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農曆是我國曆史傳承的歷法,在沒有采用太陽曆之前,我們都是用的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六十年一輪迴,也就是說上一個辛丑年,是一九六一年。

那是一個不想提起的災難之年,也就是傳說中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1981年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主要由於‘大躍進’和‘反右傾’的錯誤,加上當時的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合同,我國國民經濟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發生嚴重困難,國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損失。”

而上推的一九零一年,這一年晚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在這的前一年,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進北京,不需要再多敘述。《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的條約,但是個人不認為這個是最不平等的條約。

的確,裡面還有很多條款,比如拆除天津到北京沿線的炮臺,禁止中國人參加反對帝國主義的運動等等。但是以現在的目光和觀點來看,沒有割地,才是不幸中的萬幸。當然這次主要因為列強太多,互相掣肘,才沒有割地的條款。

割地,才是最不平等的條約,所有割地,都是不可挽回的後果。賠款還是別的,總有盡頭,割地是國家致命的威脅,沒有國土能叫國家麼?還有這裡,要對李鴻章說幾句解釋的話。

提起李中堂,多是賣國誤國,罵名千載難消。可實際上,在那樣一個時代,一個人是很難去反對一大群人的。身居高位沒錯,可是放眼前後,都是使絆子的。就拿甲午中日戰爭來說,李中堂確實負有主要責任,這個毋庸置疑。

可是請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洋務運動開展那麼多年,清政府是不給錢的,還要上繳國庫很多。北洋水師,是李鴻章多年的心血打造。他的淮軍將士鎮守朝鮮,鎮守天津,這些人的吃穿用度乃至死亡撫卹,都是他李中堂的事情。是他下令北洋水師龜縮軍港,不許出戰,想儲存實力。可是換成在座諸位,拿你半生心血上去拼,你就真的一點都不猶豫嗎?

我不是為李中堂開脫,只是所有的事情和結果,都是由當時的條件和情況導致的。換句話說,大清國不是他李鴻章的,那為什麼出了事,要李鴻章拿全部身家性命頂上去?是的,要愛國。愛國就一種表現形式嗎?

他儲存實力,以圖後來,也不算是大過吧?如果李鴻章的淮軍和水師都打光,這是非常可能的,因為清政府並不支援他,反而覺得他的淮軍和水師是心腹之患。是誰挪用海軍軍費去造頤和園?又是哪位掌管財權的戶部尚書對慈禧說,不能再給北洋水師造船,以防不臣。

如果全都打光,日本會停戰嗎?不會的,會一直打到北京去,乘勝佔領更多的領土,是所有人都會做的事情。一定要清楚,李鴻章沒有叛國,他從來沒有。相反,他的大半生,都在為那個風雨飄搖的國家操勞。

《辛丑條約》這件事,李鴻章完全是背鍋俠,和他本人無關,卻要拼著風燭殘年前來救火。在他到上海的時候,他的學生,幕僚全都阻止這個時日無多的老人前往北京。他們的意見是,《馬關條約》就揹負了無數罵名,這次為何還要主動頂上?好事不缺人,沒見過誰會爭著去搶黑鍋的。

可是他沒有退縮,頂起了這個黑鍋。身體條件極差的他,拼著老命周旋在各國公使之間,只為把原定十幾億白銀的賠款往下降。在降到4.5億時,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耗盡了最後一絲心血,吐血身亡。如果他還能撐一下,也許賠款數額還可以再降。

而一八四一年,那個辛丑年,是大清帝國晚鐘敲響之時。前一年的鴉片戰爭開始,這一年的正月初三,琦善代表清政府和英國代表簽訂了《川鼻草約》,就是《南京條約》原始版本。當然琦善做這個決定,是揹著道光皇帝的。而英國都沒等草約生效,就進佔了香港。

這讓驕傲自大的道光帝憤怒,宣佈不承認這個條約,下詔逮捕琦善。以現在看來,道光皇帝在這件事上就是一個十足的愚蠢之輩。他生氣憤怒,不見得是割地,而是琦善沒有通知他,自己做主。

結果呢,又打了一年多的仗,打贏也好說,等英國軍艦來到長江,兵臨南京,就又嚇破膽,乖乖去簽了條約。一國之主,沒有半點自知之明,活在驕傲自大的幻想裡,總覺得外面那些蠻夷,也得跟身邊的奴才一樣,因為老祖宗的關係,對自己卑躬屈膝。

一國之君,不去調查實際情況,不去弄清楚兩國軍力對比,不去想怎麼才能打勝?僅僅憑著不知哪裡來的自大驕傲,就草率宣戰,可悲之至。

史上最近的幾個辛丑年,都不是什麼好年頭。但實際上,這和辛丑年也沒關係。回首過去,不是讓我們陷入悲觀失望,而是讓我們知恥而後勇,奮發圖強。就像毛主席那句詩詞“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過去的辛丑年,不能代表今天和未來的辛丑年,我們不會再重蹈覆轍。最後,借用主席的那首詩詞來結尾。

浪淘沙·北戴河_百度漢語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風起兮雲飛揚:漢高祖心胸海納百川,善用良才終成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