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李煜是何許人?

南唐第三代皇位繼承人,也是南唐的亡國之君。很多人罵他是昏君,說是因為他沉迷詩詞歌賦,不理朝政,才導致了南唐的滅亡。

這樣的說法,真的公平嗎?

如果李煜的才華,是讓他成為昏君的原因,那這事兒刨根問底,還真不能全怪他,他的祖父李昪和父親李景通,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1.爺爺李昪:從孤兒到皇帝,智勇雙全

南唐李氏的故事,要從李煜的爺爺說起,要從唐朝末期說起。

當時地方軍閥各自為政,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五代十國”。李煜的爺爺李昪,就出生在那個時候,不幸的是,他的父母都先後早早的去世了,他成了兵荒馬亂中的一個孤兒。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昪撞見了吳王楊行密,楊行密一看,這個小孩很是討人喜歡,就打算收他做養子。

但遺憾的是,吳王的夫人嫌棄李昪出身卑微,堅決不同意。於是,吳王就把李昪送給了自己的部下徐溫。

徐溫很開心,他心想,自己老大相中的人,一定錯不了。等徐溫夫婦親眼見到李昪後,也是打心眼裡喜歡這個孩子,就果斷收他做了養子。

當年的李昪萬萬沒想到,在被收養的那一刻,他的命運也註定要改寫了。

徐溫收養了李昪後,給他取名叫徐知誥。

在徐家,徐知誥做事勤快,待人接物也很有分寸,深得徐溫夫婦的喜愛。漸漸地,徐溫夫婦越來越信任他,乾脆就把管家的重任交給了他,想借此考驗他。

沒想到,徐知誥把徐家的裡裡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條,人際交往能力、緊急應變能力,都非常不錯。與此同時,讀書、習武,一樣也沒落下,出落成了一個英俊挺拔的文武全才,徐溫夫婦喜歡的不得了。

公元905年,吳王楊行密去世之後,徐溫父子就成了南吳政權名副其實的當權派。

7年後,徐溫和養子徐知誥聯手,把吳王楊溥推上了帝位。

這之後不久,徐溫又病死了,徐知誥接替養父,成為吳國名副其實的第一掌權者。

徐志浩野心勃勃,即便後來被吳王封為“齊王”,仍不甘心,最終還是強迫吳王禪位,他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唐,也就是後來的南唐。

多年寄人籬下,今朝終於翻身做主人,徐知誥把自己的名字改回了李昪,並宣告自己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的玄孫。

李昪到底是不是唐憲宗的後人,仍然存在爭議。

但不容爭議的是,從一個四處漂泊、一無所有的孤兒,到一代帝王,李昪紮紮實實是靠自己的努力實現了這天翻地覆的逆襲。

論打天下,李煜的爺爺李昪,當真是一個厲害角色。

2.父親李景通:文才遠勝武略,但卻被一個“夢”推上了帝位

建立南唐後,李昪勤於政事,改革舊法,大大促進了南唐經濟的發展,南唐呈現出一派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

論打天下,李昪智勇雙全。

論守天下,他一樣是個明君。

遺憾的是,在選擇皇位繼承人這件事兒上,他卻很糊塗。

李景通是李昪的嫡長子,按理說就是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但是,英明又謹慎的李昪,他希望自己的江山固若金湯、代代相傳,所以儘管李景通是嫡長子,他一開始也並沒有選中李景通。

直到有一天,李昪做了一個夢,夢裡有一條金色的巨龍飛到了大殿。

那一刻李昪突然驚醒,他覺得這個夢一定有什麼寓意,就趕緊去大殿檢視,結果看到李景通正在那裡凝視和思考著什麼。

就在那一刻,李昪選定了李景通,決定把南唐江山交給他。

李煜父親李景通

但李景通是怎樣一個人呢?在文學上,才華橫溢,在政治上,卻沒有什麼才能,也沒有什麼興趣。

公元943年,李昪去世,李景通別無選擇地做了皇帝。

因為對文學的熱愛,在選用人才上,李景通也青睞有才華的人,甚至連一些有才無德的人,也願意重用。

其中,馮延巳就是李景通重用的一個有才無德之人。

要說這李景通對馮延巳的賞識,還要“感謝”先帝李昪。

當年李昪因為欣賞馮延巳的才華,任命他做了祕書郎,還讓他跟太子李景通多多交往。

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李景通被馮延巳的才華深深折服,並在自己登基為帝后,讓馮延巳做了翰林學士。

後來,又任命他做了南唐的宰相。

在文學的世界裡,李景通和馮延巳不是君臣,而是知己。所以儘管馮延巳有諸多問題遭人詬病,但李景通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景通在位期間,因為沉浸在詩詞的世界裡,導致一些在治理國家上很有才華的人,並不被他看見,更不被重用。

當時的南唐,內憂外患其實一直都沒有斷,只是仰賴於先帝李昪打下的江山,暫時維持了表面的太平盛世。

3.孫子李煜:本不必做皇帝,也輪不到他做皇帝,卻偏偏做了皇帝

爺爺李昪,從一個草根孤兒,一路打拼,做了一國之君。李昪得到的,是讚美。

父親李景通,雖然並不是一個有謀略的皇帝,但因為沒有亡國,不被後人所稱頌,但也沒有被辱罵。

到了孫子李煜這一代,他亡國的命運,似乎已經被註定。

受到“文藝青年”父親李景通的薰陶,李煜在文學藝術上的才華和修養,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煜這個人,不愛富貴,只愛文學,對於皇位,更是毫不關心,覺得只要平安一生,活在詩詞的世界裡,就很美好。

