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每逢這天全國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在封建社會中,對於皇帝來說春節也是一年中的大日子,他們會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朝會召見百官,之後舉行宴會與他們共度佳節。

上圖——今人還原的清朝新年儀式

到了清朝的時候,中國的封建皇權發展到了極致,而且他們在過年的時候會綜合滿族與漢族的習俗,在歷史上別具一格。他們的一些做法對民間的習俗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深刻改變了如今的春節文化。

那麼清朝的皇帝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是怎麼度過的?皇宮中又會舉行什麼特殊的活動呢?

上圖——北京故宮

一、凌晨的開筆儀與祭禮

從隋唐時期開始,中國就有了守歲的習俗,因此在清朝的時候,皇帝在除夕夜的時候也會和百姓一樣等待新春的到來。在子時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準備進行新年的相關儀式了。

在他離開寢宮的時候,太監們就會將事先準備好的水果和蜜餞擺滿桌子,並恭請皇帝先食用蘋果,以求討到"平平安安"、"甜甜蜜蜜"的好彩頭。

上圖——新年的時候皇帝也會吃蘋果

等到子正一刻的時候,皇帝就會到養心殿東南室中舉行開筆儀,由於在這個小室的門額上寫著"明窗"兩字,因此這個儀式也被稱作"明窗開筆之典"。

在皇帝進入之前,其近侍早已在桌案上放好了寫有"金甌永固"的金盃,裡面盛有屠蘇酒。在杯子的旁邊則是一支點燃的玉燭,和雕龍盤一隻。在盤中有御筆數只,其上刻有"萬年青"和"萬年枝"等字樣。

上圖——嘉慶御筆書法作品

在皇帝進入之後,便會親手點燃蠟燭,然後在準備好的紙張上行文。在開筆儀上,皇帝書寫的大多是一些吉祥話,比如嘉慶皇帝在他登基第一年的開筆儀上就寫下了:

嘉慶元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萬事如意。三陽啟泰,永珍更新。和氣致祥,豐年為瑞。

這個典禮的意義就是象徵新一年工作的正式開始,併為新年祈福。在完成這一典禮之後,皇帝才可以批閱其他的奏章和奏摺。

在這個儀式之後,皇帝就會率領早已等候在皇宮外的宗室和一品大臣們到長安左門外玉河橋東的禮堂中舉行祭天之禮。

之所以這一天皇帝不去天壇祭天,是因為這個特殊的禮堂是按照滿族薩滿教的禮堂建造的,清朝皇帝到這裡祭天是表達自己的不忘本。這個儀式的主要流程為薩滿獻酒,擎神刀禱祝,誦唱神歌,以及行跪拜大禮。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祭天禮漢族大臣是不需要參加的。

神奇的赫哲族薩滿跳神黑龍江出神入化的千古絕唱

在完成祭天禮之後,皇帝和皇后會到坤寧宮去祭神,祈求神靈們能夠在新的一年中保佑國家繁榮昌盛,他們祭拜的神靈十分繁多,其中包括佛教的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還有關聖帝君,以及其他宗教的多種神祇。

在祭神完畢後,皇帝會到宗廟中祭拜祖先神位。在這一切處理妥當之後天也已經微明,皇帝這才前往太和殿接受百官的朝拜,宮中的慶典也正式進入下一階段。

上圖——清朝祭祀場所天壇

在大年初一的朝會開始前的所有宮廷儀式中,除了在具有薩滿教特色的祭堂中祭天之外,其餘的習俗和儀式都和之前的朝代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也可以從側面說明清朝統治者在文化融合方面做出了極大的努力。

二、百官朝會與太和殿筵席

在祭神祭祖完畢之後,清朝的皇帝們便會到太和殿的龍椅上接受文武大臣們的朝拜,這也就是所謂的"元旦大朝賀"。

在進行朝會的時候王子,貝勒以及藩國的皇子們會在殿中按照次序排好,之後文武百官和外國使臣會從殿外進入,按照品級站好後,對皇帝實行三跪九叩大禮。在接受群臣拜賀後,皇帝會到乾清宮中接受家人的賀禮,而文武百官則要待太子行禮完畢後,再對太子行二跪六叩的大禮。

故宮博物院裡的宮殿

在這個宴會上,群臣和使臣會按照身份的尊卑坐在不同的座位上,他們使用的餐具和食物的種類都有差別,這和之前隋唐時期的宴會有著本質的區別,透漏出了封建等級思想的影響,這也是清朝皇權發展到極致的一個展現。

