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魏晉風流·世說新語(13):

當名臣遭逢大饑荒:別人嚼過的饃不香,但能活命

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兩晉共延續一百五十五年,期間經歷了十五個皇帝,平均一個皇帝在位十年,這還只是平均,有的皇帝下去又上來,有的剛上去又下去,換得不亦樂乎,走馬燈班換皇帝的結果就是老百姓苦不堪言。在這樣的亂世裡,無論是名門望族還是普通百姓,大都經歷著生離死別、朝不保夕的日子。

《世說新語》裡,記載了一則小故事:東晉懷帝永嘉年間,政局混亂,民生疲敝,匈奴貴族劉聰的部將攻入洛陽城,懷帝被生擒活捉,整座洛陽城被付之一炬,這就是著名的“永嘉之亂”。

變亂中民不聊生,全國各地都很窮困,吃飯都成問題。當時的名臣郗鑑人到中年,家境一貧如洗,吃飯都吃不飽。郗鑑是東漢末年的御史大夫郗慮的玄孫,算是名門之後。常言道富不過三代,他從小家裡就很窮困,但郗鑑讀書非常認真刻苦,即使是耕地放牛,也都在吟誦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為人品德也非常高尚。

家鄉的老百姓對他很是尊重,就商議了一下,大家一起供郗鑑吃飯,郗鑑就帶著他大哥的兒子郗邁,還有外甥周翼兩個小孩一起去吃飯。時間長了,鄉親們就有點意見,對郗鑑說:“現在是朝不保夕,因為您賢德,大家都是餓著肚子供您吃飯,想要和您共渡時艱,您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來,恐怕我們也負擔不起。”

郗鑑乃是知書明理的君子,鄉鄰們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哪有不明白的道理,於是就自己一個人去吃飯。吃飯的時候,他最後總是剩下幾口飯,含在兩頰邊上,等到回到家裡,把這兩口飯吐出來,給兩個孩子吃。就靠著每餐這口中的幾口剩飯,保全了兩個孩子。

這則“郗公吐哺”的故事,看完頗令人覺得心酸。一方面我們可以感受到東晉時期的社會環境極為困難,即便是郗鑑這樣的名士和他的家人也同樣吃了上頓愁下頓,不得不靠這種艱辛的方式保全自己的家人。另一方面,也為這樣的環境下,郗鑑還能記得自己的親屬,用這樣心酸的辦法讓孩子們渡過大饑荒的年代感到讚歎。

後來,郗鑑入朝為官,先後做過太子中舍人、中書侍郎、兗州刺史等職務。永昌初年,任領軍將軍、安西將軍、尚書令等職。參與平定王敦之亂、蘇峻之亂,並與王導、卞壼等同受遺詔輔晉成帝。累官司空、侍中,封南昌縣公。鹹康四年,官拜太尉。鹹康五年(339年),郗鑑去世,年七十一。獲贈太宰,諡號“文成”。

郗鑑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女兒郗璿嫁給了司徒王導的侄子王羲之為妻,自己的一個孫女郗道茂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為妻。

當年郗鑑吐哺養育的侄子郗邁後來做到晉陵內史、中護軍;他的外甥周翼後來做到剡縣縣令、青州刺史、少府卿等職務。

郗鑑去世時,周翼正做剡縣縣令,他立刻辭官回到家鄉,在郗鑑墳前為他守孝三年。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蒙古西征橫掃歐洲,你以為他們真有多強?不過是對手太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