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長慶二年六月五日,赤日炎炎,整個關中平原都被驕陽烤的喘不過氣來。大地上不見禾苗,一片焦蔽。在長安通往同州的驛路上,塵土飛揚,幾輛轎車正在土路上顛簸行駛。其中有一個人,就是元稹,他剛剛被貶官,從宰相任上被貶同州刺史,正在上任途中。
元稹圖冊
一年前,長安發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科考案”,史稱“長慶科考案”。起因是,這一年的科舉,存在著走後門的現象。主要牽扯到朝廷幾個重要官員,宰相裴度,科考主官李宗閔,戶部侍郎楊汝士(白居易的妻弟)等等,致使“寒門俊造,十棄六七。”
朝中官員段文昌因其所託落了空,首先發難,事情暴露後,大多數朝臣或言不由衷,或唯唯諾諾,不敢坦言。白居易深知利害,他一方面認為:“子弟得者僥倖,平人落者受屈。”一方面又委婉表明:“垂仁察之心,降特達之命,明示瑕病,以表無私;特全身名,以存大體。如此則進士等知非而愧恥,其父兄感激而戴恩。至於有司敢不懲革?”白居易的圓融保全了自己。只有元稹李紳態度明朗:“時元稹、李紳在翰林,深怒其事,復有重考之科。”
朝廷遂任命白居易,王起為重試主考官,結果是十四人最後只有三人及格。權臣子弟大都落選。許多官員因此受到降職貶官的懲罰他們的惱怒可想而知,而元稹被報復必不可免。在隨後的河北平叛中,被權臣們陷害,貶往同州。
在此之前,他因為直言死諫遭到十年貶謫,回到朝廷才兩年多時間。此時正在工部侍郎同平章事位置上行使宰相職權,受到穆宗的重用。如果圓滑點,他可以對段文昌李紳的提議不作迴應,也可以表述得模稜兩可,也可以首鼠兩端。總之,他有許多的選擇保全自己。可惜他不是那樣的人,他只選擇作直臣忠臣,主持正義反腐倡廉,唐穆宗心裡明白元稹無私,卻不得已貶了他。
看看那穆宗皇帝親自下的詔書:
宰相者,位列巖廊,權參造化,內操政柄,上代天工........(元稹).遊藝資身,明經筮士。累膺科選,益振榮華。茂識巨集才.......宜竭謀猷以匡贊,而乃不思巨集益之道,遂嬰詿誤之愆。察以衷情雖非為己,行茲左道豈曰效忠?........
有時候,皇帝也會受制於人。穆宗為了平衡關係,壓下裴度等人的滿腔怒火,他還是咬著牙在雞蛋裡挑骨頭,就這樣,一心主持公義的元稹被貶同州了。
此刻,車中的元稹滿腹委屈,但“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這是他一貫的行事風格,決不和黑暗同流合汙,與世俗隨波逐流,他要堅守良知,堅持正義,他憤怒委屈而不後悔。
窗外,大太陽下,一片焦黃的原野,沒有稼穡青苗,時有挑著擔子、揹著包袱的逃難人從路上經過。他這才意識到,旱災嚴重!驟然從自己的悲憤中清醒過來,馬上不安焦慮起來。民生大於天,他振奮精神,督促車子急速向州城駛去。
二,祈雨九龍廟
元稹到任後,他馬上升堂議事。著手抗旱救災。採納當地官員的建議:祈雨。
原來,同州城五里許,有一九龍池,池周圍有九個泉眼。平時九泉同流,池水沛流濺灩,頗為壯觀,據說同州之名即源於此,人們在此建立九龍廟,四時祭祀九龍神。非常靈驗。下堂後,元稹徹夜不眠,他滿懷虔誠,鄭重地寫下了《祈雨九龍神文》,文中說:
稹始以長慶二年夏六月,相天子無狀降居於同,愁漸焦勞……冬不時雪夏不時雨,越二月宿麥不滋耒耜不利……大凡天降疵厲必因於人,神怒天譴,降災於我身我不敢讓……願以小子稹為千萬請命於龍,龍其鑑之……伏惟 尚饗 。
