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自漢代以後,尤其是東漢末年開始,世家大族開始掌握朝廷政治走向,上品官員的任免權開始被世家大族所決定,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所謂士族是指那些“官有世胄,譜有世官"的家族,而相對的寒人則是依靠軍功或起自吏胥,或者是地方商人及其子女,或從貴官門生起家,而進入仕途,總體來說他們的地位卑微,進入朝廷後沒有背後勢力的支援。

而對於南朝時期世家大族掌權下,南朝時期皇帝就需要對其加以制衡,這些寒人就開始被皇帝任命掌握要職。寒人沒有家族勢力和背景。

因此想要躋身權貴就要依靠皇帝。因此南朝開始,士族開始失利,門閥走向沒落。

一.士族的發展和特權以及寒人概念探析

1.士族的起源和發展

士族的發展起源於東漢,在三國時期得到發展,而鼎盛時期就是魏晉到南北朝之間,自南北朝後開始走向衰落。東漢末年,典型計程車族就是袁紹袁術兩兄弟的家族,袁氏家族在東漢末年曾有“四世三公”的美稱。

袁氏自稱門生遍天下,其實就是在當時想要當官就需要由在朝廷上有地位的官員進行舉薦,而袁氏類似計程車家門閥依靠此不斷壯大。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設立九品中正制度,在最初的時間裡的確起到招攬人才的作用。

但伴隨著政局變化等等因素,九品中正制度在此淪為士家門閥仰望和控制朝政的手段。

到了晉代士族門閥的地位開始被正式確立,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後,西晉皇族隨著士族定都南方,史稱西晉。

而西晉在南方地位並不穩固,南方地區多以士族控制的地方。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就是在琅琊王氏兄弟的扶持下得以登上帝。

《晉書》卷九八《王敦傳》記載此事“帝初鎮江東,威名未著,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

士族門閥制度到此開始成為正式制度,而士族門閥也成為自東晉開始,近兩百年困擾南朝各代皇帝皇權的有效實施的一大阻力。

2.士族門閥的特權

作為士族,除了有推舉做官之外,還關係到自己家族子弟起家官的品級。南朝以來尤其是東晉,依照魏時期九品中正制進行評級,門閥士族子弟多以較高的品級就職。

在九品中正之中,中正評品一品者,起家官品為三到五品不等;中正二品者,起家官品為五到七品,中正三品者,起家官品為六到八品;中正四品者,起家官品為七到九品。

而五品之後,便是專門屬於寒族出身的寒人,五品以上多為王朝士族門閥所掌控。由此也就形成了士族和寒族的分明界限。

《宋書·恩幸傳》言“魏晉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辨。"

門閥士族子弟自任職起就高於寒族,自然對寒族出身的官員算不上敬畏,而寒族出身的官員也缺乏有利靠山也就會選擇依附門閥士族,所以史書記載士庶有別也更為可信。

除了政治特權,士族門閥在經濟上仍舊有著特權,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士族門閥有著免役特權,士族門閥有著“士籍”,憑藉士籍,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官員品級獲得相應的土地,蔭客的數量。

家族內一個官員的土地大小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士族之所以是士族就在於家族內多數人都是高品級的官員,而隨著世代的積累這些土地的不斷積聚,在土地上耕作的蔭客都會不斷增加。

而這些糧食的產出大多數都會留在士族家族內部而不用上交朝廷。政治經濟兩大特權就使得士族越發壯大,利益也能不斷延續下去。

3.寒人的廣義和狹義探析

南朝時期常常能看到“士庶之分”這一字眼,而所謂的“士”就是指士人;“庶”則是指寒人。在封建時期,族分為良族和賤族,而士族和寒族都是良族中的,而區分二者的重要標誌就是二者是否擁有士籍。

寒族並非指那些沒有背景的官員,而是指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他們可以是農民,軍人,商人,手工業者,也可以是富商,地方豪強等等。

相比於士族門閥,寒族內的組成成分並不純粹,寒族中可以有家境富足卻無學識的寒人,也可以有家境落魄卻有學識計程車人。

寒族之內有著“寒士”“寒人”之分,有學者認為“寒士”是指那些祖輩有官位,但品級較低的普通官吏,或者是士族中的沒落旁支,但仍舊是士人,與“寒人”仍舊有著身份的差別。

在大部分學者眼中寒士多是指那些官職相對卑微計程車人。而寒人則是以庶族為主,多以“吏卒”和“兵武”身份為主。

寒士之少可以評級被舉薦,而寒人則只能依靠軍功或者政績進行積攢,從而不斷向上提升。在文中我們探討的是寒人掌握朝政,而所謂的寒人具體來說是相對士族門閥來講的。

二.寒人入仕途徑和任命官職以及所帶來的影響

1.寒人入仕途徑

由於寒人社會成分複雜,因而寒人入仕,相對來說也更為多樣,在封建時期,階級分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而一旦成為統治階級,身份地位都會隨之改變。

