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為了推行紙幣,禁止使用一切貴金屬,包括金銀和銅錢。在沒有中央銀行和準備金的情況下,這個破政策很快就崩潰了。永樂朝是明朝唯一一次大規模鑄幣(所以常見的明朝銅錢都是永樂通寶),但這個規模和宋朝以及清朝比都小的多,根本不可能滿足戰亂過後恢復的經濟發展,最終迫使民間貿易到退為以物易物,直到白銀大量流入,但這時候政府早放棄金融管控多少年。
養廉銀不是發給基層辦公用的,那是官員的特別津貼。清代在基層最重要的改革是把吏員納入財政體系裡去了,有工資可以領了,明代那就是強制服役,沒錢拿的,不貪汙腐敗根本養不活自己,所以清代的基層統治依然要比明朝好的多。
明朝不是歷代都鑄幣的,明朝的鑄幣主要集中在洪武到永宣這一階段,洪武型財政本身就是反對市場強調實物交易與勞役為特徵的,鑄幣量並不多,因此之後兩百年到隆慶開海都基本沒怎麼鑄幣,除了嘉靖年間有過規模相對較大的鑄幣活動。
而且明朝貨幣供應量極小,現在推測洪武到永宣鑄幣不會超過六百萬貫,只相當於北宋鑄幣高峰時一年的鑄幣量,也遠遠少於清朝(僅乾隆年間鑄幣至少兩千五百萬串),再加上海外貿易流出的貨幣,明朝自己發行的貨幣很少,基本屬於撒手不管的狀態。
基本上白銀流入前,明朝的交易依靠的主要是宋錢和實物。其次就是因為紙幣玩崩了以後,沒有再試圖改革這一貨幣體系,使其成為禮儀賞賜用品了,直到明末快完蛋的時間試圖重啟紙幣,以應對財源不足的問題,因此整體上看,明朝對金融領域完全是放任的,鑄幣不足一方面是因為銅礦稀缺,更重要的則是因為洪武型財政的制約,總之就是錢不夠用。
真正實行銀本位,要到清以後才開始。但問題就在於明代在張居正之前,白銀還沒正式納入稅收體系,可張居正改革後將白銀正式作為稅收體系裡的一個貨幣單位。這下好了,金銀本就自帶貨幣屬性,白銀自然就成為了一般等價交換的參照物。在萬曆初年因為白銀大量流入,市場上白銀流通穩定,問題還不顯現。到了萬曆後期市場上白銀流通減少,物價就開始飛漲。
所以按崇禎的理解他就算加派三餉,稅收也不高,怎麼就都造反了?因為他不懂現代金融,他收的是銀子,朝廷折銀徵收賦稅,這到下面就廢了,老百姓要拿多少米布茶去換得到市場上的白銀?
白銀已經成為硬通貨,商家自然是缺什麼囤什麼,結果就是大量農民破產成為流寇的生力軍。明朝財政崩潰的根本就在於沒有足夠的白銀作為流通貨幣,如果有足夠的白銀投放到市場,崇禎那點三餉就根本不算什麼。
白銀不是明朝官方貨幣,兌換本身就不方便,地方商人又故意壓低米價,農民要交更多的米才能交完賦稅。清代有充足的貨幣供應,就是銅錢,明代基本就不鑄幣,兌換白銀相當於拿著米去換金塊,這和拿米換人民幣的難度差遠了。而且明代白銀被民間控制,米銀價格被商人把持,中央對金融無法控制,清代則不會,銀荒導致的是銅錢貶值。
清代的問題不是白銀窖藏,而是白銀外流,雖然根本效果是一樣的,不過好在清末與各國貿易往來日漸緊密,田賦雖然少了,但關稅收入多了好多,光緒年間的稅收是清中期的將近兩倍,主要都是關稅貢獻的,而且還有國外銀行可以借錢續命,所以其面臨的金融問題比明朝小的多。
銅錢就是流通貨幣,因此交易簡便的多。火耗永遠不可避免,但是清朝火耗歸公以及回收了鑄幣權減輕了一定的負擔,清朝實際完成了一條鞭法想達到的目的。清朝奪回鑄幣權,從日本進口銅和鉛彌補銅礦不足,中期開採雲南銅礦,嚴厲打擊私鑄,各地設立寶局,改革稅制,廢除明代的糧食本位,統一徵稅單位為銀,既庫平銀,銅錢與庫平銀掛鉤,真正實現銀本位,至此基本維繫了貨幣穩定。所以清朝末期,才有大量的白銀去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