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明朝中後期,由於日本國內形勢變化讓中國沿海地區的倭患嚴重,而以戚繼光為首的中國軍民也是展開了長期的鬥爭。一日,戚繼光神色凝重地注視著面前的浙東地形圖,隨後迅速帶兵奔赴上峰嶺,想要趕在倭寇到達之前設好埋伏。但由於連日暴雨,道路一片泥濘,戚家軍的士卒們是一步一滑的快速行進著,期間不斷有人跌倒了,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因為他們都是飽嘗倭寇禍害之苦的浙東子弟,對倭寇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早就盼著報仇雪恨的這一天。

次日清晨,戚家軍趕到上峰嶺,只見漫山遍野盡是蒼翠挺拔的馬尾松。戚繼光對周邊將領說:“傳令下去,每人手執一束松枝,按照之前部署尋地隱蔽。”而待一再審視確無破綻之後,戚繼光也率領隨身親兵,也隱沒於茫茫鬆海之中。

隨著太陽漸漸升起來,在閃爍的光芒,等待已久的戚家軍終於看到了倭寇。隨著距離縮短,可以清晰地看到倭寇約有2000餘人,他們排成單行,中間夾著許多被擄獲的老百姓,整個隊伍長達20多裡。

行至上峰嶺下,倭寇的隊伍停了下來。幾名敵酋一邊交談著,一邊不斷向嶺上張望。想必是他們見此地地勢險要,怕有埋伏,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一陣仔細觀察後,倭寇見毫無伏兵跡象,這才放心大膽地繼續前進。而等到賊兵過去一半時,隨著“嗵”地一聲號炮, 1500餘名戚家軍手持武器紛紛殺向倭寇。

不過,倭寇能夠肆虐東南沿海地區數十年之久,並非沒有原因。他們中很多是日本內戰中流散的武士、海盜、奸商和土豪等亡命之徒,極為凶悍狡猾同時有很強的戰鬥力,在以往的歷次戰鬥中,倭寇憑藉鋒利的武士刀總是勝多敗少,氣焰十分囂張。

眼前這夥倭寇面對突然襲擊,他們並不驚慌,而是仗著人多器精,在敵酋指揮下迅速收攏隊伍,合力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禦隊形。而戚家軍也是毫不示弱,列出“鴛鴦陣”向敵人逼近。當交戰時位於每隊鴛鴦陣前列的長牌手,便用又長又寬的長牌擋住敵人攻過來的長槍和武士刀等武器。旁邊的藤牌手,在遮擋刀劍的同時,不失時機地用鏢槍或腰刀刺砍敵人。牌手後面的2名狼筅手,各持一根1.5丈長的毛竹製成的狼筅,橫掃敵寇,掩護2名牌手。狼筅是用經過油浸火烤的毛竹製成,長1.5丈,頂端沒有槍頭,而是用刀斜削毛竹形成銳利的茬口當作槍尖,即使是被武士刀削去一截,茬口仍是尖銳的,威力依舊。

狼筅手後面還有4名長槍手,他們在掩護牌手、狼筅手的同時也不斷尋機刺殺敵寇。此外,長槍手後面的2名短兵手,手持叉、鈀、棍或偃月刀之類的短兵器,與長槍手彼此照應。長槍手進刺不中,短兵手則迅速殺上救應長槍手。最後,每隊鴛鴦陣還配有1名隊長和1名手持火器的火兵,負責指揮救應。整個鴛鴦陣是長短兵器、攻防兵器互相配合,形成一個嚴密的戰鬥整體,殺得倭寇毫無還手之力,戰鬥不久他們是一個個哭爹喊娘,爭相逃命。戚家軍也是乘勝追擊,全殲倭寇2000餘人,救出百姓8000多人。而這一年,戚家軍依靠“鴛鴦陣”,是九戰九捷從而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體重150斤的楊玉環,為何能連嫁皇帝父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