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常態,尤其是處在歷史的分裂的階段。秦朝末年楚漢爭霸,最終垓下之圍項羽一舉被消滅。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路諸侯分裂天下。同樣是漢朝的皇帝,但是他們的歷史結局卻是不一樣。一個是文景之治開創者,一個則是大漢皇室的覆滅者。他們雖然都是被擁立當作皇帝,為什麼漢獻帝,並不如漢文帝那般,將整個朝廷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呢?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下。
漢文帝如何走向權力中心
歷史上的漢文帝作為漢朝的第五位皇帝,同時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原本就是被分封到了代國,本來就沒有指望著能夠當上皇帝。但是隨著當時平定呂姓勢力,最終這個皇位轉手到了劉恆的手中。劉恆能夠得到這個皇位,很明顯就是撿來的。不過在皇位的繼承方面,漢文帝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
西漢在建立之後,經歷了劉邦的剷除異姓諸侯之後。緊隨其後呂后當政,在呂后當政期間,很多劉邦的子嗣都沒有得到優待。甚至說在後來大都遭到了呂后的屠戮,尤其是呂氏族人的崛起,讓劉氏的血脈受到了很大的創傷。在剷除呂后的勢力的同時,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接班人。這個人不能對過往參與平叛的大臣威脅,同時也不能和呂后有牽連。細數整個劉邦的子孫當中,能夠達到這兩點的也就只有劉恆和劉長最為恰當。
但是在劉長的成長過程中,是在呂后的照看的過程中長大的。那些參與剷除呂后的勢力當中,對於劉長在成為皇帝之後,是否會選擇清算拿不準。所以說劉長這個人選也就被拋開了,剩下的也就只有劉恆。劉恆的身份也是比較特殊的,首先在劉邦的所有的兒子當中,劉恆算是最為年長的。其次劉恆常年駐守在代國,與朝廷的紛爭幾乎沒有。也就是說劉恆這一脈和呂后沒有任何關係。劉恆作為新的皇帝也是最為合適的。
要說漢文帝劉恆之所以能夠掌握大權,這就離不開劉恆的軍事實力和政治智慧。
在劉恆成為大漢皇帝的同時,身邊有著一眾人的支援,這當中便有著漢朝的開國功臣周勃,以及陳平。在他們的擁護之下,漢朝在確立了皇帝之後,便開始趨於穩定。同時作為皇帝,劉恆也有著自己的軍事實力,所以當漢文帝繼承皇位之後,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天下也便開始安定了。
漢獻帝早已經是強弩之末
東漢末年的局面,想必眾人都有所瞭解。尤其是那段歷史歲月,豪強當道,諸侯並起。天下的州郡幾乎在漢獻帝成為皇帝的時候,早已經脫離了自己的管控。再加上董卓的搗亂,最終讓整個東漢開始分崩離析。所謂的皇帝也就成為了一個空架子。之所以這麼說,就是身為皇帝的漢獻帝,手中沒有了實際的權力。當漢獻帝逃出洛陽城的時候,身邊只有一種大臣的跟隨,最終在曹操的迎接之下,才吃上一頓飽飯。漢獻帝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只是一個空明,手中沒有任何可以操作的軍權。
漢獻帝之所以會成為傀儡,一方面是因為投靠曹操的緣故。在最初的時候,曹操實力尚小的時候,或許漢獻帝還有一絲的話語權。但是曹操迎奉天子,最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過程中,整個皇權旁落。甚至說皇帝的一舉一動都離不開曹操的管控,想要有作為也是沒有機會的。並且漢獻帝在位期間,天下的所有的諸侯,並沒有一個人付出實際行動來擁護他的。都是佔據著一方地盤,各自為政。所以說漢獻帝的命運其實挺悲哀的。一個到了強弩之末的皇權,怎麼去和漢文帝去比較呢?更何況漢獻帝手中一沒有兵權,二沒有擁護自己的力量。成為一個傀儡皇帝,那是必然事件。
結語:
漢文帝和漢獻帝二人,就天下的局勢,和自己本身的實力方面,就有著極大的不同。漢文帝雖然說是被擁護的,但是身邊有著絕對的保護自己的實力,同時還有著擁護自己的文臣武將,同時也是當時的歷史的選擇。並且朝廷的軍事權力,依然掌握在劉恆的手中。反觀漢獻帝就不同了,要什麼沒什麼,就連吃飯都是個問題。所以說,在皇權面前,不僅要有自己的政治智慧,同時也要有絕對的軍事力量,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的話語權,才不會成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