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近年來,有這樣的傳言在網路上滿天飛:1901年4月,清軍在守將劉廣才的率領下,於娘子關成功阻擊八國聯軍,以極小的代價,殲敵1800餘人,令聯軍打消了滅亡中國的企圖,簽了個《辛丑條約》後,就急匆匆從中國撤軍了。

這是真的嗎?

要知道,震驚天下的鎮南關大捷,殲滅法軍數百人;被恩格斯譽為"清軍最有血性的一戰"的鎮江保衛戰,擊斃英軍185人;著名的廊坊大捷中,聯軍死亡62人;更早的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戰鬥中,打死英軍200人。

娘子關南城樓

而在娘子關一役,德法軍隊就被清軍擊斃1800人。其他那些戰鬥的殲敵總數加起來,連它的零頭都不夠。

為什麼"娘子關大捷"殲敵如此之眾、戰果如此輝煌,卻不見載於史冊、廣為人們傳誦呢?

下面,咱們從頭說起。

八國聯軍為什麼要進犯娘子關

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侵佔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至山西。

這一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也稱為庚子國變。

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紫禁城

此事變肇始於義和團的排外運動,高潮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終以兩宮倉皇出逃、"西狩"西安,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而結束。

八國聯軍侵華的藉口,就是"代為剿平"義和團運動,所以,義和團運動高潮中心的直隸,即現在的北京市、天津市與河北省一帶,便成為聯軍擴大侵略、打擊報復義和團的重災區。

八國聯軍侵華資料照片

這場由俄、英、日、法、德、美、意、奧八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東起山海關、西至直晉邊境,北達張家口、南到直東邊境,侵略者每到一處,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八國聯軍侵華路線圖

聯軍知悉清政府逃到山西, 決定由直侵晉, 給清廷造成更大的軍事壓力, 從而在議和時增添籌碼。

而西逃的清政府最擔心的,便是聯軍尾隨追擊,攻入山西。

直隸與山西接壤。在當時,由直隸入晉的通道主要有三條:北路為居庸關、宣化、大同一線;中路為紫荊關、廣昌(今淶源)、靈丘、廣靈一線;南路為獲鹿、井陘、固關、娘子關一線,此路距離太原最近,也是清政府最為擔心的一路。

橙色為慈禧西逃路線,紅色為八國聯軍南侵直晉路線

所以,直晉邊境,特別是娘子關一線的軍事防務,就成為了戰爭後期清軍軍事部署的重中之重。

進犯娘子關的有哪些國家的軍隊

進犯娘子關的,只有德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的軍隊。

其他國家都沒有參與聯軍在直晉邊境的軍事活動,這是為什麼呢?

進犯山西之前,在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親自倡議和策劃下,德、法、英、意四國侵略軍於1900年10月12日,分兩路南下,分別由北京和天津同時向保定進犯。

侵華八國聯軍將領合影

對於南侵保定問題,列強內部意見很不一致。

俄國首先反對,認為南侵保定會把已逃往太原的慈禧太后驚嚇得"更將愈向內地逃遁,和議亦將因此遲延",同時認為,這會引起中國中部各省的震動不安,進而損害各國在華的經濟利益。

美國也表示不參加瓦德西的南侵活動,而是希望儘快地議和,並透過"門戶開放"政策來實現自己的利益。

保定直隸總督署義和團塑像

日本的態度更是冷淡,它的戰略目標不在直隸,而是"北守南進",即在保住福建勢力範圍的基礎上,進而把浙江和江西的一部分地區納入它的勢力範圍。

之後,德法聯軍南侵保定成功,瓦德西認為應該長驅直入,繼續南進山西。

在進犯山西的問題上,列強內部的意見更加分歧。

德國當時的新聞畫報中描繪的德國侵華戰爭畫面

一開始,俄、美、日基於自身利益,從根本上就反對繼續擴大武力侵略。

英國和義大利雖參加了南侵保定的報復活動,但不同意把軍事活動的範圍擴大到直隸以外。所以在攻克紫荊關後不久,英、意侵略軍便隨其大隊回到北京。

至此,只有德、法存在一致行動的基礎,於是兩家便聯合起來,共同對直晉邊境發動侵犯。

奧、美、俄、錫克(英屬)、英、法、德、意、日等八國聯軍士兵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侵華聯軍中有一支非常扎眼的軍事力量——教民武裝。

教民,也被稱作二毛子,他們是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中國人,他們中的一些人仗著帝國主義的勢力,經常橫行鄉里、為害百姓,有時候連官府都不敢得罪他們。

