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盪四百年》的第212篇
後燕軍撤退之後,拓跋珪立即出兵重新奪回了平城。此時的他,再無顧忌,開始一步步蠶食後燕的地盤。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六月初一,拓跋珪派將軍王建等人襲擊後燕廣寧太守劉亢泥,殺之,將他所屬部落遷到平城。
上谷太守慕容詳聽說後,棄城而走,上谷就此落入北魏之手。
不止拓跋珪在蠶食後燕的土地,後燕的叛將平規也在重整旗鼓,收集餘黨,佔據高唐,慕容寶派慕容隆帶兵前往討伐。
與此同時,北魏文武大臣一致勸說拓跋珪自稱尊號,拓跋珪這才開始製作天子旌旗,出警入蹕,儼然以皇帝自居。
八月初四,慕容寶冊立妃子段氏為皇后,嫡子慕容策為皇太子。
這一年,慕容策年僅十一歲,而且一向愚昧懦弱。對此,慕容會深為不滿,心懷異志。他為何不滿呢?因為他是慕容垂指定的繼承人。
慕容會的母親出身貧賤,和慕容寶感情疏離,但他雄偉俊逸,器宇不凡,頗有才能,深受慕容垂賞識。
慕容寶討伐北魏時,慕容垂曾讓慕容會代攝東宮事務,遇事全權處理,對他的待遇,和太子一樣。
慕容垂親自討伐北魏時,又讓慕容會鎮守龍城,東北軍政全部交由他來處理,選派藩國和府衙的官員都是當時才能、聲望最高的人。
慕容垂病重時,曾留下遺囑,讓慕容寶繼位後一定讓慕容會當儲君。但慕容寶喜歡小兒子慕容策,並不看重慕容會。
慕容寶繼位後,慕容盛因與慕容會同歲,又從小和他一起長大,恥於在他之下,便和慕容麟一起力勸慕容寶立慕容策為太子。
兩方面因素作用下,慕容寶違背慕容垂的遺願,以慕容策為太子。
九月,章武王慕容宙護送慕容垂以及小段皇后的靈柩到龍城宣平陵安葬。臨行前,慕容寶下詔慕容宙讓他將慕容隆手下的參佐、部曲、家眷等全部遷回中山。
然而,慕容會違背詔書,私自留下慕容隆的部分部曲不肯遣返。
慕容宙是慕容垂之弟,年紀已老,輩份又高,慕容會卻經常藉機欺辱他,有識之士都已看出慕容會心懷不軌,深感憂慮。
當慕容寶還在忙著平衡宗室力量時,拓跋珪已經磨刀霍霍南下了。
八月二十八,拓跋珪發兵大舉討伐後燕,步騎共約四十餘萬,從馬邑向南,躍過句注山,軍旗招展,迤邐兩千多里,擂鼓前進。
其中,左將軍李慄帶領五萬騎兵為前鋒部隊,又派將軍封真等從東路躍過軍都山,襲擊後燕的幽州。
出發不久,拓跋珪獲悉了一個重要情報,鎮守晉陽的慕容農並不受當地百姓待見,甚至有人暗地裡偷偷地去請北魏軍前來。
慕容寶繼位後,讓慕容農坐鎮晉陽,慕容農帶領幾萬部曲奉命前往。由於幷州一向缺乏糧食儲備,又趕上這一年下霜較早,百姓無法供應這麼多人的糧食,再加上慕容農派各部護軍監視胡人部落,引得漢人和夷人都對他怨聲載道。所以,拓跋珪決定先取晉陽。
九月十八,北魏軍抵達陽曲,沿著西山,臨近晉陽,拓跋珪派騎兵圍繞晉陽城大噪一番而去,以此動搖慕容農的軍心。
慕容農憤而領兵出戰,卻被打得大敗,逃回晉陽。就在這時,他的司馬慕輿嵩臨陣叛逃,緊閉城門拒絕慕容農進城。
慕容農無奈帶著妻子兒女和幾千騎兵東逃,北魏中領將軍長孫肥追擊,在潞川抓獲慕容農的妻子兒女,騎兵也全部被消滅,慕容農只和三名騎兵一起逃回中山,身受重傷。
想當年,慕容農堪稱慕容垂諸子中最為優秀的,文武雙全,算無遺策,為何今日的表現如此差勁呢?簡直跟換了一個人似的。
史書中沒有記載他此時的言行,但從他的軌跡來看,我覺得他可能是因為受到慕容垂的打壓而變得心灰意冷,整個人都垮掉了。
晉陽失守,意味著幷州淪陷,拓跋珪第一次設定朝廷辦事機構,刺史、太守、尚書郎等以下的官吏全部起用讀書人。
史書記載,拓跋珪對士大夫非常看重,士大夫到軍營門口拜見,無論年齡大小,他都到營中親自慰撫,讓他們暢所欲言,只要稍稍有點才能和可用之處都加以任用。當然,這可能是一種美化或者作秀。
奪取晉陽的第二天,拓跋珪又派輔國將軍奚牧去攻取汾川,抓獲後燕丹楊王慕容買德和離石護軍高秀和。
聽聞晉陽失守,慕容寶連忙召叢集臣在東堂商議對策。中山尹苻謨道:“魏軍人數眾多,力量強大,乘勝前進,銳不可當,如果讓他們進入平原,我們便沒有辦法抵擋了,應當依據險要地形以拒之。”
中書令眭邃道:“魏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但馬上攜帶的糧草不超過十天的用度。我們應把郡縣居民聚集在一起,一千戶人家組成一個寨堡,深溝高壘,堅壁清野,讓他們沒有東西可以掠奪,最多不超過六十天,他們自會撤退而去。”和苻謨的看法基本一致。
尚書封懿則提出了不同看法:“魏軍有數十萬人,此乃天下勁敵。即使深溝高壘也沒有辦法保證萬全,等於把兵馬及糧草聚集在一起送給他們。而且動搖民心,示之以弱,不如據守關隘,決一死戰!”
慕容麟道:“魏軍乘勝而來,氣勢旺盛,正面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應該全力據守中山,等他們出現漏洞和失策時再乘機反擊。”
短短數月,後燕和北魏之間已經攻守異形,內憂外患的後燕該如何渡過這次危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