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劉邦為何能得天下?

當然,這肯定是個老問題了,基本上是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劉邦貧民出身,而且是個小混混,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個流氓無賴,而且劉邦也沒什麼文化,讀書不行,下地幹活也不行。這些是史實,而且還沒啥質疑,似是定論。

那麼,在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複雜局勢環境下, 數不清的能人,多少人想當皇帝啊,競爭不可能不慘烈。為何最終偏偏是劉邦勝出? 要說他謀士多,他這個大老粗怎麼能吸引並駕馭他們?這麼些人憑什麼跟著他幹,還擁護服從他呢?

要知道,漢族一直延續到今天,漢文化至今都是中華文化的主脈,漢朝的重要性及歷史地位豈是其它朝代可比擬的?但偏偏是一個流氓+文盲建立了這個極重要的朝代,我們都是漢人,但我們的先祖領袖卻是個流氓+文盲,這實在讓人費解且難以接受!

那麼劉邦能建立漢朝當上皇帝,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膽略過人。

秦末有很多人想當皇帝,但是有賊心無賊膽,真正遇到困難絕大部分人也沒有什麼作為,可以說都是無膽之輩。

陳勝吳廣起義後天下群雄響應,六國復國之後各自稱王,但是起義軍打到關中附近,秦國大將章邯帶兵迎戰,起義軍立刻兵敗如山倒,章邯一路勢如破竹殺陳勝、滅吳廣、斬項梁、圍鉅鹿,楚懷王與楚國眾人商議滅秦只有項羽和劉邦敢出戰,楚國其它將領都不敢言戰。到了鉅鹿各國義軍在附近都不敢打,只有項羽敢打。

秦滅後,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諸侯不滿紛紛造反,但是項羽帶兵攻齊,最大的造反派頭子田榮立刻就老實了,再也不敢與項羽為敵,帶三萬騎兵反攻彭城,聯軍56萬一個上午全軍覆沒,根本不敢反抗,只知道逃跑,自己人把自己人踩死幾十萬。從此諸侯各國不敢與項羽作對,只有劉邦敢於與項羽正面對抗,不管多難都不放棄。

造反有風險!韓信是當時最厲害的軍事家之一,他做齊王本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他不敢背叛劉邦,原因有很多,但是其實最重要的是沒有膽量,因為造反就可能失去富貴,已經做了齊王的韓信不願意再冒險,但是劉邦卻不甘於做漢王,一定要造反,打敗當時認為不可戰勝的神話項羽做皇帝,這是非凡的膽量。

第二、戰略正確。

首先確立了“以關中為根據地,進則爭雄天下,退則據關而守”的戰略。有此戰略,劉邦即使每次都是逢項羽必敗,但是隻要性命在,大後方都能送來糧草士兵,從而東山再起。這也是蕭何被列為漢朝建立第一功臣的原因。劉邦沒有韓信,最終也還是會得到天下,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因為環顧四方諸侯,有這樣大戰略,而且佔據這樣的地利條件的領袖的確是很少,劉邦耗得起,其他人都耗不起。當然,項羽也有大後方,也有大戰略,那就是佔據彭城這個四戰之地,便於四面出擊,誰不聽話就打誰。從這個戰略就可以看出,項羽的確是霸王而不是帝王的素質。彭城雖然便於出兵天下,但是卻易攻難守。在兵力佔優勢時,可威懾天下,群雄拜服。一旦弱勢,就容易被圍剿。彭城戰略決定了項羽出兵只能夠速戰速決,一旦被拖入戰爭泥潭,打起了消耗戰,則容易後方起火,陷入被圍殲的命運。後來,楚軍糧草被彭越切斷,彭城被韓信佔領,根據地周殷被黥布策反,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項羽的失敗乃是典型的戰略失敗。他不是戰死的,而是困死的。雖是猛獸,無奈落入陷阱,利齒又有何用?

戰略的背後是政治意圖。劉邦的戰略部署,反應出其欲一統天下的構想,這個構想應該是在第一次“破武關,入關中”時成型,不然又如何會有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的氣魄。因為有了更長遠的計劃,所以才能克己以爭取天下民心。相較而言,項羽則短視的多。一進入關中,就讓士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依然是十足的流寇作風。至於後來建都彭城,更可看出,他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政治方針,只是想做個天下諸侯的霸主而已,誰不服就打誰。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項羽只是個戰無不勝的戰神而已,身上的政治細胞少的可憐。如果項梁未死,他叔父二人應該可以蕩平天下吧。

第三,馭人有術。

他自己的原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但是,劉邦就一無是處嗎?劉邦說自己治國不如蕭河,用兵不如韓信,謀略不如張良。不代表劉邦什麼都不會,蕭何、韓信、張良是天下三傑,但都是專才而非全才,而劉邦卻是個全才,他既會治國又會用兵,且懂謀略,雖然都不是一流,但絕對是綜合性人才!

還有一點很重要,即使是樊噲這樣的粗人的建議,只要是正確的,劉邦也會聽取。

第四,注重外交。

不得不說,劉邦十分善於結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去對付最主要的敵人。後來在這個方面,的確是進行了發揚光大。原來屬於項羽的力量,比如黥布、張耳等最後都加入了劉邦的陣營。與其說劉邦做得好,不如說項羽做得太差,老是被劉邦挖牆腳。項羽過於篤信武力,剛愎自用,他所需要的,只是別人臣服於他,畏懼他。所以諸侯對他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吧,雖然怕,卻是心懷怨恨的怕。在自己威勢重時,其他諸侯還不敢輕舉妄動,一旦虎落平陽,新怨舊恨一起爆發,恐怕諸侯就是欲除之而後快了。他既缺乏從根本上讓各路諸侯依附自己的意願,又不會花費心思浪費在這些勢力上。武力壓制他們好了,誰反叛就滅了誰!只是想不到,壓制的越狠,反噬的力量就越強!劉邦則相反,不是靠武力壓制,而是以“利”誘之。靠著利害分析,得失計算來說服諸侯,以劃分天下,裂土封王的承諾誘惑諸侯,從而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團結了共同對付項羽的系統力量。項羽的“大棒”外交最終難敵劉邦的“胡蘿蔔”外交了。這一推一拉的力量最終使項羽成了孤家寡人。

第五,也讀詩書。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大風歌》是劉邦的作品,文盲會寫詩嗎?而且劉邦反秦之前是秦國泗水亭長,能做秦國官吏,沒點文化怕是也不行的吧?

所以說,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我們只知道劉邦是平民百姓,其實他有一顆龍心;我們只知道劉邦是潑皮無賴,其實他無賴外表下是強大的內心;我們只知道劉邦是流氓文盲,其實他也在夜裡偷偷看小吏說史呢!

1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何項羽至死不過烏江,過了烏江的項羽真的就能捲土重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