不過在宴會開始之後,席間的氛圍還是相對歡快的,皇帝還會安排宮廷舞蹈,雜技等節目來為眾人助興,堪稱一大盛事。

故宮乾清宮內廷寢宮,清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於“正大光明”匾後。

不過這樣的宴會畢竟還是太過正式,不足以讓皇帝和近臣們聯絡感情。因此在正月初二的時候,皇帝會召集近臣們到乾清宮赴茶宴,與自己共進茶水糕點,並在宴會上一起創作"聯句"。所謂聯句,即每個人吟誦一句七言古詩,再由後面的人接下去,他們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聯絡。

這種風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武帝在位時在柏梁臺上與群臣賦詩的行為,這也是皇帝和親密大臣在新春增進感情,放鬆心情的重要活動。

不過這些文采斐然的文人們,在這次茶宴上的創作空間卻要受到不小的影響,他們創作的聯句內容不外乎祝福國家國運昌盛,皇帝本人身體健康,或者對皇帝之前的政績歌功頌德。這樣的內容無論再怎麼努力也大多是陳詞濫調,本是讀書人不齒於創作的內容。但是完成這些詩句卻能為他們贏得皇帝的小賞賜,因此眾大臣卻也樂得為之。

清朝乾隆人物畫像繪畫工藝品

由此可見,清朝時期皇帝雖然依然會效仿之前的朝代舉辦宴會,但是卻更加註重維護皇權以及封建的登基秩序,因此宴會的政治功能要遠遠大於其聯歡意義。這從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溝通需求,甚至還要在第二天舉辦乾清宮茶宴中就能看出來。

三、清廷中習俗對民間的影響

在太和殿宴會過後,清朝皇帝在春節當天所需要完成的政治任務便告一段落了。皇帝在完成自己這一切之後,也會在大年初一晚上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團圓飯,這頓飯除了不是在除夕夜之外,和我們現在每個家庭的年夜飯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不過這一頓年夜飯並不像太和殿筵席那樣豐盛,皇帝食用的食物會非常簡單,其中的重頭戲為素餡餃子。餃子之所以必須是素餡,據傳是因為努爾哈赤在一年正月曾經懺悔自己連年征戰,殺伐太重,因此要求家人在新年晚上只能吃素餡的餃子。

和平日裡的餃子不同,滿族人在新年包餃子的時候會在一些餃子裡放著小八寶或者小如意等金銀製品,這種餃子被稱為"幸運餃",如果誰能吃到這個餃子,就意味著他會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

皇宮中的年夜飯也沿襲了這個傳統,不過和傳統做法不同,廚師們只會在一個餃子裡放一枚銅錢,這便是唯一的幸運餃了。之後他們會將這個餃子放在盤子的最上端,由於皇帝在用膳的時候一定是最先動筷的,所以他一定能吃到這個幸運餃,也就擁有了一年的好運氣。

而這種在新春佳節食用餃子,並在餃子中放錢幣或者其他"小彩蛋"的做法對於漢族百姓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風俗直到今天依然在北方的許多地區流傳。

上圖——放有硬幣的餃子

四、結語

中國的封建君主制發展到清朝已經有了接近兩千年的歷史,這一制度經過無數朝代的不斷改良也在清朝達到了頂峰。而擁有最高權力的清朝皇帝在春節的活動,其實也可以從側面顯示出這種發展對於文化的影響。

除了祭天、祭神等傳統的儀式之外,清朝皇帝在皇宮中舉行的宴會和之前的朝代就有很大的區別。在隋唐時期這一制度剛剛出現,百官與皇帝在宴會上的氛圍十分歡快,他們的食物也是基本相同的。

上圖——皇權發展到頂峰的清朝

但是清朝時的太和殿筵席則無一不透露出皇權的至高性以及登基制度的嚴格,這讓這次宴會少了節日的氣息,更像是一場盛大的政治活動。清朝的皇帝們為了增進和大臣們之間的感情,還要在次日舉行第二場宴會,這個舉動更進一步地說明在清朝的時候過於強大的皇權導致皇帝和大臣之間形成了巨大的隔閡。

不過在家庭層面上,皇宮中的新年活動還是相對溫馨的,皇帝在完成一天的慶典之後,在晚上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好好吃一頓團圓飯,雖然菜品不及宴會豐盛,但是這畢竟才是春節對於每一個人的最重要意義,那就是和自己的親人相聚在一起。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這頓年夜飯和幸運餃被民間所接納,恐怕因為只有這時皇帝才和普通人一樣脫下了皇權的外衣,恢復最真實的一面吧。

注:

本文關於清朝皇宮春節習俗的內容描述,參考自《中國全史·習俗卷》、以及《大清會典》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揭秘:古代女子偷情,為什麼喜歡帶枕頭?除了方便,還有兩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