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這些教民也被武裝起來,成為侵略者屠殺中國人的幫兇。

在直晉邊境的數次軍事活動中,都有這些教民武裝力量的參與。

聯軍在直晉邊境的軍事行動主要有哪些

直晉邊境,是聯軍擴大侵略的又一重點。

在侵略者看來,對這一地區的侵犯,既可以打擊報復義和團,又可以對西逃的清政府施加壓力,為下一步的議和索賠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保定直隸總督署

1900年10月19日,英、法、德、意四國聯軍佔領保定後,以保定為基地,分三路對直晉邊境進行侵擾:

北路經淶水、易州,直撲紫荊關;中路經唐縣、阜平,攻取龍泉關;南路經正定、獲鹿,強佔娘子關。

聯軍在三路的侵擾,均遭到了愛國軍民的頑強抵抗。

10月29日紫荊關一役,清軍據險反擊,聯軍久攻不下,後用重金從紫荊關腳下的金坡、泥窪鋪一帶收買了一個漢奸,從小路上山,抄了紫荊關的後路。清軍腹背受敵,加之佈防分散,關上力量過於單薄,清軍血拼四、五個小時,最後彈藥枯竭,傷亡甚多,漸不能支,不得不放棄紫荊關,撤到山西境內。

河北易縣紫荊關

此役,共有83名(一說60餘名)愛國官兵陣亡,聯軍被打死數十名(一說聯軍被打死2人、打傷7人)。

在清軍頑強抵抗的同時,紫荊關內外的民眾也積極幫同作戰,並在清軍撤退後堅持戰鬥,最後迫使聯軍放棄紫荊關,全部撤回易州。

河北省武安縣安子嶺

1901年1月26日,龍泉關戰役打響。清軍聯手阜平當地鄉團,共同抗擊侵略軍。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德軍付出1死、8傷的代價後敗退,清軍乘勝追擊10餘里,繳獲器械無數。

德軍不甘心失敗,重整旗鼓後,又一次突襲安子嶺和龍泉關。

駐防安子嶺的清軍奮力抵禦,自拂曉戰至午刻,德軍未能前進一步。

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

後敵人的增援部隊在教民武裝的配合下,猛撲安子嶺和龍泉關。清軍殊死抵抗,無奈敵人槍炮精良,攻勢兇猛,清軍及團民傷亡甚重,激戰5小時後,不得不放棄安子嶺和龍泉關,撤至山西五臺縣境之長城嶺。

是役,清軍陣亡250人,德軍傷亡很輕。

山西省五臺縣境之長城嶺

南路的獲鹿、娘子關一線,是聯軍進犯山西的重要通道。當時駐紮這一線的清軍,有大同鎮總兵劉光才統領的晉威5營和湘軍勁字5營,輔以衢州鎮總兵方友升統領的武功5營,共約1萬人。

清軍將領劉廣才

這條路雖然距離太原最近,但也是最險要、駐兵最多、防守最嚴,聯軍很難輕易得手。因此,後期發生的戰事,在娘子關一線最多、也最為激烈。下面咱們重點說一說。

南線獲鹿、娘子關戰役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

在南線,法軍先後3次舉兵進犯。

第一次是1900年11月20日,法軍以16名騎兵和90名步兵為先頭部隊,進駐入晉門戶獲鹿(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並從正定運來軍火20余車、大炮數尊,還有大隊人馬在後。

河北省井陘縣境之東天門

法軍攻佔獲鹿後,與清政府約定,法軍以獲鹿附近為界,清軍以東天門附近為界,雙方都不得越界。

但是,強盜怎麼會恪守信用呢!

12月10日,法軍第二次舉兵西犯。70多名法軍帶領200多名教民,趁清軍在東天門修築陣地,朝清軍放了3次排槍和20餘發炮彈。

河北省井陘縣乏驢嶺古道

因清廷多次嚴令東天門守軍只准"嚴固防守",不準"藉口進兵",以免妨礙議和,所以,中營幫辦劉世金下令不準還擊,但是遊擊張學光和守備譚勇發則認為,不教訓一下洋鬼子們是不行的,便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下令還擊了3炮,法軍死亡3人,狼狽逃回獲鹿。

法軍第三次西犯,是在一個多月以後的1月28日,這一天,法軍100多人,攜4門大炮,佔據馬村卡外的老虎山,架炮轟擊東天門,致清軍巡邏隊1名士兵中炮身亡。清軍遊擊王化盛憤而下令還擊,擊斃法軍軍官、士兵多名,傷10餘人。

