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是蜀漢的痛,更是劉備生前的一次巨大失敗,但是圍繞夷陵之戰的開始,探討劉備的行動是否正確,卻有著兩極分化的觀點。其中一類是認為劉備過於衝動,在最不恰當的時候選擇了進攻東吳,沒能聽趙雲和諸葛亮的勸告;但相反的觀點則是認為劉備此時伐吳是最恰當的機會,也是最適合的機會。那麼哪一種說法才是更貼近事實的呢?權以為劉備的夷陵之戰選擇並無錯誤,唯一錯誤的則是在戰役上的失敗,甚至是慘敗,這一點錯失了大好機會。
夷陵之戰
那麼劉備的失敗錯失了什麼機會呢?
先來回顧一下夷陵之戰的開始,三國的鼎力之所以精彩,是因為任何一方的行動都會引發另外兩方的行動,而且這其中包含了合作、欺騙,所以結局總是能意想不到。而事實上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絲毫沒有擔心曹魏方面,這是因為什麼呢?
曹丕
其實相比起劉備,孫權的危機更大。曹魏的軍事部署主要有著六個部分,其中夏侯尚坐鎮荊州地區,曹休在合肥地區,張良則是在汝南地區。可見其中大部分的部署都是沿著長江一線,防止孫權的軍事部署,相反針對蜀漢的軍事部署,只有曹真一路。從地理位置上看,曹魏想要趁著劉備行動偷襲蜀漢,難度較大,而且軍事調動是五路軍隊向西遷徙,不但路途遙遠,而且行動糧草耗費嚴重,遠不如進攻東吳來的痛快。
孫權
這一點孫權也不是不明白,所以是一個勁地和曹丕言和,不惜是向曹丕稱臣。但三國的精彩就在於揣著明白裝糊塗,兩家的和議不過是暫時的,這一點就是孫權的使者都毫無顧忌地承認,正所謂是“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不但是直接說孫權的目的是虎視天下,而且就連這一次和議還是孫權的策略的說法也直言不諱。所以才能夠整體的戰役上看,劉備是不吃虧的。
風險的可控另外劉備討伐東吳的最大好處是,即使失敗也不會造成連鎖反應,至少不會土崩瓦解。事實上劉備在夷陵戰敗之後,雖然經歷了很漫長的恢復期,但卻一直都保住了蜀漢命脈。比如在夷陵之戰結束之後,有人提出了要乘勝追擊征討蜀漢,可陸遜卻認為是“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也就是說深入蜀漢的後果是曹丕肆無忌憚地打擊,這麼一來也就得不償失。所以這一次戰爭完全是東吳的走鋼絲,處於兩面險境。
劉備戰敗
而且事實是就算劉備敗走白帝城,還是能用聲色來要挾東吳一波,可見劉備彌留之際還不忘了要統一的大業。在劉備夷陵戰敗之後,僅僅過去了三個月的時間曹丕就集結了大軍南下討伐東吳,此時的東吳剛經歷夷陵之戰,轉而又要面對曹魏,可以說是疲勞交困。這時候的劉備則是書信一封送往陸遜,其內容是“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意思很簡單,就是現在曹軍都已經到了江陵,我也打算再一次東進,將軍認為如何?
劉備相當直白的威脅,之所以這麼有底氣,也是因為了解東吳的處境。但可惜此時的劉備是沒了牙的老虎,叫聲大但卻沒有真正的東進之力。所以說劉備的可惜就是可惜在這裡,原本夷陵之戰沒有慘敗,即使是失敗也還是有機會要挾東吳,換來荊州的部分領土。
伐吳的理由從戰爭優勢上看了劉備東伐的原因,那麼劉備東伐的目的是否正確呢?這也是不言而喻的答案,劉備失去了荊州,就相當於是隆中對計劃的流產,而劉備的時日無多,對荊州的主權有著特別的野心。而且從時機上看劉備也是佔據了優勢的,而不是想當然。在夷陵之戰前劉備經歷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奪取益州的勝利,漢中之戰的勝利,襄樊之戰的威震華夏,可想劉備軍威正盛。而且關羽之死是討伐東吳的最關鍵理由,也是正當理由,所以這時候才是劉備最佳的討伐時機。何況劉備此時並未想要一口氣吞下江東,而是戰江東,籌碼換荊州。
劉備劇照
所以單純地認為劉備膨脹,或者是因為仇恨而衝昏了頭腦並不是正確的理解,相反夷陵之戰是必然的,只是戰敗的結果卻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