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在地理上距離日本十分遙遠,但是中東卻被日本政府高度重視。您可能會說了,當然嘛,因為日本需要中東的石油。沒錯,但也不完全對。在二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儘管日本需要每天都從中東進口大量的石油,特別是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作為當時的世界工廠,日本成為了中東石油最主要的買家之一,中東每年近五分之一的原油都出口給了日本;同時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1970年,在日本的一次能源消費中,石油佔到了80%,而其中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又高達87%。所有有人說日本戰後的經濟奇蹟是建立在中東石油的基礎上的,日本經濟奇蹟可以稱為石油奇蹟。然而,儘管日本高度依賴中東石油進口,但當時的日本與中東產油國之間卻僅僅是個買賣的關係,你給錢,我賣油,貨款兩清互不相欠。在那個時候,中東並不在日本外交政策的關注重點之中。
事情真的起了變化是在1973年。在那一年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因為不滿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援,阿拉伯國家拿起自己的石油做武器,對西方國家發起了石油禁運,從而引發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在政治上追隨美國,沒有獨立中東政策的日本,自然也成為了阿拉伯國家石油禁運的打擊物件。當時阿拉伯石油輸出國除了大幅度提高油價外,還把石油出口物件劃分為“敵對、中立和友好”三類,美國和荷蘭被列為敵對,完全禁止出口,而日本被認為雖然表面上中立,實則追隨美國,所以被限制石油出口。
石油的短缺和國際油價的暴漲,第一次讓日本人嚐到了石油帶來的苦頭,給日本經濟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是原材料價格升高導致物價飛漲,1974年的批發價格指數和消費價格指數分別比1973年上漲了31.4%和24.5%,這個漲幅是西方國家中最高的。物價猛漲的同時,企業的開工率在下降,失業率激增,企業的生產成本上漲讓日本的國際收支平衡嚴重惡化。1972年日本的國際收支是盈餘66億,到危機後的1974年一下子變成了赤字44億。1972年日本的經濟增長率是10%,1973年直接降到了零。所以,當時的日本輿論驚呼,持續了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奇蹟一夜間就消失了。
這次危機深深地驚醒了日本社會,讓他們意識到看似強大的日本是如此的脆弱。這次危機讓日本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中東政策。1973年以前,日本的中東政策就是追隨美國,聽從美國人的指揮棒,但是會溫和一點,不會直接衝在支援以色列的第一線,在需要政治表態的時候儘可能和稀泥,打馬虎眼。危機之後日本政府反思了自己的中東政策,認為自己錯誤的估計了自身的處境,讓自己陷入了被動。
1973年以後的日本,在對待中東國家的態度上出現了個大轉彎。從前每逢中東爆發衝突,日本的立場就是不痛不癢、不偏不倚的宣告“中國希望戰火能儘早停止,中國希望以1967年安理會的242號決議為基礎,實現地區公正和永久的和平。”這種話等於廢話,中東戰爭都打了四場了,這個決議能得到落實還用得著打仗嗎?這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這條路走不通了,阿拉伯國家不再接受打馬虎眼,逼著日本表態,不允許再表面中立,實際站在美國陣營支援以色列。經過一番反思,一貫滑頭的日本政府不得不痛下決心,開始重視搞好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積極向阿拉伯國家釋放“善意”:首先就是不惜忤逆美國的意志,對巴勒斯坦建國進行政治支援,同時向阿拉伯國家提供經濟和技術援助。
這樣做雖然緩和了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但其實只是從置身事外的中立變成了花錢討好,日本在中東地區仍然沒有什麼話語權。對於這種狀態,日本輿論用“乞油時代”來形容。“乞油”這個用詞很生動:花錢乞求中東國家別斷了自己的石油供應。除了每年都要給阿拉伯國家提供鉅額的ODA貸款,每逢出事兒還要出錢買單,1990年的海灣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美國出兵,日本買單,但是這筆130億美元的支票刷得同樣沒啥存在感,海灣戰爭之後日本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仍然微乎其微,只有人記住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橫掃伊拉克,解放科威特,根本沒人記得還有日本這個最大的金主。
因此,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如何結束“乞油時代”,真正擺脫在中東的外交被動,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區影響力,就成了擺在大國意識逐漸覺醒的日本人面前的核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