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縱觀24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在權力面前,父親和兒子表現得多為敵對關係。從秦朝開始到清朝結束,十幾個朝代,幾百位皇帝。他們的繼承人多數都被自己玩殘,父子反目成仇,弒父殺子不難發現。

漢武帝英明神武,對待自己的兒子,太子劉據,因為害怕太子謀權篡國,派兵殺掉劉據。後來發現自己判斷錯誤,可惜物是人非,逝者往矣。

李世民早期,殺害兄長,逼自己父親李淵退位,繼承皇帝;後來由於沒有處理好子女關係,讓太子李承乾誤認為弟弟李泰有奪嫡之念,決定鋌而走險,派兵殺掉李泰,然而事情未能成功,被李世民察覺,及時平息事端,導致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從太子變成老百姓的悲慘遭遇。

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臨朝稱制,公元684年,武則天下發她的懿旨,廢除自己三子李顯大行皇帝,貶為廬陵王;公元684年,武則天又讓她的四兒子李旦繼大行皇帝位,由於自己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公元690年,決定再次廢除四兒子李旦,降為皇太子,自己即大行皇帝位。皇太子李旦在武則天為帝期間,整日誠惶誠恐,被武氏家族殘忍迫害,最終在698年,不忍武則天迫害,讓出皇太子之位。公元705年,再次封為皇太子的李顯召集眾臣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自己即大行皇帝位。

對於唐朝這段歷史中,皇帝和母親,母親和兒子,皇帝和兒子之間存在一個混亂關係,總體而言都是為了權力而鬥爭。

到了明朝,篡位的王爺朱棣對自己的太子兒子朱高熾那真是極盡折磨,無論是治國還是理政,都是百般挑刺,不是嫌這不好,就是嫌那不好。胖兒子朱高熾就在父親朱棣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折磨中,最終繼位做了八個月的皇帝就撒手人寰

到了清朝,唯一存在的皇太子胤礽從剛出生就被康熙力為太子,幾十年風裡來,火裡去,從小歷練,早早就連就過硬本領,處理朝政幹練果敢,為時人所稱讚。可是由於康熙本人活的太久,生的兒子太多,諸皇子之間的權力鬥爭日漸白熱化,太子胤礽對於自己的地位感到害怕,於是出現了乖張行為,加劇了康熙與兒子之間的矛盾,最後被康熙二次廢黜

然而,這些皇權與儲君權力之爭中卻有著這麼一朵奇葩。

朱元璋和太子朱標的關係卻為世人傳為佳話,朱元璋對待朱標的態度與他們那是截然相反。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朱元璋與朱標都經歷過戰爭洗禮,知道得天下不易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標出生,那時候的朱元璋正在瘋狂地爭奪地盤,之後與陳友諒、張士誠的決戰,朱標雖沒有參與,但是也經歷過這段歷史。獨特的歷史中造就的孩子往往是自己最疼愛的。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標十三歲,被朱元璋立為太子。這個年紀的朱標,接受著帝國最高的待遇,享受著別人都無法享受的教育,醫療以及後勤保障服務。他有李善長、宋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人作為自己的老師,懂得了怎麼治國理政,怎麼統兵打仗。

由於朱標享受著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時候就被朱元璋帶在身邊,時常教導他。

“兒生長富貴,習於晏安。今出旁近郡縣,遊覽山川,經歷田野,其因道途險易以知鞍馬勤勞,觀閭閻生業以知衣食艱難,察民情好惡以知風俗美惡,即祖宗所居,訪求父老,問吾起兵渡江時事,識之於心,以知吾創業不易。”

朱標悉心接納父親的教導,真正明白了父親創業之艱辛。

二、朱標生性仁慈,為人和善,與自己施政形成對比

朱元璋做皇帝時,時常感覺到自己施政過於嚴苛,希望後世之君能夠採取仁政治理天下,他常常告誡朱標要以仁慈治天下。

“古用此為撲刑,以其能去風,雖傷不殺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念之。”

古代人用這個東西施加撲邢,是因為這個東西治療痛風,雖然對人有傷害,但是不會將人殺死,由此可見古代人用心宅厚,希望你也能學習他們這樣。

朱元璋由於自己施政嚴厲,對待官員制定的規則過多,過於苛刻,為了能緩和君臣矛盾,對國家有利,朱元璋希望朱標能夠用人心,施仁政

三、作為一名父親,他對子女的愛發自內心

朱元璋出生貧寒,雖然家境貧寒,但是父母仍會在這破舊的房屋中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溫暖,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父母對自己都是極盡照顧。然而,由於元朝壓迫,父母雙雙離自己而去,加上幾十年的戰鬥生涯,讓朱元璋瞭解到了一點,什麼都是不可信的,唯有血濃於水的親情才是最值得信任。

因此,朱元璋自從生了朱標之後,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極盡疼愛,百般照料,努力將他培養成帝國優秀的接班人。

自父母離自己而去,朱元璋始終將馬皇后和長子朱標作為自己的親人。對待親人,朱元璋願意捨棄自己的全部,即使自己苦些累些,只要自己的親人過得好,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回報。

作為一名父親,自己是盡到職責的,對於他的這個兒子,朱元璋是日日教導,勤加鍛鍊,只為為了帝國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

朱元璋對於朱標,從沒有考慮過權力的鬥爭,朱元璋雖然一輩子都在為權力作鬥爭,但是卻從沒和太子朱標在權力鬥爭中發生過矛盾。朱標對他而言,僅僅是他的兒子,是他生命中最親近的人,僅此而已。

四、朱標對待兄弟之情讓朱元璋極為滿意

《明史》記載: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

對於秦王、周王所犯的錯誤,朱標在自己父親朱元璋面前幾次為他們辯護;對待有人誣告晉王想謀反的行為,朱標也是哭著向朱元璋求情,讓他查清事實再下決定。

有鑑於此,朱元璋體會到朱標是一名合格兄長,即使在自己百年之後,朱標也絕不會對兄弟慘下殺手,朱氏後裔不會受到皇權的清洗,這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一件事。

雖然之後,朱標與朱元璋在誅殺大臣意見上產生分歧,朱元璋對朱標一頓猛批,但是最終還是理解了朱標的苦心,絕沒有認為像後來的那位康熙帝那樣認為兒子挑戰自己權威,要替自己而代之

正是因為朱標出生戰火,早知父親打下江山不易;為人仁慈友善;加上朱元璋將其視為親人這幾點原因才讓他和朱元璋的君臣父子關係變成一段佳話。

1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唐朝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