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前線客戶端”
正在寫作中的丁玲
丁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生於1904年,原名蔣偉,字冰之,湖南臨澧人。在她82年的人生道路上,曾多次來到北京,每一次都是她生命中的重要節點。
1924年,丁玲第一次來到北京,闢才衚衕內補習學校的宿舍、西山碧雲寺下的村莊、銀閘衚衕公寓、沙灘漢花園,記錄著她在這裡度過的4年清苦又甜蜜的時光。
這段時期,她放棄了明星夢,走上了文學道路。她廢名蔣偉,取名“丁玲”。她結識了胡也頻、沈從文、戴望舒、凌叔華、廬隱、馮雪峰等一眾文學友人。她寄出的文稿《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得到編者葉聖陶的賞識,在《小說月報》上刊登,引起很大反響。她憑著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被魯迅稱為當代中國“唯一的無產階級作家”。
現在的闢才衚衕改成了寬闊的大道
1928年,丁玲離開北京。此後的20多年間,她在白色恐怖最嚴峻的時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以筆為槍戰鬥在上海、陝北等地。丁玲是中國工農紅軍抵達陝北後第一個到蘇區的知名作家。在毛澤東詩詞中,題贈作家的只有一首,就是寫給丁玲的《臨江仙》:“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從這首詞裡,足見毛澤東對丁玲的器重。在陝北,她堅定了文藝要為人民福斯服務的信念。
東總布衚衕
1949年6月,闊別近21年後,丁玲再次來到北京,東總布衚衕22號、多福巷16號兩處住宅,見證了她大起大落的9年。東總布衚衕22號當時既是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協的機關辦公地,也兼作一些作家的宿舍。據資料顯示,這座建築十分別致、豪華、氣派,地面上鋪著花磚,樓梯上鋪著地毯,樓道和房間裡都是彩色刻花玻璃。衛生間裡也有熱水供應。在當時這樣的住房是很少見的。1951年春,組織上在多福巷給丁玲分配了一個小四合院居住。在這裡,她接到了《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蘇聯政府授予的斯大林文藝獎的訊息,成為了國際知名作家。1955年,丁玲被打成右派。1958年,丁玲被下放到東北勞動改造。
1952年,陳明與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對弈
1979年,丁玲回到闊別了20餘年的北京,先住在文化部和平里招待所,後又搬入了友誼賓館東北區一套普通的客房裡。丁玲在北京的最後居所是復興門外大街22號樓。22號樓在繁華的復興門外大街南側,緊挨著地鐵1號線的木樨地站。這棟樓和它旁邊的24號樓,被很多人稱為“部長樓”,很多落實政策的老幹部,都被安排住在這裡。
有了安定的居所和寬鬆的創作環境,丁玲迎來了寫作的又一個春天,她筆耕不輟,寫出了《魍魎世界》《風雪人間》等100萬字的作品。1986年,82歲的丁玲走完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