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還記得那首《大刀進行曲》嗎,熟悉的旋律歌頌了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第29軍大刀隊的英勇事蹟。今天講講當時國軍第29軍大刀隊中的代表人物,被稱之為“刀王”或者“刀神”的於德元老英雄。他曾經一人砍倒13個日軍士兵,靠的就是2套神秘的刀法,詳情請看正文。
一、幼年習武的河南農家壯漢,加入西北軍;1917年的河南省洛陽市,一個普通的貧困人家,出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於德元。因為河南有少林寺,學武的氛圍很濃,為了強身健體,也為了有個本領保護自己,所以於德元從小就酷愛習武,不分門派,凡是有用的防衛和傷人武術,他都願意學,且不怕吃苦。
因為喜歡武術,所以於德元也喜歡看很多武術類的戲曲,聽一些古代愛國將軍的故事。比如精忠愛國的岳飛,就是他很喜歡的人物。也因為如此,看到日軍到處肆無忌憚侵略我國,祖國的兄弟姐妹們飽受欺凌,所以和很多愛國的熱血青年一樣,於德元青年時參加了軍隊,後逐步成長,最成為於西北軍楊虎城將軍手下警衛團三營一連的少尉連副。
河南少林寺
二、軍閥混戰,裝備短缺,愛國將領宋哲元成立“大刀隊”;提到“大刀隊”,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愛國將領宋哲元將軍了。這位山東漢子,畢業於北洋隨營武備學堂,後進入了西北軍,跟隨馮玉祥,因病去世後被追認至陸軍一級上將。
可以說宋哲元是馮玉祥的左膀右臂,被稱之為西北軍“五虎上將之一”,可見在西北軍中宋哲元的地位和威望之高。在馮玉祥被閻錫山軟禁的時候,也正是宋哲元代表西北軍與閻錫山、國民政府及中央軍方面談判。他文武兼備有理有據,一面表示服從國民政府領導,一面又加緊軍備,施加威懾。
馮玉祥又是“北京政變”,又是“通電下野”,來回折騰個不停,沒辦法宋哲元也是跟著老首長為其鞍前馬後,盡著自己的努力。
左二為愛國將領宋哲元將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身為第29軍軍長的宋哲元,多次明確表態,要一致對外,不把自己不對的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要對準侵略者。但是由於多年軍閥之間的混戰,29軍因為武器損耗嚴重,出現了士兵不能滿配彈藥的情況。這樣一旦實戰時,沒了彈藥槍就成了燒火棍,而刺刀又是日軍士兵比較拿手的近戰方式,光拼刺刀,佔不了便宜。
於是,在研究了當時的實際情況,結合訓練週期,最後宋哲元和29軍將領們決定成立一支“大刀隊”,用老祖宗傳下來的刀法,在實戰中與日軍刺刀進行較量。
宋哲元將軍有勇有謀,他想做的事情,一定是要做好。所以,他一方面從現有編制中迅速抽調身強體壯計程車兵加入“大刀隊”,習過武的自然優先錄取。這個時候,身強體壯,又從小習武會耍幾套拳腳的於德元就被抽中,正式加入了“大刀隊”。
另一方面,宗哲元將軍還讓兵工廠打造了很多種大刀的樣式,在演練中選擇最適合近戰的刀。
西北軍士兵挑選最合適的大刀
三、宋哲元將軍請國術大師李堯臣作為大刀隊總教練,創立“無極刀”法;有了人,有了刀,那麼還差一套適合軍隊的刀法。於是,宋哲元將軍命人從從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遍請武術大師前往軍中傳授刀法。最後,經過人引薦,他用自己的愛國之心遠從北平,請到了當時的武術大師李堯臣,為“大刀隊”創立獨特的刀法。
這套刀法就是西北軍大刀隊的“無極刀”法,該刀法是在結合中國傳統軍隊曾經使用過的唐軍陌刀、戚家軍刀法以及清代軍中刀法的基礎上,結合冷熱兵器交替使用的特點,所創立的適合現代士兵近戰時使用的刀法。
除此之外,西北軍還有一套非常有名的“破鋒刀”法,該刀法沒有一絲民間雜耍時的花哨,講究的就是一個實用,刀刀致命,且兼顧防守。
迎面大劈破鋒刀,掉手橫揮使攔腰。順風勢成掃秋葉,橫掃千鈞敵難逃。跨步挑撩似雷奔,連環提柳下斜削。左右防護憑快取,移步換型突刺刀。
訓練中的“大刀隊”
四、經歷西安事變和淞滬戰役,29軍大刀隊中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刀王”;於德元,因為從小習得武術,所以在練習“破鋒刀”的時候,上手特別快,很快便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練習之餘,很多時候,當教練忙不過來的時候,於德元也主動承擔起來幫助戰友的責任,與戰友們相處非常融洽。
