兵馬,在判斷無法得到確認之下。

突厥人從東門退出了山西太原,沒有進行攻城。李淵的空城計就這樣輕鬆的保住了山西太原。

歷史之中的空城計高手不是諸葛孔明,在實戰中,用的最好的就是李淵這次和突厥的短暫空城博弈。

空城計之後,李淵刻不容緩的想辦法和突厥進行外聯,馬上寫了一封信,送給了突厥始畢可汗。這封信中主要是向突厥人,提出了不可抗拒的條件。李淵要和東突厥形成了一項交易。用中原的錢財,珠寶換取突厥人直接的軍事協助,至少不讓突厥人干涉李淵統一中原。

這個策略得到了預定的效果,突厥人非常看重金銀財寶,但是突厥人也不是傻瓜。除了金銀財寶,他們還想要更多的政治籌碼。所以,突厥人作為北亞的霸主,要求李淵俯首稱臣,才會幫助李淵一把。

這時候,就考驗了李淵的謀略水平。到底要不要稱臣於東突厥?

李淵集團內部,發生了兩種相左的意見,一種意見是李淵自己的為代表,非常氣憤,認為無法接受這樣的條件。

一種意見,以他的兒子李世民為代表,李世民認為接受突厥封號,換取突厥人的幫助,只是權宜之計,而且早有先例。並沒有什麼可恥的,當下滿足突厥人名的需求,拿到我們的時間和空間,這才是戰略目的。在反覆的切磋中,李淵滿足了突厥人的要求。

李世民,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

透過這件事,我們看到了李淵身上的三個謀略要點。

第一:李淵在統一中原之前,先對隋朝的整體狀況做出了評估,對割據的軍閥們做出了研究,然後形成對突厥人核心訴求的精準判斷。(這是孫子兵法所講的:多算者勝。)

第二:摸準了突厥人的作戰習氣,秉性,採取了空城計。暫時性的欺騙了突厥人,換取了緩衝時間,冷靜做出判斷,定出了一系列的外交策略。(這就是孫子兵法所講:因敵制勝)。

第三:李淵在向突厥人稱臣時,雖然內心很猶豫。但是,發揮了內部集團的智囊團力量,對稱臣這件事情做了全面的深入評估,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議,選擇暫時妥協,贏得力量積蓄。(這是孫子兵法講的:能而示之不能。)

李淵的這種做法,就是很典型的謀略思想,讀歷史時,要透過這些細節,將自己置身於那個情境中,處在一種進退維谷的局面下,逐步的透過思考理順各種關係,理順各種戰略要素,最後,定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這個過程就是謀略的過程。定謀略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三個致命思維:

1.點子思維:認為突然想到一個點子,就是一個好的謀略,忽略了客觀環境的存在性和影響性,這種做法只能算是小聰明,不能算謀略。

2.盲動思維:沒有進入知彼的角度,分析對手優勢和短板,沒有充分評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形成粗略的判斷,定出粗糙的解決方法,後續,花很多時間去擦屁股,這都是盲目思維造成的。

3.情緒思維:孫子兵法上說“將不可慍而致戰”,也就是不能透過怒氣情緒,作出戰略決策,形成撞大運的謀略,很容易造成“滑鐵盧”的失敗結果。

三:企業家如何應用謀略

企業家面對的挑戰和難題,和軍事家,政治家本質是相通的,都要處理好人和事的關係。企業家要定的謀略,大概包括三個維度。

1.人才戰略

李淵能夠在眾多軍事割據力量中脫穎而出,最後得到統一中原的機會。首先,他的班底是很硬的,重要的軍事將領,包括李世民,李元吉(雖然李元吉能力不及李世民,但歷史上他還是有一把刷子的。),直接智囊團:包括劉文靜,裴寂等。

但是,所有人才團隊,都以李世民這一邊最為強大,李世民在作戰中,不斷收復各類人才,像徐茂公,尉遲敬德,杜如晦,房玄齡等。

有一股軍事力量,在某種意義上要相對強過李淵的團隊,這股軍事力量就是瓦崗軍,當時的重要將領是翟讓。

後來,投靠翟讓的李密,透過步步為營,機關算盡,終於把翟讓弄死,自己做了瓦崗軍的首領。

問題是:為什麼最後統一中原的是李淵,而不是李密?