就如同商人有了錢財就會希望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夠得到提高,經濟上的發展後必然會追求政治上的提升。

寒人希望入仕的強烈願望為後來寒人掌機要提供了基礎,而寒人的數量遠遠高於士族,這就為皇帝選拔人才以對抗士族提供了便利的土壤。

寒人之中以文才入仕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成功躋身高位一種是終身不過五品的官員。那些有機會得到升遷的多為專於吏治,並被上級所信任,善於抓住機遇,密切參與當時政治,漸掌機要,而又不缺乏智謀的。

隨著地位的不斷升高不但能坐穩甚至還能繼續向上拔高。但在南朝時期,這樣的例子並不多見,整個南朝史上有記載的也不過三十二位。

其次是以武職積攢軍功而入仕的,他們大多是處在動亂時期,因為個人的才能和戰功從而獲得升遷的機會,而軍功一旦得以提升,就會多為五品以上的要職,南朝以武功入仕者無論是最初的官職有多麼低微。

一旦被重用,最後幾乎都位至五品以上甚至是三品也不在少數。而以武職走上高位的也多以劉宋王朝為主,自宋帝劉裕以後,每代皇帝的宗室政變以及叛亂平叛也多有寒人參與其中。

最後則是其他手段獲取官職的,多是花錢買官為主,或是政府開支不足而需要獲取國用所需就會公開標價賣官。

《宋書》記載明帝泰始二年下詔:“募民上米二百斛,錢五萬,雜谷五百斛,同賜荒縣除。上米三百斛,錢八萬,雜谷千斛,同賜四品正令史:滿報,若欲署四品在家,亦聽。…… 上米七百斛,錢二十萬,雜谷二千斛,同賜荒郡除”。

這些花錢買官的多是家中富有又嚮往做官的,而所買官職也多為寒人官職。

2.寒人掌機要和產生的影響

封建帝王往往都擅長分權之術,面對士族門閥的壯大,皇帝就需要另外一個能夠與士族對抗的力量。而南朝寒人掌機要主要分為寒人多掌典籤,以及多掌中書通事舍人一職,且位輕權重。

對於典籤一職《南史·呂文顯傳》言典籤“本五品吏,宋初改為七職”。

典籤一職最初設立於各個州府,代表皇帝在各個州府負責監察地方官吏,典籤的品級不高,在體制上隸屬於首長幕僚,卻代替皇帝監察四方。

劉宋中葉以後,幼小皇子出任方鎮,但是皇子幼小無力處理政事,皇帝就會派遣典籤代為輔佐。

而到了後期,地方州府出任,素族,皇族出任,全部都由典籤監督,典籤權力日漸增長,每個州只聽說典籤卻不知道州府長官刺史,嚴重者甚至諸王連飲食喝水都要向典籤詢問,典籤不在,水也不喝。而這一時期王室造反也多來自於諸王無法忍受典籤的控制。

中書之職,舊掌機務。魏晉中書奪尚書權,典掌機要,草擬詔命。 原本中書舍人只是負責傳達上面旨意,使文辭優美。

但到了魏晉以後,原本中書侍郎於皇帝的直接交流變為中書舍人在其間相互傳達,中書舍人將皇帝的命令下達,交由中書侍郎,原本中書侍郎的權力與中書舍人對調。

其中意思不難明白,中書侍郎原本由士族掌管,中書舍人由寒人擔任,皇帝傳達命令,剩下交由寒人和士族打交道。以至於到了後期,中書舍人的職權不斷擴大,甚至親自參與到皇帝政務當中,由此,寒人的進入開始使士族權力日漸萎縮。

到了唐代以後,士族的除了數百年積攢的名聲以外,再無其他實權,劉宋以後庶族地主的崛起,使得士族與寒族之間的身份壁壘不斷降低,原本士族與寒族不可通婚的慣例在唐代以後都開始逐步瓦解。

而九品中正制度的廢除,科舉制度的建立更是使得寒族子弟有機會參與到國家高層政務上來,士族地位愈發沒落。

《通志》卷二十五就曾記載:“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

三.結語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寒人的崛起源自皇帝的提撥,士族門閥權力的膨脹使得皇帝認識到皇權地位的威脅,因此尋找到一個擁有一定社會基礎,而自己可以信任的部署就顯得極為必要。

南朝寒人的崛起為後來隋唐開科舉取士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南朝時期的政局的動盪不穩終究限制了南朝時期寒族的發展,也為南朝時期政局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晉書》

2.《宋書·恩幸傳》

3.《宋書》

4.《南史·呂文顯傳》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光武帝“得隴望蜀”時的心態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