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兩件事情令人非常惋惜。
一件是大秦首公子——扶蘇,因一張假聖旨被逼自盡。
另一件則是大明太子朱標,因偶感風寒,不幸病死。
倘若這兩位不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變歷史的走向,大秦就不會二世而亡,大明就不會發生靖難之役。
扶蘇生年不詳,死於公元前210年,父嬴政,深受儒家影響,為人寬仁。
朱標,生於公元1355年,死於公元1392年,父朱元璋,母孝慈高皇后馬氏,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
兩人的死都與自己接受的教育有關。
扶蘇深受深受儒家教育,從而使他變得愚忠愚孝,甚至迂腐,始皇帝無論幹什麼他都反對,缺乏政治思想。
政治缺乏這一點還與始皇帝贏政有關,嬴政從小隻他學習儒家,但是不讓他接觸朝堂政事,為什麼?因為始皇帝嬴政這個人,霸道。他想永遠掌控江山,不甘心將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拱手送人,為此始皇帝追求長生不老,立太子這件事他壓根沒想過。
其實,扶蘇就是一張白紙,一張只會搞學問的白紙,不懂人情世故。
至於朱標,他的政治思想很豐富,無論是治國手段還是御臣手段都是一等一的,因為朱元璋從小就培養
他為接班人,可以說是寄予厚望,多方培養。
朱元璋對這個兒子極其愛護,曾經說過:朕的皇子眾多,但兒子只有一位,那就是朱標。
還為他打造了深厚的朝廷班子,例如:中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等等。
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方便各將軍丞相輔佐,甚至朱元璋殯天,太子繼位,這班底拿過來就可以用。
歷史總是喜歡耍人玩,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視察陝西回來後,因風寒病逝,八月葬孝陵東側,即明東陵,諡“懿文太子”。
天妒英才!
透過朱標,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教育是對的,作為父親他很優秀,作為皇帝他比嬴政更加現實,明白世上沒有長生之術。
再者,扶蘇學習儒家本就是錯誤,那時的秦國剛剛滅了六國,百姓不穩,思念舊國,尚有六國餘孽,長城之外匈奴虎視眈眈,可謂是內憂外患,治理這樣的國家不適合用儒家,就適合用法家,誰不聽話就殺誰。
朱標學習儒家沒錯,因為朱元璋推翻的是元朝,元乃韃虜所建,漢人百姓恨不得吃其肉,寢其皮。所以,推翻元朝,百姓歸心,這時候用儒家治理國家正得其所,能使明朝繼唐朝之後再次出現盛世。
唉!對於這二位的死,我深表遺憾,頓首,頓首,在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