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第二年,也就是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在北平起兵造反,經過三年的戰爭,燕王朱棣攻陷都城,登基即位,稱為明成祖。這就是靖難。靖難對明代內政外交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削奪宗藩導致靖難的直接原因就是明惠宗採納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削奪親王藩地。先後削奪了周王、湘王、代王、齊王、岷王藩地,獨獨沒拿勢力最強、早想謀反的燕王朱棣開刀,以致於給了朱棣起兵造反的藉口。
所謂靖難就是平定禍亂,而朱棣稱的禍亂就是建議削藩的齊泰、黃子澄等人。燕王朱棣以此為藉口,可謂名正言順。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為抵禦外敵,將他的皇子分別封於帝國邊疆抵禦外敵。在明太祖時期,就有大臣建議借鑑漢代推恩令的做法削藩,未被採納。
明太祖對他封王守疆的做法很是得意,一次與還是皇太孫的朱允炆談及此事,明太祖說將邊疆交給諸王可以保帝國安寧。朱允炆說,胡虜作亂,諸王可以抵禦,如果諸王作亂,又有誰來抵禦呢?這充分顯示了明惠宗對封藩的諸王的擔憂,也是促使其決心削藩的動機。
明惠宗削藩之所以不能成功,除了未掌握時機,先拿早有謀反之心的燕王開刀之外,還在於未審時度勢,以史為鑑。
早在漢景帝時,就曾因削藩而爆發七國之亂。到了漢武帝時,採取推恩令的方式削弱封國勢力,從而達到不削而削的目的。
明初的情形與漢初相似,明太祖分封諸皇子,並給予他們自主管理封地的權力,這使得諸王勢力日漸強大。用武力削藩,不僅造成動亂,而且也達不到削藩的目的,燕王朱棣的靖難便是漢初七國之亂的翻版。如果採用高巍建議,採取推恩的方式,也可以達到不削而削的目的。
武力削藩,可以說是明惠宗政治上的失誤,燕王朱棣靖難的成功,不僅僅是大明帝國皇位的更迭,更是明代中後期政治黑暗的源頭。
2 宦官的春天明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便是宦官專權。其實在明太祖的時候,對宦官控制非常之嚴,宦官不得過問朝政,不得穿朝臣官服,甚至不能與朝臣往來。
明太祖還在後宮中立一塊三尺高的鐵牌,鐵牌上寫道: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意思是宦官不得干預政事,否則殺無赦。一天,一個老太監談及政事,明太祖大怒,當天就將老太監攆出宮,遣回原籍。
宦官的春天,始於靖難。
到了明惠宗時,仍然對宦官嚴加控制,遂招致一些宦官的不滿,當燕王靖難起兵後,不少宦官叛投燕王朱棣,將朝廷情況洩漏給燕王。
燕王攻陷京城,即位明成祖後,宦官遂得到重用。先是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用以監視和牽制錦衣衛。後來又設立西廠,用於監督和牽制東廠和錦衣衛。東西廠由宦官控制,與錦衣衛一起,權傾天下,成為明朝屠殺忠良的工具。
宦官之中,權力最大的要數王振和魏忠賢。王振權傾朝野,玩弄英宗於股掌,以致於土木之變;魏忠賢就更不用說,號稱九千歲。 關於二人的故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在此不再細說。
在此我們想就下面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明太祖嚴厲禁止宦官干預朝政,為何從明成祖開始,宦官卻一直官居要職,權傾朝野?
如果說是因為明成祖在篡位過程中得到過宦官的支援而重視宦官,似乎有些牽強。僅僅如此的話,明成祖大可以像明太祖那樣借錦衣衛之手將其除掉。那麼,宦官能得到重用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宦官能持續地提供利用價值。
明成祖以篡位而稱帝,其稱帝缺乏正統性的支撐,名不正則言不順,明惠宗的餘黨和其他反對勢力勢必會趁機反攻。為了徹底清除這些威脅,明成祖就需要一支只聽從自己指揮的力量來徹底清除這些威脅。
剛開始時,明成祖倚靠錦衣衛,然而錦衣衛帶有軍隊性質,很容易脫離掌控。因此,明成祖需要另一支更為可靠的力量來牽制錦衣衛,那些從明惠宗那叛逃自己的宦官便是不二人選。
宦官掌控的東西廠和錦衣衛形成明代特有的廠衛體系,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不但幫助明成祖消滅異己,而且還幫助他控制全國官僚。自此,皇帝只需控制宦官,就能達到控制整個官僚體系的目的,可謂四兩撥千斤。
這便是宦官之於皇權的價值。
3 對外征戰明成祖朱棣透過武力奪得皇位,雖同為皇室之後,但畢竟為篡奪,不符合禮制。為彰顯自己英明神武,明成祖在奪得皇位後,開始御駕親征,攻打安南,五徵漠北。此後的宣宗、英宗,也多次親征元朝殘餘勢力。
明成祖及後來的幾位皇帝,都將元朝殘餘勢力作為最大的敵人,而忽視了東北女真部族的崛起。明太祖為鞏固北面邊防,在北方封了六個藩王。
明成祖自己以北平起兵,因擔心駐紮在邊疆的藩王難以控制,遂把其他五王遷回內地,只留下北平鎮守北邊。東北無防,邊境內縮,建州女真部落乘勢崛起,以致於明代後期成為明朝的主要威脅。
至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宦官王振要挾英宗親征瓦拉也先,遂導致土木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