河北省井陘縣古村落

此役,清軍據險禦敵,士氣高昂,本有全殲來犯之敵的把握,但是因駐防馬村的參將張嘉鈺,以及巡卡至此的遊擊彭桂林不敢違令還擊,眼睜睜地看著法軍從自己的槍炮面前倉惶逃竄。

接連兩次失敗,使法軍耿耿於懷,但由於兵力所限,特別是清軍防守甚嚴,法軍只能"望關興嘆"。

法軍見用武力無法達到侵略目的,便在談判桌上接連向清政府施壓,要求清軍全部退回山西境內,但清政府並沒有完全屈從。

河北省井陘縣天長古鎮(井陘舊城)南城門

一直僵持到4月中旬,聯軍統帥瓦德西增派大量德軍南下助戰,法軍更加強硬,堅持要求清軍自撤防務,否則兵戎相見。

被洋人堅船利炮打怕了的清政府,為了儘快締結和約,便命令新上任的山西巡撫岑春煊,讓劉光才"退入山西境內,免致藉口",並嚴令劉光才"萬勿固執再開戰釁。萬一彼軍來撲,千萬不可還擊,倘因退兵貽誤,煊任其咎;若因還擊及不退貽誤,煊不任咎"。

4月20日,劉光才被迫督飭所部10營,退扎今山西省平定縣境之固關、槐樹鋪等處,方友升所部5 營退至娘子關。

山西省平定縣固關長城

此次瓦德西派兵援法,表面上是逼迫清軍退入晉境,實際更是為賠款索取現金和加重懲辦外省官員之事向清政府施加壓力。

正因為如此,雖然清政府屈服了,將部隊調退山西,但德法聯軍依然步步緊逼、不依不饒。

4月23日凌晨,德法聯軍乘清軍"甫經退軍,佈置未定"之機,由今河北省井陘境之乏驢嶺、南北障城、核桃園,兵分二路,直撲山西境之娘子關和固關。

娘子關位於今山西省平定縣境,是明內長城的重要關口,也是京畿藩屏、晉冀咽喉要塞,自古為兵家要地。

山西省平定縣境之娘子關南城樓

固關(現稱舊關),是明長城真保鎮重要關隘,位於娘子關東南20餘里處的另一條入晉大路上,地勢十分險要。

兩關東距河北獲鹿僅幾十裡,與井陘關同為三晉門戶、晉陽屏障。

23日凌晨3點多,德軍及教民200餘人前後夾擊娘子關,方友升率部奮力禦敵,但敵強我弱,漸漸力不能支,傷亡百餘人後,被迫撤出娘子關,退至平定州,清軍軍械糧餉損失甚多。

德軍攻克娘子關後,繼續向固關進犯。這時,法軍也從井陘之核桃園、平定州之甘桃驛兩處進兵夾擊固關。

河北省井陘縣核桃園古橋、古道

因清廷嚴令清軍不準還擊,故劉光才所部,除了駐守固關後山的總兵彭定雲、駐守甘桃驛的副將李永欽率部迎敵外,其他駐軍,都棄關逃跑了。

娘子關一役真的殲滅德法聯軍1800人嗎

網上盛傳的殲敵1800人,這個數字還真的是"於史有據",來自清軍守將劉光才本人撰寫的《防堵晉東敵兵記》。

劉廣才《防堵晉東敵兵記》相關記錄截圖

據劉光才的自述,當時朝廷要求退兵,他遵旨退兵,遭遇德、法兩軍13000餘人,及無數教民的攻擊。他率部堅守陣地、奮力血拼,不料方友升軍失守娘子關,導致劉軍腹背受敵,傷亡30人後,被迫撤退至樂平(今昔陽縣)。

劉光才說:"是役也,敵兵被地雷轟斃者,一千八百餘人,兵頭多名。"

但是,據負責劉光才部營務的王耀煥在其《晉東防軍紀略》中記載,劉軍非但沒打死幾個德法軍人,反而是膽小如鼠、一觸即潰,"兵士毫無管束,一路姦淫殺掠,自平定以南,至樂平、和順、遼州二百餘里間,蹂躪無遺。"

