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中日兩國一直是一衣帶水的鄰國。兩國之間交往頻繁,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唐朝時,日本就派遣過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思想、制度。中國也有鑑真東渡的史實,如今走在日本的大街上也能見到不少我國唐朝風格的建築和繁體漢字。
同樣,中日兩國在近代政治變革的道路上也有著相似的經歷。
19世紀,西方殖民主義全球擴張,亞洲的大環境相對閉塞,發展落後,難以避免成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
此時的中國與日本先後遭受鴉片戰爭、黑船事件的危機,一場事關中日兩國國運的政治變革正在悄悄醞釀。
西方列強
01 日本的博弈
事關國運的博弈,日本佔據了上風。
黑船事件爆發後,日本成為美利堅在東亞的榮譽代言人,這給日本帶來了極大的危機感,這次事件對日本的影響絲毫不下於中國遭受的鴉片戰爭。
然而,當時日本實際的掌權者德川幕府,無力面對嚴峻的時局,屢屢對外妥協,對內打壓政敵。
階級鬥爭往往是歷史變革的先導。
幕府政權中的武士、大名原本是佔有一定的統治地位,但幕府後期他們已經和最底層的平民沒有什麼區別了,很多時候甚至連碌米都領不到了。而幕府高層則整日花天酒地,幕府政權與底層武士的矛盾日益尖銳。
除此之外,幕府統治殘暴不得人心,多次鎮壓反對美國殖民的起義,也為“倒幕運動”埋下了根源。
幕府政權
幕府政權可以追溯到德川家康時期建立的府兵制度,即日本在戰國時期招募兵役的軍事組織,隨著府兵制度逐步完善之後,德川家康勢力逐漸強盛,透過政治手段篡奪豐成吉秀的東軍,並擊敗石田三成,最終成為日本實際的掌權機關。
年輕的明治天皇不甘作為幕府政權的傀儡,於是就聯合平民與下層武士發動倒幕運動,迫使幕府“還政”,將長期形同傀儡的天皇奉為實際的君主。
日本天皇掌握政權
明治天皇執政之後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政治危機空前嚴重。為了挽救國家動盪的局面,明治時期的先進知識分子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等人主張學習歐美先進的政治體制,經濟政策,並派遣留學生出國考察,最終使日本成為東亞強國。
他們的意見受到了明治天皇的認可,日本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日本改革外派留學生
明治維新效果顯著,日本國內發生極大變化。社會體制方面,廢除了傳統計程車 、農、工、商社會等級,從法律意義上實現平民化。
文化娛樂方面,日本積極“脫亞入歐”,主張全盤西化的論調,翻譯西方名著。規定正式場合穿著西裝,並且停止陰曆的使用。
最關鍵的部分在於效仿德國政治,確立君主立憲制,組建近代化軍隊,實現義務教育,為後來日俄戰爭等多起對外戰爭的勝利積攢了條件,但同時也為後來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埋下了隱患。
02 大清的抉擇
作為亞洲最大的國家,19世紀的中國也同樣面對歐洲列強的入侵,然而當時的大清王朝卻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其實,中國是西方最早記載的東方國度。
古希臘人,他們稱呼古中國為“賽時斯人”,所謂的“賽時斯”就是產絲之國的意思,希臘人認為中國的蠶絲是樹上長的。還認為“身高逾十三肘尺,壽愈二百歲”,說中國人的身高在5米以上,能活200歲。
後來,13世紀的馬可波羅也寫了一本《馬可波羅行紀》,他用寫小說的手法,將中國寫成一個無所不有的神奇國度,這一度讓西方人覺得中國遍地黃金,對中國產生嚮往。
馬可波羅遊記
一直到後來,西方人終於認識到了那個真實的中國。
1793年,英國使團訪問中國,他們發現一點也不像傳聞中的那樣美好。這反而是一個愚昧、極度保守、貧窮落後的國度。
當時的英王喬治三世派遣使團來到中國,希望與中國平等通商,建立外交關係。此時的英國經歷了工業革命的洗禮,國力蒸蒸日上,擁有了堅船利炮,並且統一了海洋,在全世界建立了殖民地。為了表示誠意,英國使團將火槍、望遠鏡、以及最先進的蒸汽機作為禮物送給乾隆皇帝。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乾隆皇帝連禮物看都不看一眼,自認為“天朝上國無所不有”。