後來西北軍經歷了著名的“西安事變”,為統一抗戰出了一份力量。國共雙方後開始一致對外,聯手抗擊侵略者。
淞滬會戰爆發後,西北軍抽調精銳前去增援抗戰,於德元所在的“大刀隊”就在其中。一與日軍接觸,“大刀隊”就打出了自己的名聲,讓日軍聞風喪膽。當時,每個“大刀隊”的隊員,都配備了手槍、手榴彈,當然最醒目的就是那一把約8斤重的大刀了。
“大刀隊”抵達戰場後,奉命防守一段外灘,在有水的戰壕中阻擊日軍透過。因為日軍有備而來,所以有著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補給,而“大刀隊”遠赴戰場,所攜帶的彈藥並不多,所以儘可能把敵人放近了再打。在“大刀隊”防守的外灘部分,日軍遲遲未能透過。
攜帶裝備趕赴上海支援淞滬抗戰的“大刀隊”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刀隊”的彈藥都打得差不多了,所以就必須與日軍進行白刃戰。等到日軍接近後,“大刀隊”的隊員們跳出戰壕,衝了出去,和日軍拼殺了起來。因為日軍本身也對自己的近距離刺刀格鬥非常有自信,所以也樂於白刃戰。可是,他們沒有料到的是,此次他們遇到的“大刀隊”是他們刺刀的剋星。
因為練習的時候研究過日軍的刺刀套路,所以大刀隊的招數也是有針對性的,所以在雙方的白刃戰中,日軍過往引以為傲的刺刀並沒有佔得任何便宜。只不過因為人數和裝備相差太大,大刀隊最後還是沒能阻止住日軍透過,但是他們打出了“大刀隊”的威風,並重創了日軍。
淞滬會戰
在這一戰中,有一次於德元在拼殺的時候,周圍的戰友都倒了下去,十幾個日軍士兵端著刺刀就衝向了他。於德元,不慌不忙,靠著靈活的閃躲,左一刀,右一劈,硬是一個人砍倒了13個日軍士兵,眼睛都殺紅了。
最後,雖然身上受了傷,但於德元幸運地活了下來,並跟隨剩餘的600多生還戰友(去的時候有1800多人)回到了陝西,進行了休整。因為這一次,於德元西北軍“刀王”的名聲也就傳播了開了,更是有人稱他為“刀神”。每次這個時候,他都憨憨地一笑,說自己就是會耍個刀,不值得被那麼稱讚。
準備與日軍白刃戰的“大刀隊”
五、06年去世,傳奇“刀王”的精神永遠鼓勵著下一代因為多次參與近距離戰鬥,所以於德元身上到處是傷,尤其是有嚴重的關節炎。那是因為在淞滬抗戰的時候,他們狙擊外灘時,所挖的戰壕中,有接近半米深的積水,一時無法排掉,所以他們幾乎是一直身子泡在水裡在戰鬥。雙腿泡得久了,就有了嚴重的關節炎。
於德元多次和採訪他的人說,不要叫他“刀王”,這個稱呼有點大了。可是人們依然還是喜歡稱這位抗日英雄為“刀王”,人們也一直記著他的英勇事蹟。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地方政府也多次對他的事蹟進行了採訪和報道,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知道“大刀隊”這樣一個傳奇的抗戰隊伍,也知道於德元這樣一位傳奇的抗戰英雄。
在2006年,近90歲高壽的時候,於德元老英雄去世,很多愛國群眾對其進行了送行。一代抗戰英雄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所代表的“大刀隊”的抗戰精神,將一直鼓舞和影響著我們。
“大刀隊”的大刀精神永存
六、常見誤區解釋:“大刀隊”並非只是耍大刀,更是出了名的“手槍隊”我經常看到這樣的人或者說法,他們總是在懷疑抗戰中的“大刀隊”,認為那是虛假的宣傳,認為在現在的熱兵器時代,所謂的“大刀隊”只是一種沒有武器下的無奈之舉。其實,這裡是有誤區的。
首先,就拿西北軍第29軍這個著名的“大刀隊”來說,到後期,他的作用是類似精英部隊,是配備有手槍的,也稱之為“手槍連”,更有手榴彈、機槍裝備在大刀隊中。大刀是在近距離格鬥的時候,利用大刀的優勢,在和日軍刺刀的拼殺中取得優勢。
而並不是像有的人理解的,大刀隊就是扛著一把大刀,對面日軍拿著槍,大刀隊也揮舞大刀上面拼命。怎麼可能,都是在雙方都無限接近,槍支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才拔出後背的大刀投入實戰的,所以在此進行一下正名。
“刀王”於德元老英雄
七、結語:正如標題所寫,國軍刀王於德元老英雄,在對日抗戰中,一人砍倒13個日軍士兵,靠的是哪2套刀法呢?答案就是,“無極刀”和“破鋒刀”,這兩個刀法是西北軍“大刀隊”的看家刀法,也是最出名的刀法。
無數英雄保衛了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