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歷史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我們只有瞭解歷史,並將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去,才能發現其中的樂趣。
縱觀歷史,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我們不難發現,陪伴在君王身邊的人,往往都是美女。
比如趙飛燕、楊玉環等都是君王的嬪妃。雖然並沒有成為最尊貴的皇后,但她們對帝王的影響是極大的,也是被受寵愛的。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清朝的嬪妃吧,畢竟這個朝代距離如今時間最短,是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如今很多電視劇的題材都是清宮劇,大家對清朝的後宮嬪妃也較為熟悉。
說到清朝,大家對這個朝代還是非常熟悉的。清朝給很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腐敗、屈辱史,但是清朝也曾有過鼎盛時期,康乾盛世達到了很多朝代難以企及的高度,讓清朝的發展高峰持續了一百三十四年之久。
清朝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有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共有268年。不管如何計算,都無法否定,這個朝代享國時間還是很長的,共傳十二帝。
康雍乾三位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五、六位皇帝,排行比較靠前。以乾隆帝為分界線,在他之前的皇帝都較為明智,在他之後的皇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清朝末年,更是風雨飄搖。
不過在清末時期已經可以稱之為近代,皇室中的照片,也能夠清晰地辨出五官。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看清皇帝以及嬪妃們的長相了。
在與清朝有關的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後宮的美女如雲,各個都長得嬌豔動人。
但從晚清流出的照片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除了珍妃、婉容等人的長相較為端正,其他嬪妃好像都不是長得很美的樣子。與影視劇中的形象相差甚遠,儘管拍照技術以及條件有限,但也不會更改人的五官。
其實並非清朝沒有美女,而是因為選秀的“門檻”太高了,很多人都被擋在了外面。不是皇帝沒眼光,而是規矩太多,能夠符合標準的人太少了。
在清朝末年,出現了一位影響了歷史的人物——慈禧太后,由於皇帝年少繼位,她垂簾聽政,所以她是當時實際掌權的人。
她是保守派,所以思考事情的方式,與做事的方式都考慮得較多,做法也異於常人。
在她後期執掌大權時,她設下了規定“選擇女子的標準一律不按顏值而論”。除了慈禧太后設下了這個明令標準之外,其實還有幾點限制,在當時而言非常嚴格,所以選秀女的範圍也被縮小了。
門第限制其他朝代選妃,往往是將美貌排在第一位的,越漂亮的女人越容易獲得皇帝的喜歡。只要得到皇帝的寵愛就有機會一躍翻身,成為地位尊貴的皇后。
可是清朝時期的後宮女人可不一般,清朝將出生於門第排在第一位。皇帝的妃子一般都是八旗之中的女子,清朝是滿族人的天下。
對於血統問題,清朝極其看重,所以妃子也最好都是滿人,這樣也能夠更好地鞏固皇權。可是也有特別個例的存在,後來也有漢人入宮為妃。
性別限制古代對於性別的約束是很嚴格的,不僅男尊女卑,還要求女性要纏足,認為“三寸金蓮”才是美。那個時候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常常將女孩養在深閨之中。
現如今醫療知識的普及讓我們明白,這樣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沒有好處的。所以那個時候的女性起色也都不怎麼好,所以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容貌。
技術限制晚清時期才逐漸流行起拍照,那個時候照相技術剛剛起步,且多流行於西洋。那個時代的拍出的照片不如現在這麼精美,並且顏色也都不怎麼豐富,都是黑白照片。
因為技術的限制,就很容易讓我們模糊掉一些臉上的細節,這樣也會影響人物的整體美貌。
那個時代不如現在發達,人們吃的東西也沒有現在這麼有營養,所以精氣神、氣色等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才會讓人看上去有點病懨懨的樣子,影響了美貌。
再加上審美觀念與當也有不同,所以放到現在來看才會給人“醜”的感覺吧。
或許皇帝正是因為這些條件的限制,才縮小了選妃的範圍,在“矮子裡面拔高個”,才沒能將美女都收入自己的後宮之中。
相信如果沒有了這些限制,後宮中的美女也一定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