李密作戰很勇猛,論單挑,李淵絕對不是李密的對手。但是論政治智慧,他們差的不是一個量級,李密身邊的人才,在次次的作戰中,逐步脫離了李密的統轄,一部分人流向了李世民的團隊,堡壘終於從內部攻破,無奈的李密,最後選擇投靠了李淵,因為得不到重視,最後,還是被李淵的將領滅掉。

他們之間核心區別就是:李淵的人才團隊是倍增式發展,李密的團隊是逐漸的凋零,在李淵圍繞統一戰略推進時,一步一步的被李淵蠶食鯨吞。所以一個企業家哪怕現在事業很小,企業很小。只要抓住人才戰略,把最優秀人才聚集到身邊,你可能就是下一個企業家裡的“李淵”。

2.聚焦戰略:

誘惑太多時,戰略上就會發生轉移,很多企業家都犯這個錯誤。難的不是聚焦本身,最難的是,如何在不盈利的情況下,還能持續聚焦。

亞馬遜的貝索斯,就是這方面的典型高手。到目前為止,亞馬遜的盈利和投入還不能成正比,亞馬遜的投入遠大於盈利。

我們打一個粗略的比喻,如果亞馬遜在2021年盈利1,000億,亞馬遜投入大概是1,500億甚至更多。

這裡邊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貝索斯知道:他要的是什麼,如何打造一個生態體和護城河?有一個更持久的聚焦戰略思維,透過他自己設計的商業模型“增長飛輪”效應,總有一天會得到更大的收穫。 因為他透過持續的戰略投入,形成了行業的生態體護城河,這是貝索斯真正的聚焦戰略,具體的實施場景,也是給我們很核心的一個啟發。

3.增長戰略:

企業增長遇到外部環境或內部環境不好的時候,就會停滯增長,甚至會下滑。

所以,我經常向很多企業家推薦一部書,查爾斯漢迪先生的《第二曲線》。

這部書只講了一個核心的概念,在不影響戰略聚焦的前提下,在主營業務之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例如:阿里巴巴,完成淘寶這個業務戰略護城河之後,開始尋找快遞業務的增長,支付寶業務的增長,投資業務的增長等等。

看上去好像和聚焦戰略相沖突,在盲目多元化,實則上是沒有領略,第二曲線增長背後的邏輯是什麼?第二曲線增長戰略,一定是圍繞著你的主營業務做好,做紮實,形成護城生態之後,做的業務延伸,自動性的曲線增長,在主營業務最高峰的時候,就要迎來第二業務增長的春天。否則就是盲目的多元化,他們之間就是魔鬼與天使的瞬間差別。

以上就是謀略帶給我們的場景和價值。謀略本身並不神奇,只要我們深入到歷史之中,都可以通過歷史場景,某一個人,某一個事件,得到相應的謀略啟發。看上去不相關的軍事案例,可能是一個核心的商業指導策略,看上去一個不相關的政治內部博弈,可能就是一個管理中解決難題的框架。這就是很多人所說的“跨界學習”的價值。

四:推薦一些謀略經典書籍

根據多年的閱讀體會,有些很好的謀略經典,非常值得企業家認真參考,閱讀,體會。

我做了一下篩選,圍繞這樣幾個範圍,向大家推薦一些謀略性的書籍。

1. 毒辣謀略系列:《資治通鑑》《長短經》《三國志》

2.實戰謀略系列:《孫子兵法》《六韜》《鬼谷子》《戰國策》《素書》《老子》《韓非子》《荀子》《管子》

3.滲透謀略系列:《論語》《春秋左傳》《貞觀政要》《呂氏春秋》《管子》《道德經》《莊子》

4.強勢性謀略系列:《三國演義》《水滸傳》《晉書》《漢書》《史記》《後漢書》《讀通鑑論》《明通鑑》《通鑑紀事本末》《東周列國志》

5.西方謀略系列

《教父》《君主論》《智慧書》《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戰爭論》《競爭策略》《競爭優勢》《競爭論》《策略博弈》《黑天鵝》

6.滋養謀略系列:

這個系列,看上去跟無謀略無關,但是它確實滋養謀略生成的土壤。《西遊記》《金品梅》《紅樓夢》《德川家康》《理想國》《西方哲學史》《管理的實踐》《第二曲線》《曾國藩家書》《偏見的本質》《自私的基因》《經史百家雜鈔》

這些書籍,如果花一些系統時間,認真閱讀並且做好批註,每個人都能獲得立體的謀略思維架構,在面對難題逆境時,你就會不慌不忙,從容不迫,步步為贏,謀定後動,減少人生的失誤。

2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資治通鑑#,P25,武則天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