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清268年曆史上出現了12位世襲罔替的親王和郡王,俗稱鐵帽子王,也就是說他們擁有免死的權力。1912年2月12日,三歲的溥儀遵照隆裕太后的懿旨頒佈退位詔書,大清自此退出了歷史舞臺,而當溥儀宣佈退位的時候,大清的鐵帽子王分為三種態度,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退出一切政治活動,有的主張和平交權,有的則主張是誓死頑抗,最終和平交權的一派還是佔了上方。

主張和平交權的就是當時的慶親王、領班軍機大臣奕劻。奕劻在歷史上留下了貪汙受賄的罵命,他跟他的兒子載澤、大臣那桐一直在賣官鬻爵,中飽私囊,被當時人戲稱為慶那公司。當時的攝政王載灃已經退隱,權力最大、輩分最高的就是奕劻,正因為奕劻的堅持和威望,最終迫使大清皇帝主動退位,大清退出歷史舞臺。1917年,奕劻去世,溥儀給他賜了一個諡號叫做密,暗示著他要對清朝的滅亡負責。

堅持頑抗到底的鐵帽子王是以溥偉為代表,他是恭親王奕欣的嫡系孫子。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跟末帝溥儀是一輩兒的。他於1898年承襲王爵,歷任官房大臣、正紅旗滿洲都統、禁菸事務大臣等重要職位,在溥姓這一輩兒裡面他算是最有才能的,被慈禧太后看好,當時慈禧要立溥儀的時候,溥偉也在候選人之列,可惜最終還是選擇了醇親王的兒子。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溥偉與鐵良、良弼等皇室成員組成宗社黨,力保大清準備負隅頑抗,但最終只是螳臂擋車,溥偉所叫嚷的大清有他在,必定不會亡的話語成為了瘋話,他最終被迫離開北京。

大清滅亡之際權力最大的鐵帽子王非末帝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莫屬。當他看到辛亥革命爆發,清朝孤立無援的時候,他果斷交出了權力,黯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一直退居他的王府之中。溥儀釋出退位詔書之後,載灃宣佈他再也不會參加任何政治活動,一直深居簡出,即便同族有紅白喜事,他也是到場應酬一番,閒聊幾句,便立即打道回府,絕不談任何政治觀點,他為人非常低調謹慎,一直活到了1951年。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衝冠一怒為紅顏,一女子決定了一個朝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