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原本這是諸侯國的國王的兒子到周王室當人質,這是為了體現對周天子的忠誠,而且當時的周王室衰微與當時的諸侯國鄭國關係日益惡化,為了平息鄭莊公的猜忌,周平王就與他交換人質,以此來證明雙方互相信任,這就是後來的“周鄭交質”,後來這個方法就流傳下去。

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交換人質開始變得越來越多,因為當時兩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亂。但是一般情況下,派出去的人質都是一些王室地位不高的太子進行交換,他們的作用就是取得兩國信任,罷兵求和,要挾土地等的輔助手段,是一種信物的存在。而且呢如果有意外發生對本國也並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如果兩國交戰,人質的性命就不好說了。

在戰國時期還是有很多願意去做人質的,因為除了打仗建功之外,很少有其他途徑晉升。如果想要讓重臣信服,必須得有自己的能力,而上戰場一不留神命就沒了,做人質是透過外交方面為國效力的一種辦法,所以去他國當人質就成了出人頭地的一種途徑。

看過大秦帝國系列歷史電視劇的都知道,當時秦武王舉鼎死之後,是去燕國接嬴稷回來為王,為何讓一個在他國當人質的太子當王而不選擇在自己國家的贏壯為王呢?就是因為贏壯雖然也為太子,但是沒有特別大的成就,雖然嬴稷當時還小,但是他做人質用另一個角度說就是透過外交為國家效力,也是有功勞的,這更能讓眾臣臣服於他。

所以說自己國家的太子去別國當人質不僅是為了國家的外交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地位的提高。對自己也是有一定的幫助,但前提是兩國沒有發生戰爭,要不然人質隨時喪命。

1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氏朝鮮500年往事,首陽大君殺侄自立,復刻朱棣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