此文被收錄在縣誌裡。
民間的傳說, 更富於浪漫色彩。
傳說元刺史寫好祈雨文,天已大亮。於是一行人敲鑼打鼓,抬了三牲豬牛羊,面花水果,香爐燭臺種種祭品,元刺史居中,不坐轎,全部步行,以示虔誠。好在九龍池不遠,只有十里地,不一會兒便到廟前。祈雨人等在廟前停下,擺好祭品,鑼鼓停歇,人馬肅靜。元刺史來到香案前上香跪拜,所有來人官員鄉紳平民隨之跪拜行禮。禮畢,他便宣讀“祈雨九龍神文”,虔誠之至。讀畢,便有司儀領祈雨人等誦讀祈雨訣:
九龍真神,司雨在天,
願啟神佑,降雨賜甘,……
祈雨進行了半個多月,天上依然是晴空萬里,旱雲如火。就在第二十一天晚上,元刺史回到衙門,坐在書房裡思索。
他想祈雨並非不誠,為何九龍神就是不領情,看來官府還是要自我反省,是否大家為官不廉,為官不忠?這不想則已,一想那思緒如平原走馬,不可收拾。於是他信筆寫下了長達380字的《旱災自咎貽七縣宰》:
吾聞上帝心,降命明且仁。
臣稹苟有罪,胡不災我身?
胡為旱一州,禍此千萬人?
一旱猶可忍。其旱亦已頻。
臘雪不滿地,膏雨不降春。
......
自顧頑滯牧,坐貽災沴臻。
上羞朝廷寄,下愧閭里民。
......
要求各縣作自我檢查。是否為官不忠不良?得罪上蒼。再提出了既然天道已遠,只有大家團結一致,做人事努力,再想辦法。
第二天,元稹又去九龍池,他信步來到村中的茅屋,藉口水喝。只見柳樹下面一眼水井,四周青石鎖邊,主人把桶放進井裡,“嗖嗖”幾下,一桶水打了上來。
澇池
元稹見狀,恍然大悟,既然地下有水,何不掘而得之?元稹一邊喝水,一邊和同來的馮翊縣令商議,既然沙苑水淺,何不掘井澆地?馮翊縣令一聽,主意果然不錯。於是趕緊召集各村裡正,安排打井事宜。很快,沙苑一帶村莊挖井成風(潽滻井,即澇池)。九龍池周邊人也來到九龍池,車拉肩挑,把九龍池往深裡挖。
眼看快到六月底,雖然挖了一些井,井旁能種十幾畝地,可是解決不了大問題。就在六月二十六這天晚上,元稹坐在院中,望著月亮發愁,不覺漸漸睡著。這時,夢見一條白龍自天而降,到他面前請罪。說是自己懶惰,忘了行雨,挖井人在九龍池挖土不歇,他的宮殿搖晃不止,龍腳也險被杴挖斷,懇求元刺史趕快停工。元稹一聽道:“這有何難,你只要儘快行雨,挖池之事就會馬上停止。”那龍點了一下頭,隨即騰空而起,乘雲霧而去。這時,只聽一聲霹靂,元稹驚醒,只見電閃雷鳴,傾刻之間,大雨傾盆,一直下了半夜。
這年秋天,百姓總算收了些秋糧。種上了麥子。人們說,這是元刺史的忠誠感動天地,老天爺對同州的恩賜。
《大荔縣誌.賀志》記載:唐穆宗長慶二年,元稹任同州刺史,時同州大旱,元刺史祈雨九龍廟,後遂雨。
三,巨集志治同州
旱象解除後,元稹便著手了解州情。
同州南部是沙苑,狂風一起,黃沙飛揚,土地沙化嚴重,逐漸荒蕪。百姓外逃,人口流失。但仍按原來的田畝收取稅賦,惡性迴圈,農戶流失更加嚴重。
元稹經過詳細的調查,決心革除這些弊端,他向朝廷寫下《同州均田狀》,說明當地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提出了有名的“均田平賦”主張。《狀》中說:
.......當州兩稅地,右件地並是貞元四年檢責,至今已三十六年,其間人戶逃移,田地荒廢,又近河各縣每年河路吞侵,沙苑側近日有砂礫填埋,百姓額稅已定,皆是虛額徵率,其間亦有富豪兼併廣佔阡陌,十分之地オ稅二三。致窮途逋亡,賦稅不辦,州縣轉破實在於斯.......
