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古代皇帝在人們心中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的言行無不被世人所關注,就連取名也要忌諱與帝王相關,而稱呼也不例外。我們熟知的稱呼中“朕”字便是帝王專屬,不過早期帝王卻是以王相稱,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為了一個“王”字更是連年征戰,期間還自稱寡人。無論是哪個稱呼在今天看來,常人是莫能許之,雖然時代開放但這些稱呼卻根深蒂固地成了帝王的象徵,其中尤以“朕”字最為人們津津樂道。

《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李斯推薦秦始皇用朕自稱的理由為:“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在這之前也有人建議君王專用但並沒有被推廣開來,而秦始皇採納了這個建議並嚴格執行,後世帝王也不約而同地達成了共識。從秦始皇創立“皇帝”一詞中就能看出其超凡的見識和得天獨厚的霸氣,在“功蓋三皇,德超五帝”中各取一字,而“皇”與“帝”兩字本身便具有非凡的意義。那“朕”字又是為何被始皇相中從眾多君王自稱中脫穎而出呢?其實想要究其根本,拆開便知,這也是象形文字獨特的魅力所在。

“朕”字早在西周之前便已產生,當時部落之間並未侷限“朕”字的身份,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可以稱“朕”。在《尚書》中有多處提到帝王稱朕,但他們也只是偶爾如此自稱,目的在於取其“躬身”之意以表達自己的謙虛寬厚之心。東漢時期的蔡邕在其著作《獨斷》中明確指出“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貴賤不嫌,則可同號之義也。”可見先秦時期朕通常都是用在禮儀上的謙詞。

在《爾雅·釋詁》更是直截了當地寫著:“朕,我也;朕,身也”。在甲骨文中,“朕”字象形為彎腰作揖之態,而上世紀出土的周朝毛公鼎上銘文上的“朕”字,其左邊則沿襲了甲骨文的象形而右邊已經開始演變不再躬身。在《周禮·考工記·函人》中也開始有了演變跡象,書中此處說“視其朕,欲其直也”,而周朝只有負責鎧甲製作的匠人才稱為函人,他們用“朕”代指皮革取直的縫。故而段玉裁在其《說文解字注》中說“朕”在舟部,應作船縫之解。從象形規範上不難看出,起初的部首為“舟”,表示用木板造船的時候,代指取直的縫,“朕”字自此便逐漸有了表率的含義。

而《莊子》內篇中提到“體盡無窮而遊無朕”則表示“朕”在古代還有一層意思,葛洪的《抱補子》也說“機兆之未朕,我能先覺之”,表示“朕”字在表率取直的基礎上再次延伸出蹤跡、徵兆之義。後來馬王堆皋書中出土的《老子·德經》中有一句“牝恆以靜朕牡”,“朕”字於此儼然與柔靜克陽剛的克同意成了一種能量。不難看出“朕”字的演變註定了這個字的不凡,從民可同號到表率之意後,等級之分自然顯現,平民雖然可用但已鳳毛麟角,直到秦始皇法令的頒佈,這個字就更諱莫如深被百姓所淡忘了。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權貴才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