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甲午戰爭中,中國在威海衛戰役中失敗,北洋水師剩下的艦船被日本軍隊收編。

當時有人跟日本人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理由是廣丙號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跟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事後笑掉了大牙,我們現在看來也是覺得匪夷所思,但是梁啟超卻說,這句話特別能代表當時中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武器並不差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華帝國的國門,讓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到了世界,認識到中西方的巨大差距。

但殘酷的是,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反而擴大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輸得更慘。事情認識到位,但是沒做好,就等於沒認識。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皇帝的注意。道光在試用之後,大為讚歎,大臣們說我們可以來仿造,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得先把火藥的配方搞到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用的還是輕兵器,傳統的鳥槍、弓箭和刀矛。對手用的是什麼呢?法軍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配備新式拿破崙炮;英軍用的是1852年創造出來的恩菲爾德式步槍,配備阿姆斯特朗炮。

人家比咱們先進,還比咱們努力。而當時的清政府,正忙著吹牛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邀功,說自己的軍隊訓練得非常好,各種誇。道光皇帝聽得都不好意思了,說訓練是好事,別搞成儀仗隊就行。

結果真讓道光說中了,福建布政使跑去觀摩,現場集訓軍隊不到千人,七成是敲鑼打鼓吹號,剩下三成人不到一百杆鳥槍,還有一些鐵杈,這些就是全部裝備。

這就是晚清的真實場景,從武器到軍隊,離一流強國,差距越拉越大。

晚清真正在武器上有作為,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其中李鴻章功不可沒。

曾國藩和胡林翼等人畢竟是儒將,顧忌天道傳統,在武器方面沒有徹底洋務化。曾國藩還經常告訴李鴻章等人,不要迷戀西洋的武器。

相反,太平天國對洋槍很重視,定都南京之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漸擴大。後期,基本上各部都配備了洋槍洋炮。

真正享受到洋槍紅利的是左宗棠,成為內戰大師,收復新疆。李鴻章也是一頭扎進洋務事業,經過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裝備,變成洋槍炮最多的部隊。同時主導了中國軍工製造業起步,自己辦企業仿造,仿造不了就外購。

起先清政府是跟英國人購買武器,後來德國崛起,又大量跟德國人購買武器,北洋艦隊的主力定遠艦和鎮遠艦都是德國定製。到1890年左右,清軍的主力武器裝備算是追上西方的步伐了。

但是,與之相應的是軍隊管理、戰爭理念、生產等體系,依然很落後。

混亂的制式

武器多了,就要有制式要求,要形成標準化。這樣,武器在軍隊訓練以及戰爭中的使用才能統一順暢,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因此,西方國家都很重視武器制式。例如,美國於18世紀末、法國於1826年、德國於1839年分別出現了首款制式步槍。

但是,晚清中國並沒有制式的觀念,導致武器體系非常雜亂。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從外洋購置的軍械中,僅槍支一項,就分別來自英、法、美、德等國。制式互異給裝備保障,特別是彈藥補充帶來極大困難。

咸豐、同治以後,政治體制從中央集權逐步走向督撫專權。在這種體制下,凡練兵、籌餉、辦洋務等大事,都是各省督撫自己做主自己搞。

各地軍工廠局購買哪個國家的機器裝置、進口哪個國家的洋槍洋炮,全由各省督撫和各地統兵大員自主決定。這些人如果沒有全域性觀念,根本不會顧及全軍武器裝備制式的統一。

所以坐擁一堆先進武器的中國,實戰起來卻敗得一塌糊塗。

清軍武器裝備是很先進,但僅限於裝備進口武器的部隊。打內戰,清軍的武器還能保持先進性,但是打外戰,這點引以為傲的先進性都保不住了。

致命的原因

然而,好歹中日兩國的武器都在一個層次上,不存在代差,可以用其他因素補救。最致命的地方在於,中國的武器裝備是熱的,作戰觀念卻是冷的。用冷兵器思維去打熱兵器,作戰理念就跟兩次鴉片戰爭時期一樣。

比如海戰,海戰的核心是爭奪制海權,要主動出擊、艦隊決戰。這些近代海戰法則,日軍學習貫徹得很到位,是一支近代化的海軍。

北洋水師空有近代海軍的形,卻還固守著舊式水師的魂。中日幾場海戰中,北洋海軍始終奉行依託海岸炮臺進行作戰的消極防禦戰略,採取暫時放棄黃海制海權的錯誤策略,失敗在所難免。

用先進的武器,去武裝落後的頭腦,照樣捱打。甲午一戰,中國被徹底打回原形。清軍無論從作戰思想、戰略戰術,還是從編制體制、裝備技術、兵員素質,都很難被視為具有近代化作戰能力的軍隊。

甲午戰後,中國逐漸從師從德國轉向師從日本。各種軍事裝備、人才、技術等等啟動新一輪改革,但晚清以來的對外戰爭,幾乎沒大的勝績,已經宣告了國家軍事近代化的失敗。

每一場對外戰爭都是整體戰,從來就不是武器裝備的獨立檢驗,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考驗。洋務運動後的先進武器裝備,難掩晚清的落後本質。

首先,晚清吃虧在自己造不出頂級的武器裝備,好東西都要外購。但搞內戰有餘,打外戰不足。終歸還得自力更生,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有真正外戰的話語權和實力。

其次,國家戰爭最忌諱軍隊私有化,晚清軍隊的一切弊端都是私有化種下的惡果。晚清的軍隊,是曾國藩的軍隊、李鴻章的軍隊,連統一的組織指揮系統都未能建立起來,怎麼跟別人打?

各省沒有為國家而戰的認識,當軍隊代表某個人或某個集團利益的時候,每一場對外戰爭的結局都會是失敗。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明王朝之景泰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