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文:木木清華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抗日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結束,日軍在中國大地上整整橫行了14年。14年間,日軍約有260萬人(偽軍約有210萬左右,)參與了殘害中國人民的罪惡當中。

日軍在日本政府和軍隊高層的默許下甚至縱容下,日本軍人人性淪喪,變成了一個個嗜殺的魔頭,就連當時的德國都稱日軍為“獸性部隊”。他們每到一處,往往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所到之處往往整村、整城的進行屠殺、搶掠、欺辱婦女,日軍殺人,被害之人死前往往承受極端的折磨痛苦,正如美國總統羅斯福評價日本人:“最卑鄙、最無恥的民族!”

侵華日軍在中國對手無寸鐵的無辜民眾展開屠殺,製造無數慘案,今天的本文故事的主角銀金花的一家人就是被日軍無辜殺害。

巾幗英雄銀金花是一位充滿血性的女漢子,有仇必報,全家被日軍殺害後,她毅然參軍血戰日軍,在一次白刃戰中與日軍近身肉搏,連續刺殺7名日軍,威名遠揚!

生逢亂世,命不由己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的中國,日子安靜,歲月靜好!如果時光可以輪迴到上世紀初期,我們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地幸福,那是一個天災頻發,戰亂不斷的年代,在那個時代出生的普通人,一切都得聽天由命。

銀金花的祖輩本來是山東人,無奈家鄉發生大災荒,家鄉餓殍遍地,彷彿變成人間地獄一般,大量的老百姓難以度過災年,就成群結隊開始“逃荒”,銀金花的爺爺帶著家人逃荒到了河南漯河一代安頓下來。

爺爺經過幾十年的勤儉持家,日子慢慢好了起來,全家人丁興旺,一大家子42口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1912年,銀金花“呱呱墜地”,爺爺對這個女娃甚是喜歡,他是一個習武之人,精通一些傳統武術拳腳功夫,從小就開始教習銀金花武術,希望她能傳承自己的看家本領。

銀金花也不負爺爺的期望,練得一身好武藝,如果沒有戰爭,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將會一直這樣幸福下去,沒有大富大貴,卻也能安享歲月美好。1938年至1941年,日軍多次派飛機轟炸漯河,造成了眾多民眾傷亡,日軍還在漯河周邊製造多起慘案,大量屠殺中國百姓,銀金花一家42口全部遇難,僅剩她一人僥倖生還。

1938年至1941年期間,日本侵略軍飛機曾多次轟炸漯河,其中造成人員傷亡最大的有兩次:一次是1938年8月轟炸漯河鎮;另一次是“豫南戰役”時,對舞陽、漯河、郾城、臨潁等地的狂轟濫炸。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僅在臨潁縣就打死農民2350人,逼死12333人,欺辱婦女2139人,其中致死80人。日軍到處橫行霸道,為所欲為,老百姓無不恨之入骨。

銀金花身負國恨家仇,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為此,小小年紀的銀金花經過一番周折(先後流浪重慶、長沙等地)找到國軍的徵兵處報名參軍,負責招兵的軍官一看是個小女孩,連連擺手拒絕,銀金花提出與男兵比武——贏就留下,輸就離開。軍官找一個五大三粗的新兵與她比試,僅一個回合,男兵就被摔了一個底朝天,疼得半天沒有爬起來。就這樣,銀金花入伍開始了近10年的軍旅生涯。

入伍之後,她向長官提出要到一線作戰部隊殺鬼子,得到批准後,每逢戰鬥,她都端著槍衝鋒在前,甚至與日偽軍近身肉搏,由於作戰勇敢,殺敵較多,她被破格提拔為主力部隊骨幹班的班長。

她對日軍的恨是刻在骨子裡的,永遠無法抹滅,多年後,已是百歲老人的銀金花每每回憶起戰鬥過程中目睹的日軍暴行,還是氣得渾身發抖。

“日本人不停地炸,地上到處是死人,屍體東一塊、西一塊,有的被炸到樹上吊著,有的被炸得分不清了,我夜裡行軍時就曾經被人絆倒!日本兵殺人的時候根本不分男女老少,用刀砍、用槍打,想怎麼殺就怎麼殺。為了比試誰厲害,日本兵讓中國人在河邊跪成一排,用刺刀連著捅,看誰殺得多,瀏陽河水被血水染得紅彤彤的,河道都被堵住了。”

為了能多殺鬼子,銀金花多次加入敢死隊,端著機槍拼命向日軍衝鋒。她兩次參加長沙會戰,身上至今還留著3道長長的傷疤。其中右手臂上有一道刺刀留下的傷疤長達5釐米,非常顯眼,抗戰勝利後,銀金花回到鄉野隱姓埋名幾十年,從不向人提及自己的抗戰經歷。據說,有一次,年邁的銀金花到醫院看病,醫生給她檢查身體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那道疤痕,

銀金花為了釋疑,這才講出了自己的從軍經歷,其中就包含“5釐米傷疤的來歷”。據老人家講,這道疤痕是在參加瀏陽河附近的一次戰鬥中留下的,不僅手臂上留有疤痕,頭部也有。

“那是一場肉搏戰。日本鬼子衝上了我們的陣地,我們的子彈打完了,來不及補充,只好操起刺刀迎上去。有的鬼子瞧我是個女的,個子比他還高,覺得很驚訝,就想俘虜我。鬼子向我撲過來,我側身一躲,再反身奪過他的槍,一腳就把他踢到了山坡下!”

在那次戰鬥中,銀金花與鬼子白刃戰中,刺死了7名鬼子,日軍見拼刺刀拼不過,開槍將她“擊斃”,幸運的是她的頭部只是被彈片擊中,昏迷了過去,後來被搶救了三天三夜才醒了過來。醫生後來告訴她:她昏迷倒地時,右手手腕受傷脫臼,傷口很深。

“左手臂的疤痕”是在一次急行軍途中,遇到了日軍轟炸,山上的一塊大石頭滾落,她本能伸出左手擋了一下,命算是保住了,但是手臂上留下了一條超過5釐米長的疤痕,她笑著說:“這個傷不值得,不是殺鬼子留下的,沒功勞!”

抗戰勝利後,銀金花參軍入伍“殺鬼子復仇”的目的完成,她決定歸隱山野,過平靜的生活。銀金花和同是抗戰老兵的丈夫周輝榜脫離了國軍部隊先是到湖南辰溪縣一處鄉野隱居起來,1949年回到(周輝榜)老家寧遠縣天堂鎮嶺腳村安居。1991年,銀金花老年喪子,經歷了“黑髮人送白髮人”的悲痛,老人家一向健康的身體開始出現狀況,聽力和視力有所下降,還患上了腎炎。

銀金花晚年的生活有很好的保障,當地政府和志願者時常關懷老人家,對此,她甚是知足:“能夠活下來,我蠻知足了!現在國家穩定,沒有戰爭動盪,不用擔驚受怕,可以放心過日子……”晚年時候她曾告誡國人:“日本人狼子野心,對小鬼子不能心慈手軟!”在她眼裡,小鬼子畜生不如,“以德報怨”可能換來的是“恩將仇報”。

結語

截至2015年5月,銀金花是永州市唯一健在的抗戰女兵。

不忘歷史,是為了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請銘記每一位抗日的先輩們,牢記他們的故事,傳承他們的不屈精神!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拉普蘭戰爭:二戰前期本是盟友的德芬兩國,為何在戰爭末期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