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北伐38.
明孝陵,朱元璋陵墓,南京
1369年,洪武二年,冬,十月。
蘭州,指揮使司衙門,議事大廳。
大明徵西將軍馮宗異召集隴右駐軍高階將官開會。
會上,馮宗異高度評價了臨洮和蘭州、鞏昌駐軍對抗敵寇進犯的功績,特別是臨洮的韋正指揮使,不僅多次粉碎番兵的進犯,而且在安撫當地各部落族人方面,作出了前人未能做到的貢獻。
他稱讚完韋正後,把話題一轉,問:“我大明將士百戰而定關中,隴右之吐蕃胡族該如何處置?各位可有計策?”
都督僉事郭興說:“聖上曾有指示,只要他們歸順我大明,願意做中國子民,我們的政策還是一視同仁的。”
顧時說:“中國無百年之胡運,胡元滅絕,聖上已頒令:禁絕胡姓、胡語、胡服。吐蕃胡族若能謹守我大明法令,我大明當然以他們為子民百姓。”
馮宗異點頭,問:“我想聽聽韋指揮使的意見,畢竟韋指揮使已經經驗老到了。”
韋正笑了笑,說:“各位大人所言皆灼見,按聖上意旨辦事就可以啊。”
馮宗異說:“聖上只是說了個總體方向,對如何具體地落實我們對胡人的措施,還是要從詳計議的。”
他再一次示意韋正發言。
韋正說:“那我就說說自己的做法,不妥之處,還得請大人多多指正。”
隨後,韋正說出一番話——
“吐蕃、羌胡歷來都是我關中隴右地區的威脅,不說五胡亂華及中唐之時吧,只是在趙宋時期,先有党項割據寧夏甘肅,屢掠關隴,後有吐蕃部落頻頻騷擾,趙宋軍隊屢屢敗北,宋仁宗特命范仲淹經營西陲,為朝廷挽回不少面子,也杜絕了西夏國的貪婪進犯。範將軍採用的方略,總的來說是三個字:防、剿、撫。我以為值得我大明借鑑。”
馮宗異聽得眼睛為之一瞪,心想:怎的此子說起歷史來了?何時讀的史書啊?
他說:“韋指揮使,說得好!軍旅之餘能讀史書,借鑑古人,不錯嘛!能具體說說如何防、剿、撫麼?”
韋正繼續說:“小人承蒙聖上垂愛,忝掌邊軍,保境安民,自知能力低下,恐負聖主,恐誤人民,故此延聘一二老儒,聽其講課,學習當年吳下呂蒙也。下面范仲淹的防、剿、撫也是從老先生處聽來的。”
“哦,快快說來!”
韋正說:“所謂防,就是廣設烽堠,在險要處修建城堡、關隘、橋樑,設立沿邊巡檢司,每天皆有斥候兵員來回巡視及深入敵境刺探其軍情民意,做到敵動而我立知,我知而即有備。守備軍兵皆平日操練,毫不懈怠,隨時征剿敵寇、平定禍亂。所謂剿,就是對敵寇不妥協,不姑息,但凡敵寇侵擾中國我民,駐兵皆立時響應,全力征剿,絕不手軟。所謂撫,就是安撫域外順民如我子民,只要歸附我大明者,我大明軍兵皆努力保護之。杜絕吏員狼狠貪腐,縣令必須平和賦稅,令順民樂業于田畝,安居於鄉邑。彼此間偶有爭端、糾紛,我軍政衙門皆能秉公辦理,毫不偏袒。如此如此,邊民樂於我朝者,必不絕於遐邇!”
馮宗異邊聽,邊點頭,嘴角露出微笑。
他問:“韋指揮使出口成章,邊疆大將如你般,何愁我大明邊患!”
韋正說:“大人過譽了!韋正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並無實際經驗!”
馮宗異說:“韋指揮使說到點子上了!”
他站了起來,走到牆角下,手指那大幅掛著的地圖,對眾人說:“剛才韋指揮使說的情況,是我大明一統天下、胡虜絕跡之後,對待心懷顧盼的異族人所做的一系列計劃。”
他轉過身,對大家說:“目前,我們所處的境況不能採用這種方法了。”
他又面對地圖,說:“王保保聚兵過十萬,現在他龜縮在永昌一帶,時刻窺視我邦,蠢蠢欲動,一旦他認為時機已到,必窮凶極惡而來。故此,對此賊寇胡虜,只能使用剿這一招。另外,吐蕃、羌胡等異族屢次為其裹挾,數次滋擾我邊境,劫奪我財貨,屠戮我百姓,對此等行徑,何可忍耐!必剿之而後快!”
他回到座位上,對大家說:“對付胡虜,除了韋指揮使剛才的那一招‘防’之外,還有一招數,萬試萬靈!大家可知是什麼招數麼?”
