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辛丑。辛者,新也,有永珍更新之意,在天干中位列第八;醜者,紐也,有結而可解之意,在地支中位列第二。
歷來,辛丑年都被認定為“轉局之年”!然而,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連逢兩個辛丑年,卻訴說著中國“百年屈辱”。
1841年
正值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這一年,英軍進攻廣州,攻陷寧波。英國全權代表義律脅迫欽差大臣、兩廣總督琦善議定《穿鼻草約》,其中主要內容為:割讓香港給英國,賠償英國鴉片煙價六百萬元,開放廣州為通商口岸等。次年,英國人在這份草約上變本加厲,逼迫清廷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1901年
庚子國難後,清廷與英、美、俄、法、德、意、日等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北洋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與列強商討條約內容,他面對漫天要價的洋人,在“議和大綱”上簽字後吐血不止,積勞病逝。清廷在近代的黑夜中再次寫下屈辱的一頁,腐朽的大清已然積重難返。
而這份屈辱背後,又是因為上兩個辛丑年,我國當時統治集團沉浸於天朝上國的美夢,採取保守的閉關鎖國政策所致。
1721年
這是康熙帝在位的倒數第二年。這一年,彼得大帝取得沙皇俄國實權,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繼續向遠東擴張,數次率兵企圖侵佔我國長城以北地區。康熙帝諭已與俄締約,以結友好。對於臺灣防務,康熙帝諭增兵無用。為後續俄國侵犯蠶食我國東北地區以及日本覬覦臺灣地區創造了地緣罅隙。
1781年
康乾盛世逐漸進入尾聲。遠在大洋彼岸,一座叫洛杉磯的城市在北美西海岸的荒野中拔地而起。與此同時,美國獨立戰爭取得最後的勝利。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71歲的乾隆皇帝顯然不會知道這個“不起眼”的新聞,他依舊陶醉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
俱往矣,大清無暇自哀,而後人哀。而今又逢辛丑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故筆者雲:今日之中國,當以18世紀為鏡,照見和平盛世之虛相,不因優越而自迷;當以19世紀為鍾,敲醒民智愚昧之昏聵,不因處下而自卑;當以20世紀為鼓,震駭民族覺醒之魂靈,不因心勝而自慚;當以21世紀為犁,開拓富強文明之邦國,不因發達而自大。
近古,我國閉關鎖國,錯過了四個“辛丑年”,把祖國富強民主、繁榮昌盛的機會,讓給了西方二百多年。我們讓出的不止是發展機會,更讓出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人格自信。結果就是,生產遲慢、發展倒退,逐漸和世界脫軌,中國慢慢落後世界。曾經追崇中國文化、思想與藝術的歐洲開始負面評價中國。
在中國“缺位”世界之際,被乾隆爺“弄”過的英國人,歷經兩次工業革命,爬上了“世界老大”的位置,開掛“日不落帝國”的傳奇,腳踢歐洲老大西班牙,拳打荷蘭、法蘭西,輾轉非洲南北美,又先後“吃”掉了印度、緬甸。
上文提到,辛丑1781年,美國從英國的手中掙脫,實現了國家獨立。英國因此失去了巨大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英國雖然殖民征服了印度,但是印度的生產力和消費力遠遠滿足不了英國。因而英國把她的目光投向了印度鄰居——中國。
於是,英國人從廣州港將大批羊毛、呢絨輸入中國,進行市場試水,卻不受青睞。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貿易局面,英國人透過外交途徑強力交涉,未能達到目的,就採取了卑劣的手段,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以滿足他們追逐利潤的無限慾望。
果然,暴利!中國的白銀嘩啦啦流入英國,每年高達600萬兩,致使中國國內發生嚴重的銀荒,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更可惡的是,鴉片煙毒氾濫,敗壞社風,頹廢人心,讓中國國民形象一墜千里。
雖然,當時的統治集團整體保守自大,但是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一部分開明官僚目睹社會危機,積極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國嚴禁鴉片,掀起了“虎門銷煙運動”。
英國人可不幹了,英國內閣以商務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脅為理由,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海”的決定,並對此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激烈辯論。最後,美國大鴉片販子德拉諾夥同英國鴉片販子顛地、查頓等人秘密遊說維多利亞女王,透過軍事行動決議,發動「中英鴉片戰爭」。
經此一役,大清王朝的帝國黃昏氣象一目瞭然地暴露在西方列強的面前,由此整個中國淪入了“百年屈辱”的悲愴國運。
然而,中國素有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勇於鬥爭、堅韌不拔的民族氣概,面斯國運,依舊前仆後繼,救亡圖存,亦有精英,亦有庶民,概經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庚子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一系列國家革新運動,睜眼看世界,終於使得中國迎頭趕上世界發展大潮流,進入現代化。
現在,自1841年算起,中國又迎來了第四個辛丑年——2021年。回顧過去一年,中國罹經大疫,然而就疫情危機管控與應對的國際大對比,中國人生髮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心勝。
自鴉片戰爭一役戰敗後,列強都把中國當成“東亞病夫”,義和團運動期間,普通中國民眾在反侵略鬥爭中,讓西方意識到“中國群眾含有無限蓬勃生氣”,因此西方極盡所能,不擇手段,欲借世界之力量醜化中國人的國際形象、打壓中國人的民族生氣、遏制中國人的國家復興。此後,西方透過《辛丑條約》把清政府變成了“洋人的朝廷”,加緊了對中國的民族剝削。
然而不久,武昌起義推翻了清廷統治,中國進入民國時期。可惜西方並不罷手,他們透過勾結北洋軍閥,攪局中國民主共和的程序,使中國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地步,伺機牟取利益。後孫中山先生興起北伐,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不料,勝利果實為汪、蔣二人所竊取。此時,歐洲正忙於治療“一戰”留下的創傷,而俄國正在進行蘇維埃建設,因此,剩餘的兩大列強——美日乘機將勢力滲透中國,暗中扶持和培養代理人。
所幸,透過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再次推翻了反動統治,移除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勞動人民成了新中國的主人。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甘心失敗,先後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迫使新中國入局,想要透過戰爭遏制中國的發展,卻相繼破產,不得已於1972年採取接觸政策,與中國建交。而這背後是新中國,即使面對西方國家的圍堵和封鎖,也始終沒有選擇“閉關鎖國”,而是以開放的態度擁抱世界,積極變革、持續進步。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面對著重重困難和挑戰,新中國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序,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消費市場,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使正罹大疫,去年仍實現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
這就是中國。沉淪過,屈辱過,犧牲過,奮鬥過,變革過。在兩百多年的浩浩湯湯裡,任憑歷史的車輪如何翻滾,他始終都有著自己的節奏。又逢辛丑,乾坤流轉,西方標榜的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黯然走下“神壇”。中國正迎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棒的時代,中國不追求“中國優先”,但需要“世界領先”。因此,祖國啊請繼續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