其實,李煜不是長子,他本不必做皇帝,也輪不到他做皇帝的,奈何命運弄人,一切都像是一場註定。

李煜的長兄,也就是李景通的長子李弘冀,野心勃勃,對皇位是勢在必得。

按照當時的嫡長子繼承製,他原本可以順理成章的做皇帝。

可是,當年李景通登基的時候,曾立下誓言,皇位要“兄終弟及”,所以早早就把弟弟李景遂封為了皇太弟。

巧的是,李景遂跟李煜一樣,無意朝政,只求平安。

皇太弟的身份於他,更像是一個禍端,因為他深深地感覺到了侄子李弘冀的虎視眈眈。後來經過多次上書皇兄,李景遂總算是取消了自己的皇位繼承人身份。

然而,對皇位勢在必得又多疑的李弘冀,還是藉故毒死了叔叔李景遂。

後來故事的發展就更離奇了,殺死叔叔後,李弘冀於心不安,常常被噩夢驚醒,精神狀況日益不好,最後身體也垮掉了,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

太子李弘冀死後,李景通就又開始考慮太子的人選。

李景通愛詩詞,李煜愛詩詞,所以父親也尤為喜歡這個溫文爾雅,且有著很高文學造詣的小兒子。

他在心裡,選中了李煜。

於是乎,南唐第三代繼承人的“福祉”就落到了李煜頭上。

拼了命想做皇帝的人沒做上,一點也不想做皇帝的人,卻被推上了皇位,前者說的是哥哥李弘冀,後者說的就是弟弟李煜。

4.李煜:千夫所指的亡國之君,還是萬人敬仰的千古詞帝?

想當初,李景通被他的父親李昪選中做繼承人時,心中並不願意,而此時,他卻又選擇了自己同樣熱衷詩詞、不愛皇位的兒子李煜做了皇帝。

在選擇皇位繼承人這件事兒上,李景通跟他的父親一樣糊塗。

其實,李煜還有一個比他果敢的多的弟弟,叫李從善,當時也有大臣舉薦李從善,但都被李景通否決了。

陰差陽錯,李煜做了皇帝。這皇位於他,與其說是命運的厚贈,不如說是生命的負重。

當時趙匡胤正在實行他的統一大計,南方就只剩下一個南唐還沒有收服。

那時候的李煜,對趙匡胤也懷著天真的幻想,覺得自己只要表現出足夠的順從和恭敬,北宋就不會出兵南唐。

所以,他和自己同樣有才華的大周后,沉浸在詩詞歌賦的快樂中,也可以說是對殘酷現實的一種逃避。

但遺憾的是,一年又一年供奉給北宋的金銀財寶,沒能打消趙匡胤舉兵南下的衝動,趙匡胤的兵,還是來了。

李煜雖然愛詩詞,但也是一個有責任的帝王,以南唐弱小的兵力,他抵抗了一年多之久。

到最後,自知大局已定,宅心仁厚的他,不想自己的臣子和將士們做無畏的犧牲,才選擇了投降。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李煜和他的一眾朝廷命官,以及小周後等妃嬪,被押往汴梁。

南唐,成了他再也回不去的故鄉,從此,他就是趙匡胤的“階下囚”。

所以李煜寫下了那首著名的《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5.亡國之君是李煜,但亡國的責任卻不在他一人

李煜,無心政治,卻不得不執掌南唐江山。他終究,還是誤了國。

因為亡國、投降,李煜被歷史釘在了恥辱柱上,也被貼上了“千古昏君”的標籤。

但其實,縱看南唐三代“掌門人”的發展軌跡,南唐這亡國的責任,還真不在李煜一個人。

(1)迷信的爺爺李昪

如果當年爺爺李昪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不迷信那個夢,也許就不會選擇李景通做太子。

如果李景通沒有做太子,作為李景通兒子的李煜,也就無緣做皇帝,也許南唐就不會亡國。

(2)糊塗爹爹李景通

李煜和他的父親李景通,簡直就是一樣的人,文才遠勝武略,不愛皇位愛詩詞。

被迫無奈登上皇位的李景通,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忘記了自己曾經的無奈,又把跟自己一樣無奈的兒子李煜,推上了皇位。

李景通對兒子李煜,是因為相似而賞識,在這份賞識的衝擊下,李景通沒辦法做到置身事外,看清楚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更適合做皇帝。

(3)適得其反的哥哥李弘冀

作為嫡長子的李弘冀,如果不是那麼野心勃勃,還疑心重重,殺死了自己的親叔叔,他就是李家第三代的皇帝。

其實,他才是那個最適合做皇帝,也能避免南唐走上滅亡之路的人。

奈何他急於求成求不得,不僅皇位沒得到,命也丟了。

論才華,南唐李氏三代,從“創一代”李昪,到“守二代”李景通,再到“守三代”李煜,是節節攀高的,到李煜這裡,也到達了最高峰,不僅是家族的最高峰,甚至是歷史上詞文化的一個巔峰。

論治國才能,卻是步步下滑的,草根出身的先帝李昪,他希望自己的兒孫有才華,沒想到,卻也因了這才華,亡了自己辛苦打下的大好江山。

世人皆說李煜昏庸誤國,在亡國的那一刻,在亡國之後被圈禁北宋的那些日子,李煜心中的苦和淚,又有幾人知?

“也罷,李煜啊,既然歷史的車輪選擇了你來做這個亡國之君,你就認了吧,至少在這亡國的痛和恨裡,成就了你千古詞帝的才華橫溢。”

願你,閉上眼睛之後,看到的依然是“詩詞般最美的世界”。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要評歷史上最昏庸皇帝的前三名,你認為都有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