見大家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馮宗異又站起來,走到地圖前面,舉手在地圖上一劃,繼續說:“永昌,遠在我蘭州六百里之外,賊人如果入寇,我邊防烽堠眾多,如何能躲過我巡邊斥候騎士?敵寇一動,我邊防部隊即刻獲知敵情,隨時可以做出反應。大家試想,永昌與蘭州之間這六百里路程,胡虜需要走多久?我以我軍鄧愈將軍的行軍速度為例,當年鄧將軍對付陳友諒的部隊,一夜之間急行軍二百里路!這可是目前我軍最快的行軍速度了!若敵寇也以此速度進犯我蘭州,從永昌出發,也要三日行程!這三日,對我方和敵方都是十分寶貴的。賊人千方百計遮掩他們出兵的時間,我軍則百計千方刺探他們出兵的時間。若然敵寇急行軍,則輕裝上陣,輜重及糧食都不能多帶,他們想著的是取食於沿途的居民,靠搶掠維持戰鬥力。他們的戰術也是急攻和智取,必不能頓兵城下,做持久戰。這就好辦了。我軍現在就做這個動作:堅壁清野。”
他喝了口水,繼續說:“如何堅壁清野?”
他問:“韋指揮使,你有何高見?”
韋正聽著馮宗異說了一大通,的確很有道理,他說:“將城外百姓全部轉移到城內,不留任何糧食物資在城外,令敵寇無物可用!”
馮宗異點頭,又搖頭,他說:“城外,絕對不能留資敵物資。不過,我的看法是——”
他又伸出右手,在蘭州和永昌之間比劃了一下,說道:“三百里!這三百里之內,絕無人畜、糧食、草木、水源!若王保保進犯我蘭州,以三日行程為計,我讓他在半路上就無人、無水、無草、無糧、無村舍!”
“三百里?”
眾人啞然失聲,叫了出來。
顧時說:“三百里,該有多少百姓、村舍、水草、糧食?如何能清理得完?”
傅友德和薛顯也搖頭,只是沒有出聲。
馮宗異說:“清理不完?燒掉!”
“燒掉?!”
眾人以為聽錯了。
馮宗異再肯定地說了一次:“對!就是燒掉!”
“蘭州以外三百里?都燒掉?”
馮宗異說:“不是!不僅蘭州西城以外三百里燒掉,臨洮西城以外三百里也燒掉!”
眾人議論紛紛了,這個馮大將軍,怎麼想出這麼一個餿主意啊!這讓多少老百姓傾家蕩產、背井離鄉,甚至家破人亡!
馮宗異再說:“各位不要質疑我的決定。王保保隨時都會捲土重來,這些胡虜一路燒殺搶掠,沿途的居民百姓怎有太平日子過?我把他們全都遷到蘭州城內,的確是破壞了他們的家園,但是,我給他們一個新天地,重新生活於大明國土之上,而沒有胡虜的滋擾、屠殺。兩相對比,權衡之後,你們就不會覺得我這個決定不妥當了!”
他嘆息道:“若然王保保被我大明所滅,胡塵由此滅絕,百姓仍可回到他們的家鄉居住,到那時後,百姓可要感激我的功德呢!”
韋正想了想,說:“三百里的百姓都遷到關內,其中必然良莠不齊,若有不法之徒,包藏禍心,鋌而走險與胡賊裡應外合,我軍豈不是引火自焚?”
馮宗異笑道:“看來韋指揮使必然讀了江統的《徙戎論》了!”
韋正點頭,說:“江統說的也不無道理啊。”
馮宗異坐下來,慢慢地說:“江統說得很有道理。可是,聖上早已經料想到這個問題了。”
是的。
對越來越多的蒙古、色目人成為明軍的戰俘,越來越多的蒙古、色目人歸降大明王朝,朱元璋和他的智囊團在左思右想、參考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做法之後,終於炮製出前無古人的戰俘和降人(主要是外族人)的遷移和轉化方法!
第一個方法:移民!
第二個方法:就地轉化!
第三個方法:徹底漢化!
朱元璋的洪武朝,僅僅三十一年,就把元朝那個幾乎是世界民族的大熔爐徹底地扭轉為漢人天下,不僅蒙古人完全退出了中國歷史舞臺,連蒙古人的風俗習慣都清理掉了,甚至,連那些各種各樣的色目人,都完全漢化,連他們祖宗的姓氏都改變了,一律成了漢姓!
朱元璋的漢化工程,何其偉大!
馮宗異繼續說:“讓他們入關,不是讓他們隨便居住。我們會制定計劃,作出具體安排,讓他們分散,遷徙到關內。這些異族人與關中的百姓相處雜居,都不能使用胡姓、胡語、胡服,一律以漢人看待,但凡服從安排的,政府給予耕牛和田地,免三年田稅!哪有不願意的?”
顧時問:“聖上同意麼?”
馮宗異笑道:“將在外,苟利國家者,行之無礙!”
他停了一下,又說:“何況,我很快就回京師請示聖上!”
馮宗異如此安排,是有自己的小算盤呢!
堅壁清野三百里,王保保就算偷襲蘭州,也沒什麼勝算。這樣,這位徵西大將軍,就可以優哉遊哉地,私離職守,回京師邀賞!
他,要向皇帝討封賞!
-
1 #
-
2 #
朱元璋還對雲貴地區進行了漢化!改變了當地的民族構成,從此成為中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3 #
復我華夏,萬古功臣
-
4 #
在民族方面朱元璋做的最好
-
5 #
改漢姓這招在資訊時代沒用
是啊,鼓勵少數民族漢化,而不是對他們優惠,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