劉廣才部將王耀煥《晉東防軍紀略》相關資料截圖

另據日軍相關資料記載,德軍在娘子關一戰,面對湖北武功營守將方友升部時,只是遠端炮戰,基本無人員傷亡。在固關、娘子關遭遇劉光才主力時,也不過死亡9人傷56人。

日軍記錄的“娘子關小戰鬥”相關資料截圖

同時,日軍相關資料明確記載,德法聯軍參與進攻娘子關、固關的總兵力為1500人。

清軍守將方友升在給朝廷上報的函中也稱:"洋兵千餘名至井陘,分四五百名至距娘子關四五里之地方",與日軍記載的德法聯軍總兵力基本相吻合。

日軍記錄的“固關小戰鬥”相關資料截圖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日軍和清軍都有明確記載,說侵犯娘子關的德軍總共1500人,劉廣才怎麼可能透過地雷轟擊,一口氣消滅了1800名敵軍呢?何況這是何等威力的地雷陣呢,竟讓德法聯軍不顧一切,前赴後繼,主動送死。

日軍記錄的“固城小戰鬥”相關資料截圖

如果此役真的是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捷,按照古代軍人"勒石燕然"的傳統做法,必然會刻碑為銘。

在今天娘子關村提水工程"集泉一泵站"院內的水池壁上,鑲嵌著一塊長62 釐米、寬 45釐米的"娘子關辛丑紀事碑"。

日軍記錄的“關安小戰鬥”相關資料截圖

碑文記載,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五日卯刻(凌晨5至 7時),聯軍攻破了葦澤關(即娘子關),未刻(下午1至3時)破了舊關(即固關),八日退出,當時守關的是方友升所率的湖北武功軍。

碑文還說,德法聯軍攻打娘子關,"炮雷彈雨,血肉狼藉,悽慘不堪言狀。八日夷騎退,潰勇莠民,遂蜂起搶掠,維時四野亢旱,流言駭聞,人心皇皇,朝不謀夕,幾不知斯土之禍亂伊于胡底也。"

日軍記錄的“六嶺關小戰鬥”相關資料截圖

八國聯軍的暴行,使村民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再加上天氣大旱、"潰勇莠民"劫掠百姓,弄得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這場兵禍要亂到什麼地步才能結束。

此碑勒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也就是這場戰鬥剛剛結束不久。如果真的是一場"大捷",怎麼會寫得如此悲切悽慘,全文223字,沒有一個字能讓人感覺到"大捷"之後的喜慶氛圍。

據相關資料,戰爭期間,聯軍總兵力最多達5萬餘人,實際參戰兵力約三、四萬人。德法兩國軍隊為4420人,即便是傾巢出動,也沒有能力在娘子關一役中,投入13000餘兵力。

對此,當時正在西安"西狩"的朝廷,看完劉光才、方友升上報的軍函後,也十分疑惑,方友升早先報告說,"洋兵幹餘名",劉光才卻說"洋兵五千餘名"。到底敵人是多少?朝廷回函責問,你們是不是被嚇壞了(守將張皇)?

“西狩”西安的清廷對“娘子關一役的質疑”相關資料截圖

山西省平定縣固關甕城

據山東大學歷史系蘇位智教授發表於河北大學學報上、題為《試論八國聯軍對直晉邊境的侵犯》一文稱,德法聯軍攻打娘子關、固關的總兵力是"數千"。又認為,此役清軍"殲敵百餘名"。

臺灣研究近代史的權威學者劉鳳翰在其《武衛軍》中也認為,娘子關一役,德法聯軍兵力"數千至一萬",但傷亡不是很大。

山西省平定縣固關西城門

河北大學學報刊登的《義和團運動後期直隸軍民的反抗鬥爭》一文,則認為娘子關一役中,聯軍總兵力為13000人,"德法聯軍傷亡百餘人"。

華中師範大學唐宏勝在其《清軍與八國聯軍之役》一文中,對攻打娘子關、固關的德法聯軍總兵力,以及死亡人數乾脆避而不談,只是說"於談判條款基本確定,聯軍也沒有進一步擴大侵略,山西得以保全,聯軍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基本結束。"

山西省平定縣固關長城

據德國學者施萊和布塞撰寫的《美國,一個好戰國家的編年史》一書,及日本《明治三十三年清國事變戰史》,八國各自的死亡數字分別為:日本622人,俄國302人,德國188人,英國64人,法國50人,美國48人,義大利18人,奧匈帝國8人,總計1300人,其中,有大部分是來自水土不服導致的各類疫病。

網上盛傳的“娘子關大捷”相關資料截圖

很明顯,劉廣才自稱的"清軍於娘子關成功阻擊八國聯軍13000人,並殲敵1800人"的說法,別說後來專門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專家學者不相信,就連當時"西巡"西安的清廷都覺得不靠譜。

2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二 古代科學