英國使者下跪
在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乾隆皇帝要求使者雙膝下跪。但在英國單膝下跪是最高的禮節了,乾隆則認為不符合中國的禮數,強迫使者用清國的禮儀,這都表現了清王朝的自傲。
英國的訪問註定是失敗的,先進的工業國與落後的農耕文明不存在相通的共識。
1840年,距離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已經有四十七年了,英國人再次來到了中國。
只不過這次不再是紳士之間的交往了。
鴉片戰爭的一片炮響,終於驚醒了那個睡夢中的巨龍。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過碾壓,大清國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
列強瓜分中國的漫畫
研究過中國歷史,你就會發現中國人自古就有一種極其強烈的自尊心。四萬萬中國人的大清國被兩三百個洋鬼子打得丟盔卸甲,極大地刺激到了中國人敏感的神經。
於是,一系列救亡圖存的運動開始了。
早期官僚地主的代表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開始了洋務運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最後還是在甲午海戰中被打回了原形。
其實,早在甲午海戰前,中日就有過“長崎水兵事件”,該事件像是兩國對待國運的態度,也是兩國國力的歷史分叉點。
甲午海戰
甲午海戰充分暴露了政治體制的弊端,清國接受過西式教育的知識分子們探索到了新的道路——變法。
國尚農則守舊日愚,國尚工則創新日智。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甲午戰敗後發動“公車上書”,幻想效仿日本進行變法,從而實現君主立憲。
一幫沒有實際經驗的書生就這樣火急火燎在沒有實權的光緒帝的支援下改革。
政治變革註定不會是一番風順的,維新派典型的急功近利,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事濃縮到一天做完。光緒帝不甘做亡國之君,重用康梁等人,將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了維新派,使得變法初期局面較為平穩。
維新派書生
變法派做得最為“狠”的一件事就是,向皇帝獻策裁撤大部分綠營及老弱病殘,創辦新軍,廢除科舉考試。
綠營軍自滿清入關的二百餘年時間,早就發展的枝繁葉茂了,僅京城豐臺大營就有七萬餘眾,全國又有多少軍隊需要裁撤,如何安置?維新派顯然沒有顧慮到這個現實的問題。
況且,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光緒皇帝沒有實際的權利,康有為等人於是又去秘密聯絡掌握北洋新軍的袁世凱,希望袁世凱能夠出兵勤王,入京誅殺阻撓變法的榮祿父子,從而一舉控制朝政,讓光緒皇帝掌握實權,為變法保駕護航。
袁世凱
這一舉動太過於草率了,北洋新軍僅只有幾千人,袁世凱顯然不會把自己搭進去。袁世凱告密只能成為變法失敗的導火索。
其次,“公車上書”的時候,京城舉人聽聞康有為要向皇帝進言廢除科舉考試,一時之間群情激憤,天下讀書人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
《范進中舉》中,范進五十幾歲才中了舉人,當他知道中舉之後直接高興地瘋了。可見在封建社會科舉制就是讀書人的命脈。維新派想要廢除科舉,就得罪了滿朝文武以及所有的讀書人,變法簡直難如登天。
范進中舉
總之,變法註定要撬動大部分權貴的的蛋糕,而這些權貴根深蒂固,再加之光緒帝沒有實權,這無異於蚍蜉撼樹。
無論是內因還是外患,都註定了在那個風雲湧動的末代王朝已經無可挽救了。
兩千多年的宗法制度觀念深入中國人的骨髓,那個腐朽到根底的大樹塌下早已註定,唯有革命才能拯救那個多災多難的舊中國。
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這兩場關乎中日國運的歷史變革,同時發生在19世紀,兩國的遭遇極其相似,結局卻天差地別。
歷史的車輪已經過去了,無可更改。
中國海軍
但風起雲湧,歲月變遷,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那個任人宰割的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