元稹在文中尖銳地指出:“財稅不辦,州縣轉破”的根源在於“田地不均”,“賦稅不公”,隨後他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即後來為人稱道的“手實法”。
所謂“手實法”,就是農民各人具實填寫自己的田畝,鄉村管理人員過手,上面並不派官吏擅自到村上參與。除去逃戶荒地,及河侵沙掩等地,其餘的見確定畝數再取兩稅原額。全州七個縣都按照好地瘠地分別攤稅。自此貧富強弱一切均平。
元稹的這個政策,公平、公正、切切實實、實事求是的解決均田平賦的問題。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都是非常先進的。接著,他大刀闊斧地改革弊政,共計四條:
一、對攤派在百姓頭上的不合理的合陽鎮軍田賦稅進行改革,其目的達到“亦冀均平”。
二、將因夏陽,韓城兩縣殘破而轉嫁到朝邑、澄城、合陽三縣百姓頭上的賦稅一概免去;
三,翻檢三十六年前兩稅文案,發現同州擔負稅麻一萬多畝,屬兩稅以外的稅中之稅,他不顧政治風險,果斷地以“無條敕可憑”為由下達了“放免不稅”的通知。
四、在徵收各種賦稅的過程中,他發現屬下奸吏巧立名目,利用“抄、勺、圭。撮”,“分、釐、毫、銖”等尾數進位巧取整數,從中漁利自肥私囊。他明確規定“斛鬥並清成合,草並清成分,錢並清成文”的辦法,杜絕奸吏“隱欺之贓”,除去百姓“重斂之圍”。
除了這些,他還大膽挑戰了自中唐以來的弊政“羨餘”。
中唐慣例,地方官吏每年要向皇帝交送相當數目的現錢。美其名曰“羨餘”,“羨餘”的本意是盈餘。自唐和唐以後的地方官員都以賦稅盈餘的名義向皇上進貢。
白居易詩曰:
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
號為羨餘物,隨月獻至尊。
“羨餘”就是這個約定俗成的惡弊,元稹卻大膽、沉著、機智地向它挑戰了。他將同州官員準備進貢朝廷的千萬銀錢,充作逃亡戶死亡戶的稅賦,以此減輕百姓的負擔,又保證了國家財政的收入。
元稹的這些舉措,受到了他手下的那班奸吏的劇烈反對,他們或想方設法搗亂,消極怠工應付差事,或散佈謠言蠱惑人心。和當地富豪們沆瀣一起,對付元稹的新政。
這些後果,元稹早有預見,但為了同州百姓,也為了朝廷的安寧,他不得不這樣做,且義無反顧。一年多的時間,元稹雷厲風行,堅決徹底的推行了新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朋自遠方來
長慶三年的春天,元稹的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欣慰之餘,他深深感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在這期間,他把得到的好馬、雙雞都獻給穆宗,並寫了《進馬狀》《進雙雞狀》來表示對穆宗的忠誠,報答穆宗對他的知遇之恩。但他在同州的作為引起了同州一些官吏和豪強的激烈反對,政績並不為朝廷看好,無形的壓力形成了巨大的逆流在潛滋暗長,元稹的內心世界始終籠罩在重重的陰影之中。
就在這時候,他的朋友楊巨源來看他了,元稹欣喜異常,寫下了《詠晨風憑楊員外寄長安柳》,詩云:
三日春風亦有情,拂人頭面稍嫌輕。
殷勤為報長安柳,莫惜枝條動軟聲。
楊巨源圖冊
楊巨源小住幾天要走了,周圍的殘酷現實使元稹很是傷感,他又寫下了《贈別楊員外巨源》
朱紫衣裳浮世重,蒼黃歲序長年悲。
白頭會後知何日?一盞煩君不用辭。
從這首詩裡,可以體會到元稹推行改革承擔的壓力,他常常處於一種憂慮和悲哀中。這種壓在心底的情愫,無處釋放,只有對老朋友坦白了。他對自己的未來有所預料,所以他勸楊巨源,喝吧,請不要推辭,以後可能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歷史上,有多少像元稹這樣的仁人志士,為了心中的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前赴後繼,勇赴“虎山”。正是他們的良知和奉獻,成就了民族的脊樑,鑄就了了中華民族精神史上的豐碑。
元稹六月被貶同州後,白居易明哲保身,急流勇退,七月自請貶職杭州。元稹在同州寫下了《寄樂天二首》,為同州人所稱道。詩曰:
一,
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雷陳?
唯應鮑叔猶憐我,自保曾參不殺人。
煙入白樓沙苑暮,潮生滄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悵,兩地各傷何限神。
其二,
論才賦命不相干,鳳有文章雉有冠。
羸骨欲銷猶被刻,瘡痕未沒又遭彈。
箭頭已折藏須蓋,丁字雖剛屈莫難。
休學州前羅剎石,一生身敵海波瀾。
詩人自喻為曾參,白居易為鮑叔,又把倆人的情誼看作是漢代雷義與陳重的典範情誼。道出了對老朋友的感激和受冤後的不平與憤懣。
元稹和白居易圖冊
元稹的同州改革,果然觸動了長安城皇帝及權貴們的神經,他們的惱火是可想而知的。
長慶三年八月,朝廷又一次調動了他的職務,給了他一個比同州刺史還要大的官,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這個職位遠離京都,皇帝和權貴們再也不想聽元稹的“聒噪”了。
元稹要走了,他把春天寫的“杏花”詩貼在牆上,表示了自己不虛同州此行的豪邁和堅韌。該詩寫道:
常年出入右銀臺①,每怪春光例早回,
慚愧杏園行在景,同州園裡也先開。
五,一代楷模
一代賢臣遠去了,但他的事蹟卻永垂青史。他的“均田平賦”,打擊了豪強特權,有利於百姓生產卻無損於國家利益。為後世歷代君王特別是五代周世宗柴榮所讚揚所仿效,《新五代史.周本紀》記載:周世宗嘗夜讀書,見唐元稹《均田圖》慨然嘆曰:“此制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詔頒其圖法,使吏民先習之。期以一歲大均天下之田,其規為志意豈小哉。
五代徐寅贊曰:
唐有臣曰元稹兮,圖均田於穆宗,
幸皇覽之見牧兮,路逶迤而不通。
迄柴周之顯德兮,乃留心於務農.......
近代著名史學家范文瀾對元稹的做法也給予充分的肯定,他的《中國通史簡編》文雲:......唐穆宗時元稹在同州均田,應該是較為切實可行的辦法。
元稹“均田平賦”之舉,為同州百姓也為李唐王朝辦了一件稱道於時受贊於後的好事,因而名列“名宦祠”,受同州人世代祭祀。
注:①右銀臺,唐代大明宮的主要門戶之一。
作者簡介:
凌琴,姓王,喜文學,愛繪畫,好音樂,樂文史。多年筆耕,鮮有成就,歪歪斜斜,一串腳印。興來舞文弄墨,時結青澀小果,樂人悅己,不值一提。自以為天地間一匆匆過客,如草芥之於土地,浪花之於江河,微留劃痕,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